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一对华人精英夫妇Liren Chen和Xuanyi Yu在家中双双死亡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要知道,这对夫妇可谓是年轻有为,都是出生于1996年,学历是相当出众。
据悉,这两人都在201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又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就读硕士,而且女方Yu还曾是当地2014年高考的理科状元。
Chen和Yu在清华就是同学关系,之后又一起赴美留学。
根据LinkedIn上的个人资料,Chen在谷歌做了三年的软件工程师,负责YouTube短片推荐算法的开发。
而Yu也是谷歌的一名软件工程师,此前曾在亚马逊工作。
按道理来说,两人如此之高的学历,工作也相当不错,小日子应该过得非常滋润才是。
然而就在1月16日这天,警方却接到了报警,称两人的家中传出了枪声,疑似发生了枪杀事件。
在接到报案后,警方就赶到他们的家200 West Edith Ave进行调查。
法庭记录显示,警方于周二上午10点55分到达了Chen的家中,发现他的妻子已经死亡。
警官透过窗户看到Chen跪在地上,双手举在空中,眼神茫然,衣服上似乎残留着血迹。
在进入家中将Chen拘留后,警察在卧室的地板上发现了Yu的尸体。
她的头部有严重的钝器伤,房间的地板、墙壁和门上都溅满了血,画面可以说是相当血腥。
一名警探写道:“Chen的右手极度肿胀和发紫,他的衣服、腿、胳膊和手上都有血,手臂上还有抓痕。”
当被问及他是如何伤到自己的手时,Chen告诉急救人员,他在前一天殴打了妻子。
案件伊始,传言说这是谋杀后自杀,但警方表示,Chen并未去世,但他因这起事件住院治疗。
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检察官表示,谷歌工程师陈某(LirenChen)因对妻子进行致命殴打,已被检方起诉谋杀重罪。若罪名成立,他将面临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
检方的指控书,内容写著,该罪行涉及严重暴力、严重身体伤害威胁,显示陈某“高度残忍、恶毒、冷酷”。
陈某的状态是住院,在医院等待法庭听证会。
检察官称,Chen因殴打妻子致死而面临谋杀指控,当时两人的卧室里血迹斑斑。
警方在法庭记录中称,27岁的Chen确实是谷歌的员工,他涉嫌在Santa Clara的家中多次击打妻子的头部。
一份警员哈格(Frank Hagg)的调查事实陈述将这起案件的始末交代得比较详细:
1月16日上午11时左右,警员获报,到事发地进行福利检查,报案人是陈某的朋友。
陈某的朋友在报告中陈述,15日晚上,朋友在陈某、于某家中共进晚餐,事发家中只有这两人居住。
朋友发现,陈某大部分时间沉默寡言、目光呆滞,他担心陈某的行为举止突变。
于是在16日早上,朋友和他的太太,尝试致电陈某和于某,但电话并未接通。
朋友赶到陈家门口时,无人应门,他走到住宅后面,透过窗户看到陈某,但陈某一言不发,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双手举在空中,目光呆滞。
朋友赶紧报警,因为已经看到陈某的外套和袜子上似乎有血迹。
警员进入住宅,将嫌犯陈某拘留。在陈某站过的地方、正后方的卧室,警官发现于某躺在地板上。
她的头部有严重的钝力伤,地板、墙壁和卧室门的背面有大量血迹。
警官宣布,于某已经死亡。
警员根据现场血迹和陈某肿胀,发紫的右手推测,“陈当时穿凉鞋,站在或蹲在于某旁边,用手不断地打她的头部。”
当时警方询问陈是如何弄伤自己的手时,他回答说,“我殴打了我的妻子”。
警员称,“根据我的训练和经验以及上述事实,我认为嫌犯陈某,杀害了他的妻子。”
虽然Chen的妻子的名字在文件中被涂掉了,但财产记录显示,Chen和Yu属于夫妻关系,这对夫妇在Valley Way714号拥有一处房产。
根据房产记录,Chen和Yu于去年4月以20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所房子。
截至周五上午,圣克拉拉县的法医还不能确认Yu是否是该案的受害者。
对此,圣克拉拉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将每天回到法庭,直到Chen出院,能够亲自出席他的传讯。”
圣克拉拉县地方检察官Jeff Rosen还在一份声明中指示,任何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有家庭暴力的情况,都可以向执法部门寻求帮助。
“我们县的家庭暴力死亡人数一直在下降,但这并不能衡量暴力的深度和破坏性。
任何觉得自己或他人被伴侣虐待的人,都可以联系当地的执法机构。
你并不孤单,我们可以帮忙。”
而这起致命的家庭暴力事件,也引起了外界很多的猜测。
有人认为,这几年谷歌疯狂裁员,使得不少家庭支离破碎,Chen和Yu也有可能是裁员问题的受害者,这引发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这对夫妇在谷歌公司的表现一直都很好,还被视为高价值且受尊重的员工,所以大家都对这起谋杀事件感到很震惊。
不少新闻媒体这两天采访了当事人的朋友,希望能从同学口中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一开始报道有误,说的是男的开枪打死妻子,然后自杀,原因猜测是因为被谷歌裁员压力所致。
随后披露的消息证实两人都没有被谷歌裁员,是女方想离婚,男方控制欲很强,不同意而杀人。
附近有邻居表示,这对年轻夫妇刚搬来时,还为周围的邻居送上了饼干,态度友善而安静,难以想象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还要等警方的进一步调查... 新闻链接>> 从硅谷血案谈加州家暴法律和中美文化差异
编者按:最近硅谷发生三起血案,其中一起涉及清华毕业的谷歌工程师。27岁的陈某被控杀妻,现场惨烈,引起华人社区震惊。特请湾区华人熟悉和尊重的家庭法资深律师,同时也是加州认证的家事法专家JoanneZhou (周媛),为大家普及家暴相关法律,并讨论相关文化和伦理问题。
被采访人:Joanne Zhou (周媛) 律师
采访人/撰稿人:晓霜
晓霜Q:近日硅谷的三桩血案,震惊华人社区。27岁的谷歌工程师陈某被指控杀妻。警察报告妻子头部被打伤致死,家中卧室血流满地,出事现场惨烈。难以想象父母亲人的悲痛。据说这两天不少人打电话给律师了解家暴法律。咱们就这个机会法普一下。在加州到底什么是家暴?
