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历史 查看内容

邓小平卓琳的五个子女:四个考上北大,命运却不同,长子身残志坚

加新网CACnews.ca| 2021-5-23 00:22 |来自: 倾城之殇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境遇坎坷,少年时代留学法兰西,在异国他乡历经磨砺,幸而在这里踏上革命之路。


归国后,邓小平的革命生涯屡遭挫折,曾经历“三起三落”。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荆棘之路,邓小平凭借坚韧品质支撑了下来,拥有高超智慧和卓越治国才能的他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在家庭生活方面,邓小平也经历过一些波折,不过最终他和夫人卓琳传奇的爱情故事和圆满的家庭传为美谈,他们的五个子女也在各自不同的领域成绩卓著。



两次波折后终遇良缘


在遇到卓琳之前,邓小平曾经历过两次婚姻,但却都以遗憾收场,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邓小平怀念终生的人,另一个却在邓小平遭遇逆境之时给他以沉重的一击。


邓小平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张锡瑗,1930年1月,在分娩过程中,张锡瑗遭遇难产,之后得了产褥热,几天后不治身亡,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女革命家在邓小平怀中永远闭上了双眼,她生下的那个孩子随后也夭折了。


二十年后,1949年,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再次来到解放后的上海,一同找到张锡瑗的墓祭拜。1990年,八十六岁高龄的邓小平带着女儿毛毛和秘书来到张锡瑗的墓前,老人抚摸着墓碑,久久不愿离去。



1931年,由于不肯支持王明在党内执行“左”倾教条主义,邓小平被王明等人调往江西工作,一路上与他相伴的是金维映。这是一位果敢、坚毅的女革命家,她的出现给了邓小平很大的精神慰藉,到苏区后,二人结为夫妇。


1933年,邓小平由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革命路线受到王明的打击,而金维映的政治理念与邓小平并不相同,她决定与邓小平划清界限,俩人最终离婚。在邓小平处于逆境之时,金维映的这一决定给了邓小平沉重的打击。


接连遭遇两次婚姻波折后,邓小平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直到1939年在延安经人介绍与卓琳相识、成婚,二人相伴到老,这一相守就是五十八年。



卓琳,原名浦琼英,出生于1916年云南省宣威市,其父浦在廷原是中华民国的一位少将,在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创办了著名的宣威火腿公司。当时蒲家的火腿名震海内外,当孙中山得知曾经跟随自己的部下如此成功,十分高兴,亲自为宣威火腿题词“饮和食德。”


卓琳作为“火腿大王”浦在廷最小的女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绩十分优异,十六岁考入北平女子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为在当时鲜见的女工科生。


按照原本的愿望,卓琳打算毕业后走“实业救国”的路线,可是当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她便放弃了这一想法,决定投身革命的洪流。


1937年8月卓琳乔装改变成百姓模样,走了七天七夜,终于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卓琳考上了延安陕北公学,毕业后被党组织决定派她去敌后工作,工作之前需要到延安保卫处培训,培训期间为了便于工作,浦琼英化名为卓琳。


当时红军的三大主力陆续来到延安。时任八路军129师政府的邓小平与好友邓发当时也来到延安开会,俩人同住一个窑洞。邓发替单身的邓小平着急,工作之余时常拉着他到保卫处逛,希望能为好友寻得佳人。


这一寻,还真就找到了,在见到卓琳的第一眼,邓小平就被这个长着一张圆脸的大眼睛姑娘吸引了,这个二十三岁的姑娘个性纯真又爱笑,驱散了邓小平早年婚姻不顺遂的阴霾,他很快就托人说媒。


不料,却被卓琳连续拒绝了两次,当时卓琳并不了解邓小平,只知道他是工农干部,而年轻的卓琳还处于对爱情的浪漫想象中,她希望和知识分子为伴。


被拒后,邓小平并不打算放弃,他亲自找到卓琳深谈,诉说自己的过往,以期望得到姑娘的了解。



经过两次深谈,卓琳得知邓小平在法国和苏联的学习经历,这才知道他和她一样也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


化解误会之后,卓琳发现邓小平对她用心之深,终于答应了和邓小平成婚,1939年8月,俩人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的窑洞前举行了婚礼。


婚后,卓琳随邓小平赶赴太行山,邓小平在前线指挥作战,卓琳在后方担任妇女训练班队长,俩人只有在邓小平到后方开会时才能见一面。


对此,年轻的卓琳有些落寞,她问邓小平,“你回去以后可以给我写信吗?”


她指的自然是夫妻间的情书,但邓小平却回应,“行,不过我太忙了,我回去让秘书给你写。”


就此,卓琳想要浪漫情书的愿望破灭了,不过对于在军事前方忙于指挥的丈夫,卓琳非常理解。



既然俩人性格不同,一个开朗,一个沉静,那就互相磨合。卓琳要管家,邓小平就把家全权交给她作主,她喜欢说笑,他就微笑着倾听。


那些年,卓琳追随邓小平辗转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夫妻俩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战火中的母爱


在一天天的磨合中,邓小平和卓琳的家庭生活愈加和谐,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夫妻俩却不得不忍受和孩子分离的苦楚。


1941年9月,在日军的炮火声中,我军第129师师部驻地响起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邓小平和卓琳的第一个孩子,长女邓林出生了。


