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天想讲讲撩人术。 起因是在追腾讯的新恋综《半熟恋人》。
大体是30+版的《心动的信号》。大男大女们,合住进上海的大别墅里,相互切磋撩人手艺。 是继《再见爱人》之后,又一个不收钱也要安利给你们的综艺。 中年人的爱恨情仇真上头。具体磕点我们后面说。 这里先拉踩下拍年轻人的恋综。 跟大哥大姐比起来,那些住进漂亮大房子里,表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年轻看起来都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 认识不超过仨小时,就开始为吃饭时该坐男嘉宾左手边还是对面,吞吞吐吐、左躲右闪。 24小时后就为女嘉宾和别的男的多说了一句话,噘嘴挂脸不吭声…… 不行了,过了30,已经看不得一切拖泥带水、吭哧瘪肚和自我感动。 尤其是谈恋爱。 有话直说,没话就走,走一个放一个,永远还有下一个,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态度。
最好的撩人术,不是歪头嘟嘴含吸管,不是头发粘东西,花枝乱颤摸胳膊。 其实也不是《单身即地狱》里宋智雅那种所谓拽姐。那不过是综艺剧本里的人设而已,根本没有现实参考性。
市面上所有撩汉教程,说白了都是“美女不用学,丑女学没用”。 这里的美和丑,当然都还是男人定的标准,所以我才不信“最好的猎人是把自己当猎物”那套。 我觉得最好的撩人术,不是用什么样的技巧,跟男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而是让你自己变成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浸淫恋综多年,我只在日综《双层公寓》里,看到过两个符合这个标准的女孩。 见到好男人,先想到的不是我要如何撩到手,而是我也要成为这样优秀的人。 不撩男,一点不影响她们魅力四射,把最帅的男室友,和场外明星嘉宾都迷住了。 时隔两年,国内恋综终于也有了不扭捏、全拿捏的小姐姐。 不是拿捏男人,而是拿捏住自己的节奏。 罗颖,31岁,资深融资顾问。
出场很少见地没有大牌傍身显身价,只穿了件1000多块的肉桂offical连衣裙。 罗颖自己在小红书里说,她没怎么穿节目组准备的衣服,里面90%都是私服。 上班着急就素着脸敷上眼膜出门,下班累了,就叹气打蔫不说话。 自称全场唯一打工人,随时随地抱着电脑处理公务。 节目的主题虽然是配对,但生活的主题不是。 好看的恋综不是把嘉宾架空进真空世界里,除了来来回回互相试探,就不干别的了。 全场唯一打工人,没那么多闲工夫跟你玩猫和老鼠游戏。 随着年纪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心仪的男士来邀约,想去,就立刻答应。 盲选约会对象,来的不是心里想的那位,也不会黏糊糊兜圈子,上来就是“怎么是你?” 不喜欢就直接表达不喜欢,喜欢……喜欢可以分情况,有技巧地表示。 但不管怎样表示,都要先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那些所谓撩男教程,听起来仿佛是由女方发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本质上还是投男所好。 恋爱大师宋智雅,表演了一整季玩转男人,下了节目开起渣女小课堂,主题竟然还是: 我告诉你们啊,男人喜欢的是这样的女生……
真正的大姐姐,难道不是我管男人喜不喜欢,我自己喜欢才重要? 少学点有的没的撩人术,多学点提升自己的真本事吧。 从幻想理想型到努力活成理想型,这是我30岁后最大的改变。 我觉得握住方向盘的人好帅,那我就去学开车。 是的,小浪人们,我考到驾照了,科二科三都是满分。 我喜欢率真坦诚的人,于是我也变得越来越直接,直接地开始,直接地拒绝。 这也是我觉得《半熟恋人》比其他恋综都好看的原因。 男的女的,不兜圈子,全部直线球。
本来就是,真恋爱哪有那么多心机,要费尽心思去琢磨的对象,不如不谈。 《半熟恋人》专组有个调查贴,观众大部分还是30以下的年轻人。 所以嘉宾背景理所当然继承了其他恋综嘉宾的。 不是牙科诊所合伙人,就是服装厂牌老板; 还有广告公司总监,资深融资顾问,就连学历背景最一般的,都还是综艺常驻嘉宾,大V网红。 反正一定是没有生存压力的人。 我写《爱情神话》时写到过,中年人的风花雪月,很可能是下一阶段的爽文模板。
大概因为年轻人的生活,网络上“虽远必诛”,网络下“只能考公”,是没法真实拍出来的。 如果设定这些人不事生产、花前月下,只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吐槽国产剧的素材而已。 但影视作品的奶头乐作用不会消失,于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投射到了中年人身上。 结合这帮大男大女们年轻时赶上的红利期,安排他们去作天作地,好像还有点合理。 我有个预感,持续了四五年的全网媚青风潮,差不多该退了。 至少在影视这块儿,新流量密码可能要从讨好年轻人变成羡慕中年人。 其实还是在薅年轻人的注意力。 所以那些作品里的中年人,不能像隔壁老王,陷在鸡零狗碎、鸡鸣狗盗、鸡飞狗跳里脱不得身。 张口工资卡归谁管,闭口房产证写谁的名,那就变成真中老年相亲节目《爱的选择》了。
我说《爱情神话》它们是爽文,并不是在嘲讽或者否定,相反,我真心觉得,这届观众格外需要爽文。这是观众的呼声。 我们需要想象自己也是活在小红书里的人,只喝咖啡,不蹲马桶,最好也不上班。 在祖传的法租界小别墅里,邀三五好友,从Jimmy Choo的款式价格,讲到费里尼的催眠指数。 连离婚综艺里的中年人,分开都不是为了出轨、家暴、婆媳大战,不是为了任何一件具体的生活琐事。 依然是形而上的——“我们之间没有爱情”。 以前写《心动的信号》时写过,那些衣着光鲜的素人嘉宾,很大一部分任务,是替精疲力尽的年轻人去交朋友的。 《半熟恋人》大概开拓了另一个功能,寄托了年轻人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想象。
转载互推: FakeLittleSheep 商务合作: Lsxhrg 不是我的菜,我就这么坦率 |
财经 4 小时前
港澳 4 小时前
健康 4 小时前
生活 4 小时前
娱乐 4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