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娱乐 查看内容

9.9分世纪神剧! 才三集就“搞崩”豆瓣 还破世界纪录

加新网CACnews.ca| 2022-5-5 14:13 |来自: 毒舌电影

你知道吗,电视剧评分也有世界纪录。


8年前。


一部美剧在权威媒体评分网站metacritic上高达99(满分100)的分数,让它作为“史上最高分电视剧”被写进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至今。



△ 图源:guinnessworldrecords.com


你知道吗,我们的官方舞台也曾经会为一部美剧颁发奖杯证书。


还是8年前。


领奖人是那个被炸成了“双面人”还要理一理领带的大毒枭“炸鸡叔”。




这些不知道都没关系。


因为你肯定已经知道了


最有可能超越它的作品正在浮出水面。


就在眼前。


就是现在。


《风骚律师 第六季》


Better Call Saul Season 6



废话不多说。


就凭这高得吓人的豆瓣评分(9.9)。


以及这吓人的稳固程度(开播三集,几乎半个月后仍雷打不动9.9,Sir当时看到还以为豆瓣崩了)。


它就值得一个“神剧”称号。



为什么“神”?“神”在哪?


聊《律师》离不开《毒师》。


从名字上看,两部剧题眼分别是“毒品”与“法律”。


而抽象地看,一个代表混乱,一个代表秩序。


二者就像中式哲学里的阴阳,在彼此的交锋、融合又互斥的叠加态中,共同映照出一小块复杂现实的镜像碎片。


Sir一直认为好的作品是“冒犯”。


这种冒犯不是高高在上的攻击或不屑,而是带你穿越黑暗后的“死而后已”。


或者更“粗暴”地说


当这俩“大混蛋”联合起来。


不只是要把你摁在这不明不白的世界里,感受无边际的混沌。


更是逼迫你重建“自我秩序”。


(注:本文以《风骚律师 第六季》为切口,贯穿全6季,及部分《绝命毒师》)



01


魔鬼在细节


神剧的神,首先在细节。


如果你还记得——索尔在剧中给自己反复打广告的电话号码。


Sir亲自试过,国内加拨001,是可以打通的,接通后你会听到剧中索尔的一段留言。而且,它的地区定位正是剧中故事发生地,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


如果你还记得——索尔为给自己保镖减刑伪造过一个教会捐款网站。Sir亲自登了登,网站是真的,上面真的有这名保镖参与教会活动的照片。





△ 网址:
freewill-baptistchurch.com




还有一处。


Sir不仅记得,至今想起还会背后一凉:


第五季第三集,老白的连襟缉毒警汉克第一次出场,镜头特意给他的车尾留下几秒特写。


车牌号有蹊跷?


不对,《律师》总能比你想象的藏更深


车牌旁边,画面角落的一行小字。



△ 字幕来源:人人字幕组




这里的字原本应该是“POLICE?INTERCEPTOR”,意为警用拦截车,但“POL”三个字母被剐蹭掉,变成了“ICE?INTERCEPTOR”。


“冰毒终结者”(ICE并非学名,而是英语中“冰毒”的通用语)。


联系剧情,老白“冰毒伟业”的崩塌正是始于汉克(到老白家厕所拉屎)。



当然。


真正高级的细节不仅“细”,更细思极恐。


如《律师》第一季第七集片头,索尔开着车驶来哥哥查克家,但此时焦点却特意放大门口的一只蓑蛾幼虫。


什么意思?


暧昧在蓑蛾的状态(幼虫),与剧中人的状态暗通款曲。



至少两层含义:


幼虫或许正待“破茧”,寓意查克即将从“电磁过敏症”中康复,闭门不出一年终于克服心理障碍走到户外;幼虫亦可解为“作茧自缚”,隐喻索尔将由于哥哥的康复遭受极大的打击和折磨。



不是所有人(包括Sir)都能在第一遍发现这些细节。


可一旦破译影像的密匙,“神剧”便在你面前如多米诺牌般倒塌,露出魔鬼面容。


魔鬼将牵出更多魔鬼的残魂。




02


独领风骚


何为“风骚”?


确实没见过这样的律师:


想私下摆平检察官,然而对方根本不给机会,怎么办?


不让接触就制造接触。


检察官这么“巧”进了电梯,索尔这么“巧”紧随其后,电梯这么“巧”故障了。


然后,索尔死缠烂打下跟检察官把16个案子都过了一遍,刚好20分钟,故障解除,电梯门开。



△ 注意看苏珊娜脱掉高跟鞋的双脚,这反映了她此时煎熬的心态




想公开质疑当地司法机构,然而对方早就证据确凿,怎么办?


