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华人带6娃移民新西兰 不会说英语 却记住“人情味”

加新网CACnews.ca| 2022-8-15 12:27 |来自: 发现新西兰

最近奥克兰有家华人餐厅开业,奇特的是,来捧场的多数不是华人食客,而是一众Kiwi:



这个说,我买了鸭子和云吞汤面。



那个说,我买的是云吞面。



甚至,还有人在脸书页面上留言:“给我订一个3小时之后的……我要从Rotoura开车过来取……”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华人餐厅开门,都是超级本地化的食客捧场……


店内一个忙个不停的老爷爷,英语好像都根本不好的样子……



今天,Stuf的一篇报道(by Eda Tang)为大家讲述了这个华人家庭三十多年的移民故事。


不会英语 6娃家庭移民新西兰


他叫Tony Chan,中文名陈志成,右边是他的太太Ming,中文名马凤明。



早年,他们第一次来新西兰,是和朋友一起来旅游。


旅游之后,就有了搬来的打算。


俩人有6个孩子,Tony觉得,如果6个孩子来新西兰,会有更好的教育机会。


1990年9月,他们举家从香港搬到奥克兰。


初期的适应非常困难,因为Tony完全不会英语。


“和学校打交道要英语,电视里是英语,出去买东西也不能说自己的语言……我们只能慢慢适应。”Tony Chan说。


只能开餐馆谋生。


当时,一家人选中市中心Lorne St开了一家叫Chinatown的中餐馆。


在餐厅前台,夫妇俩拍下了这张和6个女儿一起的珍贵合影。



那些日子,孩子们都成天泡在爸妈店里——这就是第一代移民的生活。


“口味”和“人情味”


在香港的时候,他们曾从事过餐饮业,曾经在鱼市上卖过鱼,并开过一家素食餐厅。


Tony Chan有个观点。开餐厅有两件事情最重要,一个是“口味”,一个是“人情味”。


口味都懂,但人情味新西兰人懂吗?


1994年,Karangahape Road附近Mercury Plaza新开招商,把他吸引了过去。



在这里,Chinese Cuisine中华美食诞生。


也是从这里,他开始让新西兰人了解华人的“人情味”。


“在很多地方,有一种味道是你尝不到的,那就是人情味?。


“我们是家族企业,客人来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看作是家庭成员,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会坐下来和他们聊天。”



开业后的第一个10年里,陈家人全年无休,365天地忙碌着。


在几个女儿中,Katie Chan——陈丽诗帮助爸爸妈妈最多,她成了店里的全职,这样爸妈可以去办其他事情。


一直到很多年后生意终于稳定下来了,陈家人才决定周日休息一天。



在Mercury Plaza,Chinese Cuisine作为唯一的一家华人餐厅,经营了25年。


25年里,他们在本地Kiwi中交了很多朋友,以前全黑队队员包括Richie McCaw, Sonny Bill Williams和Ma'a Nonu,都经常来这里吃饭。


“全黑队员只要在城里就会来这里,像Jerome Kaino也会经常来,Issac Luke也会带朋友和家属来光顾。”


最被本地Kiwi推崇的就是叉烧馄饨面


当然,来这里的普通工薪族才是最多的。


“有些人可以每周来五天……慢慢的,就和我们建立起一种关系”,有的人后来长大了,也会带自己的孩子来。


“所以我们看到过一家三、四代人。”


城市拆迁 关门


女儿Katie在店内工作,店内玻璃上,贴着英文报纸对她爸妈的报道:



这时已经到了2019年,很多奥克兰市民第一次得知,Chinese Cuisine所在的Mercury Plaza美食广场要关门了。


为了给奥克兰城市轻轨让路,Mercury Plaza完成了历史使命,要整体拆除。


未来这里将是奥克兰轻轨的Karangahape Station站点。



曾有人发起拯救Mercruy Plaza的请愿,但没能如愿。




当拆除的命运被确定之后,整个广场的生意开始冷清。



但在2019年10月,小店一大波粉丝蜂拥前来,他们都是来吃小店关门前的最后一餐的。



他们要记录下这个华人做叉烧的样子:




希望和店家再合一张影:



还有食客把自己点的最后一份中式快餐挂到网上,说:“这是我的告别餐”。



“百感交集……会很想念很多客人,其中有些人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年,很伤心。”



已经成为主要经营者的Katie,在关门之际说。



人情味来,人情味往……


重生 变与不变


关门后,是整整两年多的疫情。


不难想象,当前不久,陈家人宣布要重开的时候,那些粉丝也互相传递着消息。


于是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中区Epsom,还是原来的名字,陈家人把做中华料理的衣钵传递了下去。


店内也是一个朋友画的:一个招财猫,一个Mercury Ln的路标,就把陈家人的三十多年历史画在了墙上。



主要的经营者换上了年轻的一代,包括女儿Katie和孙女Cydney。


孙女Cydney 22岁,从12岁开始在店内打工,也是Tony和Ming孙辈之中最大的。



“其实店里的工作,比较多的,都是很多的准备工作。”


她说,比如制作馄饨,“需要很多时间,每一个都是手工制作的。实际上,我们自己绞肉,自己控制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所以我们能做好馄饨。”




“即便是酸甜酱,也是我们自己做的。”


陈家人说,他们早就想重开了。但2019年关店后,紧跟着Covid来了。


疫情期间,Katie和Cydney在其他地方打工。而老两口Tony和Ming选择了暂时休息。



今年初,他们在Epsom相中一个铺位,觉得位置很好,就找中介来看店,没想到中介来了,发现也是原来店里的常客。


“开业第一天,我们也惊呆了,开始两个小时,有好多人过来排队。”



和Tony同样67岁的Ming也说:“有将近三年没有看到顾客,他们再回来时,就像再次看到我们25年的兄弟姐妹一样。”


当一切水到渠成,


是人情味在其中流淌~



Tony Chan说,他的女儿们希望他不要工作那么多,但他发现,很难远离厨房。


“这和退休无关。我只是想做一点事情,让我的身体保持运动,让大家保持快乐。“


一家店,


一个移民家庭,三十年时代变迁,从不变的,


是中华美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华人女子坐车里 竟遭非裔男子暴力性侵;名校猛男教授人设崩塌 竟同时交往6名女子

华人 昨天 13:51

紧急状态! 火山爆发染红夜空电闪雷鸣 航班停飞 恐引海啸 万人撤离! "火环"3连震! ...

国际 昨天 13:51

毫无幸福感! 大批华人退籍回流 小哥搬来后悔了 加拿大人举家出走

移民 昨天 09:52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