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印度经济增长面临的潜在威胁

加新网CACnews.ca| 2017-6-21 06:25 |原作者: 艾德·金特 (Edd Gent)|来自: BBC中文网


拉维(Ravi)是上千名今年即将失业的印度信息技术行业从业者中的一个。一方面,此前蓬勃发展的印度信息技术行业陷入了不景气,另一方面,新技术正威胁替代人类劳动力,因此拉维他们成了这两股力量合流的牺牲品。

直到上个月,拉维还在高知特资讯技术公司(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工作。虽然总部位于美国,但高知特资讯技术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则在印度。公司目前正面临削减成本的压力,计划将于今年裁掉6,000至10,000名"表现欠佳的员工"。

印度的大部分信息技术外包工作都来自美国,而美国等国频繁的市场波动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高知特资讯技术公司去年的营业收入增长跌至二十年里最低水平,而其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同行们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与此同时,进步迅速的自动化技术已经能够让软件完成此前需要人力完成的一些日常工作,比如IT支持工作及重复性较强的后台管理业务,而这些正是先前跨国公司外包给印度,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完成的工作内容。

今年二月,高知特资讯技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表示,该公司将"积极"引入自动化以"优化"其服务。同时,印度第三大信息技术公司 Infosys 表示,去年自动化使得该公司能够将9,000名员工从低技能工作岗位上转移至更高级的项目里,比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项目。Infosys的竞争者Wipro于2016年调整了3,200名员工的工作内容,Wipro公司预计将于今年完成4,500名员工的换岗。

与此同时,新招聘员工人数正在大幅减少。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Nasscom)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内,印度信息技术行业将总共削减20%至25%的就业岗位。

"高知特尚未进行任何裁员,"一名高知特的发言人说。"新机器和技术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削减成本、提升效率、建立和推出更高水平的服务,并非整体替代人类劳动力,而是提升人力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及他们工作内容带来的价值。"

然而,要具体指明谁的工作被自动化替代了这件事非常难。例如,英国的研究人员就表示,今天全球经济中的某些工作比其他工作面临更大的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隐去了拉维的真名。拉维之前的工作是软件测试员,在自动化技术替代人类工种的现实面前,这一职业尤为脆弱。"自动化已经被引入软件测试,而且部署的速度非常快,"拉维表示。"如果说一份任务需要四个测试员来完成,那么自动化会将这一数字降低至'一'。"

目前,拉维正在找工作。他表示,寻找类似于自己之前所做工作的机会非常有限,对于这一现实,他只能努力适应:学习自动化软件测试课程然后试着找份相关工作。拉维担心,这一失业-求职的过程将成为常态。

"或许五年后,更多新技术将出现,到那时,我们又需要学习那些技术了,"拉维表示。

印度信息技术业的软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公司就承担了大量后台管理业务及信息技术服务工作,比如为外国公司做数据录入、管理呼叫中心和软件测试。印度的劳动力数量意味着该国可以向信息技术行业源源不断输送廉价劳动力。然而,随着机器能够越来越灵活地完成重复性、基于规则的工作,低技能工作面临着最大的流失风险,而印度信息技术从业者的大部分都是这些低技能劳动力。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这一情形愈演愈烈,"信息技术公司Mphasis创新部门负责人哥皮纳森·帕德玛纳布汗(Gopinathan Padmanabhan)表示。"这是一个我们无法躲避的现实。"

这一变化也将伴随着其他领域新机遇的出现——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但这类工作要求人们学习新技能,其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更少。

"人们必须为自己定义新的角色,并为自己提供培训,以与这个新时代接轨,"帕德玛纳布汗表示。"我们说的可不是未来的事儿,我们说的就是三到五年内会发生的事。"

当然,发达国家也担忧自动化导致工作流失的情况,然而印度的情形更特殊。

对许多印度人来说,在大型信息技术公司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其最大的职业梦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几个月里,对技术行业失业率增加的担忧占据了报纸的重要版面。