周律师A:在加州,法律对“家暴”的定义是非常广的。它包括:
人身伤害,使用身体暴力的行为如打、推、拉、咬,甚至性虐待;
精神虐待,如不断的批评、恐吓、羞辱;
情感虐待,如常常听说的精神操控,PUA等;
财务控制;
心理虐待,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恐吓引起恐惧。
另外还有常见的威胁要进行网络媒体曝光,找公司上司、同事。
也包括一些华人看起来没那么严重,甚至行为可能并不是很明显,不认为是家暴的行为,如口头上的语言威胁鱼死网破,不得好死,动手动脚拉扯,抢手机,不让对方自由行动或离开,但是法律上可以认定是家暴。很典型的情况如,一方坐着不愿站起来,另外一方去拉衣服;一方闹得不让另一方睡觉;吵架时推来推去,互相扔东西,拉衣服,堵住门不让人出门。
我们华人家庭常发生这些事情,可我们的法律意识不强,中国的文化不同,美国的法律又和我们以为的也不同。我们要有这种意识。邻居一个911Call, 你就可能被告刑事家暴罪,对方也可以在家事法庭申请家暴禁制令让你搬出家门,剥夺抚养权。
Q:您谈到美国的法律/文化跟我们中国的法律/文化很不相同,那么您看到家暴案件有什么共同特征?
A:华人一般是非常严重的家暴案件才会找律师。一般情况不会找律师的,也不会去打电话找警察。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为什么要到那么严重才寻求帮助?
Q: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帮助?什么情况要给警察打电话call 911?
A:统计数据表明,家暴往往是0次,或者是无数次。第一次出现家暴就要马上阻止,不能让一方觉得他/她可以这样做;一次没有问题,家暴方往往会持续探查底线,以后的家暴程度往往会越来越严重,到无法控制。平时可以预约咨询律师。晚上或周末发生家暴,感到有生命安全问题,应该及时打911。你要知道自己有权利call911.
Q: 很多华人朋友不了解,包括我自己学法律的,一个911call以后会发生什么?要面对什么?如何做好心理及各种准备?
A:一个911 call以后,你要知道警察关注的是保护人身安全。家庭关系和结构可能马上会发生变化。这里往往有两个法律程序同时进行。
(一)刑事方面
1. 刑事方面,家暴可以是刑事案件,警察会选择逮捕更有威胁性的一方,调查案件,记录报告,大概2 周内递交检方 (DistrictAttorney), 检方决定是否起诉。现场警察就可能会给受害者提供紧急保护令 (Emergency ProtectiveOrder),保护的时长可能是3天,7天甚至是10天。警察一般会告知受害者利用这个紧急保护令的时间去家事法庭申请更长更全面的家暴保护令。
面对警察对话,大家都很紧张,毫无经验,有时夫妻吵架,警察来了,会分开问话。我曾多次见过这样的案例,一方为了保护另一方,被打的一方说没被打,打人的一方说自己被打了,反而导致受害者被逮捕。有时候警察判断必须要带走一个,在认定谁更有危险性的时候,他们的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导致他们还会带错人。提醒大家,如果你被警察带走(Arrest)时,千万不要与警察冲突,不要拒捕。警察有枪,他们感到被攻击时可以开枪。当他们问你时,你可以保持沉默。这是你的法律权利(宪法第五修正案)。你可以找律师代理,寻求适当的专业的法律帮助。
刑事案件被告人交保费后可以保释,小的案件一般是$1-$2万。可以找bail bondcompany,支付大概保释金10%左右的保释费就可以先从监狱里出来等待庭审。
案件到检方,他们决定是否起诉。你的律师和检方往往会提出辩诉交易 (plea bargain)看你是否接受。目前的小型家暴案件还是以教育为主,让施暴方去上课,如anger management classes, battererintervention program等。
大部分案件在陪审团审判(Jury Trial) 之前都会达成协议和解(settle)。一小部分案件才会到陪审团程序。
(二) 家庭法庭
2.启动刑事案件的同时,受害者可向家庭法庭申请家暴保护令,临时保护受害人及未成年儿童。家庭法庭处理包括是否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抚养费,配偶赡养费等等。
总之,生命安全有问题要call 911.同时心里要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提早咨询专业的律师,让律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事有分寸。
Q:可否简单介绍一下家事法庭的家暴保护令(Domestic Violence Restraining Order)的用途?