七天后,日军开始了对驻地的围剿,卓琳只好依依不舍地将才吃了七天母乳的女儿寄养到一户铁匠家中,她随着邓小平率领的师部转移到太行山。



在战火连天又遭大旱的年月,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连温饱都是奢望。两年后,当卓琳再次见到邓林的时候,小小的孩子严重营养不良,浑身是病,坐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连脸上的苍蝇都无力赶走。


此情此景让卓琳心疼不已,她抱起邓林,当即决定带她走,之后邓林被送到延安的托儿所养育。


1944年,邓小平和卓琳的第二个孩子,长子邓朴方出生,但因为卓琳在孕期过于操劳加之生活清苦,她并没有奶水,不得已只好将邓朴方交给附近的一户农家,请其代为哺育。


1945年二女儿邓楠出生,邓楠虽然由卓琳带在身边,但却因母亲奶水不足,每天只能喝一点小米粥,身体瘦弱。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邓大军”离开了驻扎5年的大别山,卓琳和邓小平将邓林和邓朴方都接回到身边,一家五口终于团聚了。



在随后的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忙于战事,很少和家人团聚,卓琳带着三个孩子随着战事推进,不停地搬家。


卓琳既要照顾三个幼小的孩子,还要工作,其中辛苦可想而知,在每天只能喝小米粥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卓琳让孩子们在夏日的午后脱了衣服晒太阳,一个夏季结束,三个孩子晒黑了,身体也好了。


1949年,新中国解放后,卓琳带着孩子们和邓小平一起踏上了解放大西南的征程,邓小平身在前方征战,卓琳在后方办学校,她亲自筹办了重庆曾家岩子弟小学,从筹集资金到请老师、招学生,她一直亲历亲为,并担任校长兼老师,为孩子们上课。


1950年,小女儿邓榕出生,卓琳不得不每天往返数次,在上课间隙赶回家给小女儿喂奶。


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卓琳和孩子们也来到了北京。这一年,他们的小儿子邓质方出生了


卓琳、邓质方、邓小平、邓榕


此后的十年,邓小平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卓琳担任他的秘书。工作之余,教育五个孩子的重担落在了卓琳身上,因而五个孩子和她也更为亲近


邓小平虽然工作繁忙,但每个孩子的成绩单他还是要看的,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好,他会很高兴。


国之栋梁


在身为北大物理系学霸的卓琳的培养下,她和邓小平五个孩子,四个都考上了北大,其中三个都选择了物理系。五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国之栋梁。


邓林从小体弱多病,学习成绩平平,但对绘画很感兴趣,从小就将母亲给的零用钱全部用来买印有齐白石等大家的小画片,她高中毕业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


学习了没多久,邓林和同学们被派往河北宣化务农,在那里她远离绘画世界,终日挑粪、插秧。



但邓林并不气馁,每天辛勤劳作,赢得了同学和上级的好评,在1973年被分配到中央美院工作,继续她的绘画梦想。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画师,她的作品多次在美国、法国等国展览,赢得了无数赞誉。


邓朴方是邓小平的长子,自小和父亲关系最为亲近,1962年,邓朴方进入北大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就读,若非后来的那场意外,他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1968年,邓朴方从距离地面8米左右的实验室内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自此,他的人生被改变了。


经过大大小小多次手术后,1980年,邓朴方终于能坐起来了。



从1983年开始,他致力于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并推动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施行。他用尽自己的后半生将针对残疾人的福利事业推广至全国,因此获得联合国秘书长特别奖。


二女儿邓楠毕业于北大物理系,之后一直从事国防科技事业,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她非常低调,衣着朴素,讲话作风务实,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关于她个人的资料也少之又少,人们只能在科协的各种会议上见到邓楠。


小儿子邓质方和邓楠一样低调,他从北大物理学系毕业后到美国留学深造,获得州罗彻斯特大学量子物理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进入中信兴业公司,任副总工程师,后加入四方集团,数年后退出该公司。


邓质方也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据其身边朋友讲述,邓质方衣着朴素,工作敬业,从不以国家领导人的儿子自居。



在邓小平和卓琳的五个儿女中,小女儿邓榕的知名度最高。在邓小平晚年外出时,邓榕总是相伴其左右,照顾父亲,并将父亲的四川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转述给工作人员。


邓榕毕业于北大医学院,她喜欢外语,即便是在插队期间也坚持自学外语,后进入我国外交部工作,曾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


进入不惑之年后,邓榕决定继承父亲邓小平的遗愿,成为一名作家。她要写的对象,就是她的父亲,为此,邓榕辗转各地采访相关人士,几经修改书稿。


1993年,由毛毛撰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全国发行,书中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情节,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出版之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与世长辞,享年93岁,遗憾的是老人没有能够亲眼见证香港回归,不过在当年七月一日,卓琳女士亲自来到香港,替邓小平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


在回归庆典上,当镜头聚焦在这位八十三岁的老人身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



2009年7月,卓琳安详离世,享年93岁,这两位相伴五十八年的老人在相同的年龄过世,留给后世和他们的五个子女无尽的感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刚刚! 加拿大宣布每人发$250! 吃饭买菜全免税! 仅限这段时间

加拿大 7 小时前

被困太空的两名美国宇航员被迫利用自己的尿液做汤

科技 8 小时前

王宝强被指欺诈,金额高达1.1亿!

娱乐 8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