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国民级动画IP「小黄人」空降暑期档。 本是好事一桩。 但没想到—— 很多人开开心心进了影院,却骂骂咧咧出来了。
原来,是「中国特供版」结局引发了争议。 原版结尾是反派溜之大吉。 但内地公映版却多出了1分钟。 以几个定格镜头和字幕交代了反派被绳之以法的下场。 不仅很多中国网友大呼荒唐,公开抵制。
在外网也引发群嘲。 英国《卫报》 报道了这一消息。 《搏击俱乐部》等类似的「魔改」旧闻也再次被鞭尸。
「魔改结局」为什么连动画电影都不放过? 今天,借此机会再来聊一聊 ——
对中国观众而言,「特供PPT结局」已是家常便饭。 《搏击俱乐部》在内地流媒体平台上线后。 删除了结尾最为经典、也最具反叛意味的爆炸场景。 还模仿电影字幕强加了一段剧情。 说明爆炸被警方阻止了,男主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这一魔改甚至遭到了原著作者的大肆吐槽。 「你们看到这坨屎了吗?挺好的!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个圆满结局!」
2019年上映的印度片《一个母亲的复仇》,改编自臭名昭著的「德里公交强奸案」。 片中,女儿被强奸,凶手却被判无罪。 母亲不得已选择动用私刑惩治凶手,替女儿复仇。 影片批判了印度形同虚设的治安和法律,同时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同样,中国版结局加了一段字幕。 说明母亲最终向警方自首,案件已经交由警方审理 。 如此种种,已是无比荒诞。
没成想,更荒诞的来了。 连动画电影都逃不过魔改。 新上映的这部《小黄人大眼萌2》,是《神偷奶爸》的前传。 追溯了格鲁成为大反派的因由。
他从小就是个叛逆少年,爱做恶作剧,崇拜犯罪团伙 。 一次意外,他师从一个经验丰富的反派老头,学习了高超的作恶技巧。 也为长大后成为大反派奠定了基础。
但这部影片的结局一经修改后。 反派老头落入法网,被判20年有期徒刑。 格鲁也改邪归正,人生最大成就是「成为三个小孩的父亲」。
不仅强行降智,令原本反套路的设定落入窠臼。 而且还和正传的内容脱节了。 被网友吐槽,这样的前传让正片成了「格鲁的平行宇宙」。
来源 | 微博@关雅荻
如此明显的逻辑漏洞下,依然强行改写结局。 真人电影是因为有违主流价值观。 动画电影则多了一条罪状,即教坏小孩。 在此之前,甚至有很多动画片直接下架。 当时就引发了不少争议。
如今,问题再一次抛给了《小黄人2》。 如果对原作不做修改,是否会真的教坏小孩? 这就得从支撑影片叙事的价值观念来看。 这并不是一个传统型的惩恶扬善的故事。 人物也不是非黑即白。 虽然表面上看,格鲁作为主角,一直心术不正,总以「卑鄙」为傲 。
但从种种行为来看,他只是一个调皮的小孩。 做过最坏的事也不过是往电影院扔臭气弹,向别人身上喷芝士。 目的只是想坐最佳观影位置,早一点拿到冰激凌。 他甚至还处处流露出善良纯真的一面。 比如,在阴冷的下雨天,好心收留了被淋成落汤鸡的小黄人;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跳进鳄鱼池救人。 这种反差感让他成了一个非典型的反派角色。 正传电影中,这种反差感也被放大,作恶手段变强,温情的一面也更加被凸显。 反派老头其实也是嘴硬心软。 作为极恶天团的前首领。 嘴上威胁着要杀死格鲁,最后只是让他帮自己打扫家务。 被格鲁救下后,还主动倾囊相授。 冒死救出了格鲁和小黄人。
不难看出,影片所推崇的并不是他们身上的反派标签,而是这些具有反差感的人性闪光点。 让这些「反派」胜利,反而有更具深意。 让我们看到,善良和邪恶是一体两面,重点在于个人的选择。
片中,真正的反派角色其实是极恶五人组。
格鲁原本想要加入他们。 但极恶五人组始终看不起格鲁。 他们还背叛了反派老头这一昔日队友,并铲除了他的家。 格鲁因此放弃了加入他们的念头,转而与其誓死斗争。 故事最后也以极恶五人组的惨败落幕。
从这个意义上说,格鲁和反派老头才是真正的正面角色。 他们的胜利才具有「正义获胜」的教化意味。 反观修改后的字幕结尾,让反派老头被逮捕,格鲁改邪归正,不仅仅让故事逻辑断裂。 也弄巧成拙,在一部温情、梦幻的动画电影中凭空加入硬核的法治视角。 却生生抽离了「善有善报」的朴素价值观。
国内上映后,电影口碑一路滑坡。 从8分已经跌到了7分。 除了对影片本身的不满外。 也折射出人们对影视环境的失望情绪。
其实,这本该是一部让人自豪的影片。 因为片中运用了种种中国元素。 贯穿全片的线索上古十二玉盘,就是中国古典物器。 神器的功力也以中国十二生肖的形态出现。
此外,还有中国功夫、舞龙、针灸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熟悉元素。 华人演员杨紫琼还给唐人街的「隐藏大佬」配了音。 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呈现。 某种程度上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已经越来越被世界所欣赏。