没有证据就“创造”证据。


把自己的委托人(被告)放在旁听席,把替身放在被告席,让目击者指认。


目击者、控方律师,乃至法官,通通被瞒天过海……




索尔的确“毫无底线”。


可“底线”是谁赋予的呢?它有多坚固,又能坚持多久呢?


“风骚”,是索尔挑战“底线”的姿势。


与他相反的是女友金。


二人初识时都在HHM律所干杂工,目标都是成为律师。



出发点却大相径庭。


混混索尔想成为律师,是想获得哥哥的认可。


金走的却是精英路线


名校毕业,入行即顶尖律所,即使只能在收发室处理文件,她的目标也从未动摇。


结果呢?


当她在系统内摸爬滚打,秉持着原则与专业,竭尽所能用法律武器实现她所认同的“正义”时。


最终只收获有钱人的冷嘲热讽,以及穷人的一句:


你跟他们一样



我们需要怎样的律师?


罗翔引用的那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固然正确。


可《律师》无意重复“正确”。


它选择面对现实中更复杂更无解的两难。



当世界被无处不在的“手段”围蔽,当我们与“以人为目的”的目的渐行渐远时。


你,要不要成为反抗手段的“手段”?




03


被高估的“武器”


索尔何以“风骚”?


他不得不。


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函授学习,以及多次重考后,索尔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律师执照。


他第一时间告知哥哥查克。



对方惊喜之余,却拒绝了索尔加入自己律所的请求,而且查克不敢直接告诉索尔,反而让律所另一位老板出面婉拒。


为什么?


表面是对“职业”的高要求。


在查克看来,索尔这种野鸡大学出身(而且还是函授)的律师,根本不是真正的律师。



当对话深入,原形毕露。


索尔委屈:我以为你以我为傲。


查克:当你改过自新,在律所收发邮件时,我就引以为傲了。



索尔说的是“骄傲”,查克表达的是“傲慢”。


可这依然还是托辞


阶层从来只是工具,它真正的目的是保护一部分人的私欲无法被侵犯。


查克的私欲是什么?


嫉妒。


查克的前妻。


混混弟弟吃一餐饭的时间把她逗得前倾后仰;而当查克照猫画虎,睡前试图给妻子讲个笑话,对方只是露出礼貌的微笑。




查克的母亲。


弥留之际,她不断念叨索尔的名字,只有索尔的名字,甚至索尔事后问他母亲是否留下什么话,查克充满怨气地答:没有。



仅此而已?


不至于。


真正“精彩”的是查克这一番话:


拿了法律学位的索尔


就像拿着机关枪的黑猩猩



又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机关枪”。


枪是强大的,危险的。


枪的后坐力同样强大。


不同在于,后坐力作用在使用者身上的效果,因人而异。


“枪”是法律。


后坐力,便是人性。


查克由始至终嫉妒的。


不是索尔在前妻面前表现出的幽默,在母亲心里独特的乖巧,在外人表现出的圆滑……


而是索尔从底层汲取而来,几乎可以抵御无限后坐力的人性韧度。


所以。


《律师》真正要说的,不是法律。


是目之所及一切不可亵渎的“神坛”。


神坛越是神秘而无法接近,它便越容易沦为实现私欲的“尚方宝剑”,卑鄙者的“通行证”。


而这通行证。


还是镶金边的。



04


被低估的“后坐力”


别误会。


《律师》绝非完全站在“法律”的反面。


如果说正义是永远画不圆的圆圈,那么,它只是在我们不断用“法律”这一工具画圆时,指出并放大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弧度偏差。


为何会有偏差?


举个例子


律师执照被吊销后,索尔被强制参与社区义务劳动。


为提前脱身同时保住工时,他以背部受伤威胁监工,不放人就起诉他。


索尔知道自己“理亏”,但此时重点是——监工根本耗不起。



对。


法律是无价的,但律师有价,实现正义的途径“有价”。


“价”不一定是金钱。


或许是地位、出身、声誉、阶级……


索尔深知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查克死后,当HHM律所的老板霍华德盛情邀请索尔以合伙人身份加入的时候,他犹豫再三。