根据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的数据,尽管信息技术行业对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9.3%,但该行业仅雇用了370万劳动力,而印度在职成年劳动力的总数大约为五亿。所以,自动化到底对印度的劳动力市场有多大威胁?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估计,今天印度69%的工作都受到了自动化的威胁。然而印度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影响的国家:在中国,这一比例是77%,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也非常高。

在此之前,印度已经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创造就业的挑战。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印度的劳动力人口在1991年至2013年期间增长了三亿,但受雇人数仅仅增加了1.4亿。

目前的情况是,从中期来看,发生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人力劳动力的现象并不现实,不论是在印度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尝到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滋味了。去年九月,印度纺织品行业巨头雷蒙德(Raymond)表示,该公司将在未来三年里用机器人替代10,000份工作。

工会领导人维诺德哈·库玛尔(Vinodh Kumar)在印度金奈(Chennai)的宝马汽车厂工作。金奈是印度的自动化中心。库玛尔所在的工厂并未受到自动化的威胁,但他认识韩国现代汽车工厂的工会领导们,在现代汽车工厂,车身车间及大部分喷漆车间的工作已经自动化了。

"车身车间的大部分员工已经丢掉饭碗了,"库玛尔表示。"工厂试图将那些有编制的员工调到其他岗位上,但合同工和学徒都丢掉了工作。"

其他受到自动化技术威胁的行业有制药、食品饮料、物流和安全行业。


Infosys前首席财务官莫汗达斯·派依(Mohandas Pai)表示,自动化不大可能对建筑师或高质量程序员等从事高技能工作的人产生影响,也不大可能影响餐馆员工及理发馆的理发师这些从事低端工作的服务业从业人员。

"而庞大的中产阶层则面临着威胁,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基于规则的工作,比如银行、办公室和工厂工作,"派依说道。

劳动力"中空化",中产阶层要遭殃

世界银行2016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劳动力的"中空化"。这一现象指的是,当技术优化了日常的工作任务,办公室文员和机器操作手等中等技能类工作将越来越少,而高技能及低技能工作将逐渐增加。

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上述现象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传统上,这些中等技能工作是人们走出贫穷的希望之路。"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因德希拉·桑托斯(Indhira Santos)表示。"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也可能演变成社会和收入的分化。"

这一趋势不仅因技术的发展而起——全球化和城市化也是两大原因。但正如世界发展报告所指出的,撤掉"通往中产阶层的阶梯"对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危害尤其大。

毕竟,公司寻求利用新技术是有原因的。"人们必须提升自动化来提高竞争力、质量和效率,"西门子印度公司首席执行官苏尼尔·马瑟(Sunil Mathur)表示。马瑟认为,自动化能够帮助公司对抗廉价进口产品,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提升国内需求,进而改善就业。

印度本土仓储机器人公司Grey Orange联合创始人萨梅·克利(Samay Kohli)同意以上看法。印度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点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一大制约因素。

"你必须实现自动化,才能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克利说道。"如果我们不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力,那么在全球竞争中,我们便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

Grey Orange制造了能够抓取和储存产品的"管家"机器人,以及能够自动扫描并整理包裹的"整理"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应用在Flipkart, Jabong and DTDC等电子商务和物流巨头的仓库里。

克利表示,"管家"机器人能够以每小时600件的速度抓取物品,相比之下,人类每小时100件的速度就相形见绌了。在印度这样供应链成本是西方国家两倍的国家,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虽然提升工人劳动生产率将遏制就业率,但是克利认为,其机器人产品只是填补了一些空白。克利表示,目前仓储业的年员工流动率为300%。来自乡村的印度人走出乡村,为的是寻求更高的收入,但繁重的工作任务、低收入及城市的生活花销都意味着这些员工不可能在这些岗位上待很久。而机器人却不容易动摇。