A:加州法律允许家庭暴力受害者申请家暴保护令(也称为“紧急限制令”)。保护令的内容可包括不允许被告通过任何方式联系受害方和孩子,要远离受害者的家,工作单位,车子,孩子的学校等。这时被告可被限制不能回家。如被送达保护令,往往你会被要求半小时以内离开家。你可能需要住几天旅馆,或者找亲戚朋友。
我们也关注到不少案件中,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压力大,孩子行为与大人的冲突多;和老人同住的家庭,老人往往在文化背景、言语行为上与当地的文化差异更大些,也容易发生冲突导致家暴案件。我们要提高这种意识。
Q:家暴案件审理过程一般有多长时间?往往还涉及离婚。有些案件离婚很快完成,但是孩子抚养权,财产分割需要很长时间。
A:前面讲过两个法律程序可能会同时进行。刑事方面,被告律师与检方沟通,证据不足的有希望撤案;或者讨论检方提出的方案和解,一般1-2年的时间。不能达成协议就去法院通过陪审团庭判决。
家庭法方面,孩子完全的抚养权一般先给受害人一方(sole legal and sole physicalcustody)。受害人一方面可决定与被告和解,并通过律师的专业协助同时获得安全保障。或者律师帮助受害人与施暴方完全分离,切断。家庭法庭有很多的技术和手段来保护大人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在离婚案情中,如律师不专业,复杂的案件可能拖更长,所以一定要找专业的家庭法律师。离婚程序并不是很轻松的一个过程,大家都希望快速了结,但如有很多争议加上法庭处理速度等问题,又会导致程序不得不变得较长。普通案件几个月可完成,一般很复杂的案件,我们律所都能在两年之内完成。
Q:因为家暴离婚,配偶的赡养费问题怎么规定?赡养费以后是否可以根据双方收入变化而变化?孩子18岁以后谁管?
A:关于配偶的赡养费时长,如果结婚10年以上理论上可以获得终身赡养费;10年以下一般是支付结婚长度的一半。配偶赡养费是否根据双方收入变化而变化,要看法院如何判,或者双方如何协议。子女抚养费部分,一般孩子18岁后法院就不管了。我们律所,根据我们华人家庭的特殊情况,一般会帮助客户考虑到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协助双方拟定合适的调解内容。
Q: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家丑不外扬,很多人认为家事不是“刑事问题”,我们很多家庭见到父母一代吵吵嚷嚷一辈子很正常。老美夫妇可能早分手了,中国夫妻绑在一起,生死相依。对于华人家庭到底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什么是触犯了法律?闺蜜被家暴求助时,劝离劝合都有风险。这里还有友情、文化、伦理和道德的因素。您怎么看?
A:我们不要去评论(Don’t Judge people),但是我们可以普法啊,像我们现在一样,告诉他们法律怎么规定,什么是触犯了法律。让夫妻双方都有机会学习。一方面知道有些事不能做,另一方面,当受到家暴时,他们知道如何面对。
Q:说得太好了。我们不要去评论,但是可以去普法,可以帮到朋友。在美国我常听人说:“离不起婚”。美国公布的离婚率有一定的“欺骗性”。2022年离婚率最高的州是Arkansas, 第二是New Mexico,NY第40位,CA第是42位。硅谷房价那么高,一般的家庭没有办法承担分居和离婚的经济压力,有些夫妻在一起是为了经济上的合伙,这是无解的。当这类客户救助时,您有什么可以告诉他们的?
A:我会告诉客户,你有离婚的自由。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有这种自由。我希望他们能够平衡自己追求幸福的那个标准和生活水平的高低,考虑哪个更重要。有的家暴受害人为了孩子不离婚,那么我就问他们是为了孩子生活在一个暴力破碎的婚姻里好,还是健康的家庭好?同时要考虑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人生安全。我的很多客户离婚后,往往感谢我们,帮助他们走出来,获得新生。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生活的目标也不同,律师只是帮助客户解决法律问题,不能为他们做生活的选择。提供法律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做决定。
Q:咱们讨论法律问题,但很多这类案例也涉及忧郁症,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引发法律问题,是吗?
A:是的。不少家庭是因为当事人得了忧郁症,他们没有意识到会伤害自己和亲人。我们鼓励华人社区关注心理健康,鼓励当事人及时寻找医疗、心理咨询以及各种社区项目的帮助。
【结束语】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涉及到感情,家庭婚姻问题,法律只是一个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的工具。希望今天周律师的分享和我们的讨论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