遗憾的是,结尾的画蛇添足却反倒让「中国特供」成为一种耻辱。 其实,曾经我们也有太多「三观不正」的动画,但也恰恰都是中国动画之光。 徐克监制的动画电影《小倩》,改编自《聊斋志异》。 曾受宫崎骏盛赞。 被认为是《千与千寻》的灵感来源。 其中就有很多怪力乱神的内容,血腥残暴的画面。
中日合制的动画剧集《三国演义》。 没有因为是动画就在内容上作低幼化处理。 它完全忠实原著,拍出了权谋腹黑的一面,也拍出了深不可测的人性。 董卓戏貂蝉这些成人化的情节,都悉数展现。
甚至放眼全球,不少经典动画佳作,其实都存在与主流价值观相悖之处。 想要鸡蛋里挑骨头,一点也不难。 比如,小美人鱼为了爱情,舍弃了自己动人的歌喉和漂亮的尾巴。 妥妥的「恋爱脑」。
《飞屋环游记》里的老头卡尔,竟用气球把房子飞上天,躲避拆迁。 堪称史上最无法无天的钉子户。
日漫就更不用说了。 大雄成绩奇差、好吃懒做。
小新过于早熟、行为猥琐。 都是「带坏小孩」的典型。
但这些作品反而成为几代人难以割舍的童年记忆。 在很多人眼中,《小美人鱼》传递的是善良、勇敢这些珍贵的品质,以及与「与命运抗争」的不屈意志。 《哆啦A梦》《蜡笔小新》中的友情、亲情,既温馨、有趣,又感人至深。
说到底,教育是一件潜移默化的事情。 认为作品中「三观不正」的内容会带坏小孩。 实际上是高看了电影的影响,低估了孩子的心智,也甩锅了自己的责任。 电影只是呈现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不负责提供解答。 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也不是确切的答案,而是在共情和反思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麦兜故事》中有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名场面。 麦太太每天给麦兜讲睡前故事,内容大同小异。 「从前有一个小孩撒谎,有一天,他死了。 从前有一个小孩很用功读书,长大后发财了。 从前有一个小孩很不孝,有一天他扭伤了脚。」
其实,麦兜对妈妈的目的心知肚明。 妈妈的故事也并没有对他产生心理阴影。 因为他的成长不在寥寥几行字里,而在生活具体的挫折和磨难里。
电影之于生活的关系也正是如此。 就像昆汀·塔伦蒂诺的母亲所说,这只是电影,不会因为你看了电影里的什么东西就毁了你。 毕竟,给孩子在电影中设定安全空间,也无法保证他们在现实中安全着陆。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影片存在视觉冲击力过强的画面,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精神伤害。 但国外已经有了相应的分级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神偷奶爸》系列在美国被列为PG级,即建议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 既尊重了创作的自由,也照顾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图源|维基百科 而强行美化结尾,仅仅追求观念正确。 反而是捂住了孩子的双眼,只会让孩子在现实中受到更大的精神冲击。 就像英剧《黑镜》中有一集,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在她的头脑中注射了一种特殊芯片。 它能给血腥、色情、暴力等任何少儿不宜的画面自动打上马赛克。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女儿对模糊一团的东西产生好奇,开始尝试自残等越轨行为。 之后更是对母亲的过度保护产生逆反心理。 在一次和母亲的吵架中,用平板将母亲打得头破血流。 这正是家长没有耐心教导,只知一味过滤负面信息的结果。
「不要害怕电影,电影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重要。」 它既不会危及人生,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 我们爱电影,不是因为它「正确」。 而是因为它给了我们丰富的生命体验,无法替代的审美享受。 既能引领我们领略崇高,也能带我们一窥深渊。 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
罕见比较: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南亚人、白人、黑人20年累计收入
加拿大 昨天 17:43
特朗普再掀中美激烈竞争 “上次中国相当克制,但这次显然不同”
中国 昨天 16:58
特朗普说墨西哥总统同意了,墨总统火速回应:不是关闭边境......
美国 昨天 16:49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