克利表示,在配置他们设备的仓储设施内,工人数量保持稳定,同时,员工流失率也下降了。

"仓储行业的工作非常残酷和辛苦,"克利说道。"虽然他们有份工作,但他们不可能脱离贫困的泥沼。当工人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开始使用各种协作型机器人帮手时,他们干活更利索了,效率更高了,同时对工作也更满意了。"

IBM印度研究院负责人斯利拉姆·拉格哈万(Sriram Raghavan)同意这一观点,即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自动化通常只是填补了一些空白,而非替代掉人类劳动力。印度有33万名医生,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最低建议标准,但拉格哈万表示,自动化能够辅助解决此类医疗人才的短缺问题。智能机器结合互联网使得医生和教师能够为更多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拉维等信息技术产业从业者面临的困境所凸显的问题是,自动化已经开始覆盖那些空白已经被填补了的领域。派依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印度的优势是时间,因为在今后十年内,劳动力的价格都将低于自动化,而对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的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意味着,大量工作机会将随之出现。

然而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也凸显了人工技能和技术发展之间的加速比拼,而印度等国家需要立刻行动,提升劳动力素质,为充满变化的未来做好准备。

哪些是未来机器人威胁下的铁饭碗?

随着自动化开始从事今天职场人士赖以谋生的繁琐的工作内容后,未来工作技能的重心将是批判性思维、合作和创造力。

印度的教育以死记硬背而知名,印度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阿肖克·吉恩吉恩瓦拉(Ashok Jhunjhunwala)承认,印度的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无法将年轻人培养成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但是,情况也在变化。吉恩吉恩瓦拉领导了一项政府资助的试验计划,在这项计划中,来自顶尖学府的教授们利用虚拟实验室,为来自低水平工程大学的学生教授课程。同时,许多创业公司也推出了课外机器人课堂,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将是至关重要的。


吉恩吉恩瓦拉表示,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度的年轻人都非常聪明,且适应性强,他们所做的一切准备也都以将来的发展为目标。

"如果自动化替代了一样工作,那他们就会转向另一项工作,"吉恩吉恩瓦拉说道。"他们已经意识到不断升级技能的需要了。"

IBM的拉格哈万表示,能够自动分析学生们的表现及选择倾向性的智能机器将结合学生们的技能评估数据及工作机会和可选课程,引导学生们掌握技术的飞速变化。

拉格哈万认为:"这与人类技能与技术发展的竞技无关,重要的是让大家都加入这一旅程。也许人们的技能简介将五年更新一次,而非十年,但与此同时,技术将带领大家穿越迷雾。"

这听起来也许过于美好,但是在今年二月,微软和领英已经宣布启动名为Sangam的一个项目。在该项目下,领英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培训课程,课程进度能够自动添加至个人领英简介中,这样公司在筛选候选人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一点纳入参考要素,个性化工作推荐功能同样可以利用这些自动更新的信息。

抵抗无用

吉恩吉恩瓦拉认为,印度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因此该国需要获得其能获得的所有帮助,而抵抗自动化是没有用的。

"包括自动化在内,当今世界的诸多变化并非由我们决定--它们是注定会发生的,"吉恩吉恩瓦拉表示。"我们不愿意消极面对,因为如果这样,自动化将对我们产生冲击。我们想要利用自动化,与自动化共同发展。"

至于技术和技能之间的竞赛,印度正努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而正是技术发展曾帮助印度经济走上世界舞台。吉恩吉恩瓦拉认为,印度有一个秘密武器:与西方相比,印度对教育赋予了更深的价值理念。毕竟,站在印度古老的种姓制度最顶端是婆罗门祭司,而非刹帝利战士。

"这是印度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派依表示。"在图腾柱上,印度将受过教育的大师置放于比国王还高的位置,在全世界的所有文明中,只有印度是这样做的。在其他国家,武力和强权处于统治地位,知识屈尊于权力之下。但是在印度,知识高于国家权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华人 2 小时前

吴京捧红的“白眼狼”,爆红后反咬吴京

娱乐 4 小时前

TVB知名主持炮轰三大港姐,暗指几位应被除名....

娱乐 4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