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中澳关系升温遇考验 签署10年的引渡条约再遭搁置

加新网CACnews.ca| 2017-3-29 07:14 |来自: 纽约时报中文网

上周,中国总理李克强(左)和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在悉尼。

澳大利亚悉尼——周二,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在反对党议员表示不会支持、他自己所在的自由党(Liberal Party)部分成员对前景表示担忧后,取消了就批准与中国的引渡条约举行的议会投票。

这是一次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公开拒绝,表明尽管中澳关系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升温,但澳大利亚对中国严厉的法律制度和人权纪录的担忧,依然会限制这两个国家的亲密程度。

“现在清楚了,即便是唐纳德·特朗普也不足以让澳大利亚在战略上完全投入中国的怀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National Security College a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院长罗里·梅德卡尔夫(Rory Medcalf)说。“澳大利亚正在全面核实现状。”

自该引渡条约签署以来,中国等它获得通过等了10年,不举行批准投票的决定可能会令中国领导人感到意外。中国总理李克强两天前刚带着多项新签署的贸易协议和基本正面的新闻报道离开澳大利亚。

但导致该协议前景受到影响的,可能不仅是李克强的访问,还有冯崇义一事。冯崇义出生于中国,现为澳大利亚某大学的教授,一直对北京打压政治异见人士持批评态度。周末,冯崇义被禁止离开中国,并因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而受到国安人员的讯问。此事在澳大利亚引起了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势力范围和侧重点的担忧。

一些在澳中国异见人士称,如果中国能够扣留冯崇义——中国国籍,但拥有澳大利亚的永久居住权,妻子和孩子均为澳大利亚国籍——其他人也可能会被中国以澳大利亚无法核实的国家安全的罪名要求引渡。

“我们担心的是一些活动人士可能会受到指控,”2005年出走的前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官员陈用林说。

他接着表示,中国政府还想用该条约把反腐运动扩大到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商人身上。

“这个政权将获得更大控制权,”陈用林说。“这就是他们反复要求澳大利亚通过条约的原因。”

在中国国内,对条约迅速获得批准的愿望依然没有减退。“希望澳方从双边关系大局出发,继续推进相关国内程序,使条约尽快生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北京被问及投票取消一事时说。

特恩布尔领导的政府周二坚称,该条约将让澳大利亚有能力阻止那些可能会面临处决或严刑拷打的人被引渡,同时也有助于澳大利亚打击毒品走私和其他犯罪的行动。

“确保我们能把那些犯了罪,却享有我们现有大量保护的人送回中国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澳大利亚外长朱莉·毕晓普(Julie Bishop)说。她接着表示,官方会继续尝试与反对派议员合作,以便重新让该条约接受投票。

悉尼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执行董事迈克尔·富利洛夫(Michael Fullilove)表示,收回该条约代表两国关系的升温暂停。

他认为,在美国变得更加不可预测之际,澳大利亚正在经历一个重新考虑如何跟中国打交道的时刻。

“任何引渡条约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受我们保护的人,你必须对另一个国家的法治有信心,”富利洛夫说。“冯崇义一事和引渡条约都提醒我们,我们之间的政治制度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在我看来,这些不同限制了澳中关系能够达到的亲密程度。”

赫海威(Javier C. Hernández)自北京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惨! 加拿大地产业华人老板痛裁75%员工 20年一场空 破产潮席卷全国 大开发商也挺不住!

加拿大 昨天 18:28

注意! 加拿大这款熟食藏致命病菌 84人中招9人住院 三省沦陷超市急召回!

加拿大 昨天 18:27

杨少华出殡最大尴尬 常马侯3家无一人到场

娱乐 昨天 18:00

泰国“红姐”专约高僧搞性勒索 涉案数十人

社会 昨天 18:00

关铁笼 剁手指 强迫卖淫 电诈回流人员讲述噩梦

中国 昨天 18:00

中国世界遗产再+1 跟随镜头实地探访西夏陵

中国 昨天 17:59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