霍华德是个好人,态度也真诚。


但是他那种来自精英阶级的不自知的虚伪、傲慢、做作,让底层出身的索尔格外厌恶。


索尔也曾多次压制这种厌恶的冲动。


但他当看到那张霍华德的豪车车牌时,他不可抑制地爆发了——车牌为“NAMAST3”(形近“NAMASTE”),指的是印度人代表性的合十礼。




△ 剧中多次给到霍华德的车牌镜头




光鲜和体面武装到牙齿(车牌),甚至被其束缚还不自知。


就像霍华德曾去看望查克被围墙拦住时,西装笔挺却试图起跳,僵硬与滑稽尽显。



他们就像一台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本能又冰冷地给周围的一切标价。


索尔越看越不爽。


至此,强韧如他也崩溃了


深夜。


索尔扛着三个保龄球,扒着霍华德的院墙,砸向他的座驾。



三个保龄球化成一记响亮的耳光。


甩向那个不曾看见“索尔们”的顶层,并揭开了它的




05


双层面目


第五季,有个细节Sir过目不忘。


金送给索尔一个公文包,上面刻有索尔原名(吉米·M·麦吉尔)的缩写“JMM”。



他此时已经改名索尔,拎着它这个缩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于是索尔顺水推舟:


这可以是俺的座右铭啊——Justice Matters Most.(正义至上)


没过几天,毒枭拉罗给出了更“合适”的定义——Just Make Money.(挣钱第一)




同样三个字母,含义截然相反。


在Sir看,这是关于现实的一个隐喻,即同一个世界的表象下,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


秩序与混乱,守序与失序。


法律是秩序的代表,律师则是守序者。


讽刺的是,这些守序者总算不断在打破规则和秩序。


正如索尔来到新律所成为合伙人,看到墙上有个开关,写着不能关,但他一定要关了试试。




毒品则代表混乱,毒贩是失序者。


但他们却试图在混乱中建立秩序——法律不能判断你的好坏,法律只能判断你是否有罪。



用什么判断好坏?


规则。


答应给一桩黑市交易的卖家做保镖,买家少给了20美元,卖家都不在意,但保镖麦克说不行,必须给,不要多也不能少。



可他们结果又如何?


《毒师》第一季有一个极为震撼的场景。


小粉遵照老白吩咐,用氢氟酸溶尸消灭证据。


因为买不到合适大小的塑料桶,学渣小粉偷奸耍滑把尸体放进浴缸,再灌满氢氟酸。


然后


嘭。


氢氟酸溶解了整个浴缸和天花板。



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隐喻。


它形象地描绘了秩序被侵蚀、进而崩溃后的蝴蝶风暴。


因一种秩序的崩塌,一种正义的失位,进而打造新的秩序、新的正义,在利益的引力下形成新的捕食链,循环圈。


这就是必然吗?


有没发现


无论我们提起《毒师》还是《律师》,总会提到一个词,人性。


人性并不体现在那些宏观的轮回,宿命的寓言。


而在个体的挣扎。


《毒师》的海报


剧名框出两种化学元素:溴Br是阻燃剂,钡Ba则主要用于制造焰火。


一个阻燃,一个助燃。



《律师》的“闲笔”


金总会在绝望时发泄式地扔酒瓶。


第二天,她又默默下楼清扫,让秩序回归。




而这种挣扎又不止于两种价值观间的对峙。


它更像是一场剂量不断加码的“人性实验”,一则永无休止的“亡羊补牢”。


将人物置于真实困境。


观众自然跟随他体验着欲望膨胀直至失控,良心低吟陷入沉思,甚至不自觉地被说服认同他每一次挣扎后做出的抉择......


当剧至终章。


你同角色并肩伫立悬崖之上。


震撼的不是脚下万丈深渊,而是,当你回头,看着那因挣扎而延绵而出的九曲十八弯,那个留在出发点的“自己”。


原来


在经历短短十几小时的故事后,你竟能如此遥远地偏离自己曾坚守的“价值”。


这,或许就是“神剧”的价值所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C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惨! 加拿大地产业华人老板痛裁75%员工 20年一场空 破产潮席卷全国 大开发商也挺不住!

加拿大 4 小时前

注意! 加拿大这款熟食藏致命病菌 84人中招9人住院 三省沦陷超市急召回!

加拿大 4 小时前

杨少华出殡最大尴尬 常马侯3家无一人到场

娱乐 4 小时前

泰国“红姐”专约高僧搞性勒索 涉案数十人

社会 4 小时前

关铁笼 剁手指 强迫卖淫 电诈回流人员讲述噩梦

中国 4 小时前

中国世界遗产再+1 跟随镜头实地探访西夏陵

中国 4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