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天氣變冷,“冷美人”一族苦不堪言,手腳冰冷,保暖內衣、毛衣羽絨服、棉襪皮靴齊上陣,仍然不能驅散寒冷。手腳涼是冬季常見的表現,女性多於男性,尤其當女性處生理期,體質虛弱,怕冷情況更明顯。 春暖夏熱秋涼冬冷,大自然一年四季更替、循環往復。中醫學認為,人生活在自然界裡,與其是相統一的。冬季自然界的陽氣收藏,寒氣偏盛。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其陽氣也會隨自然界的規律發生收藏,以防耗散過多。所以,如果平素陽氣不足、氣血虧虛,特別是脾腎陽虛屬虛寒型體質者,在這個時候更顯得陽氣不足,陽氣不能溫煦四末(四肢),出現身寒怕冷、手足冰冷的症狀。 現代醫學認為,手腳冰冷與心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有密切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泵出,攜帶氧氣等物質到全身各臟腑組織,局部組織經過新陳代謝產生熱能,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人便有溫暖感覺。人體的四肢距離心臟較遠,特別是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都相對較少,末梢血液循環比較差,產熱少而散熱多,所以容易出現手腳冰冷。手足冰冷有時也是身體某些疾病的一個症狀,如低血糖時,可出現手足發冷,並伴有頭暈、出虛汗、心慌、胸悶等症狀,當原發疾病得到治療後,手足冰冷症狀也隨之改善。精神因素能夠影響大腦中樞神經,精神壓力過大或過度抑鬱都可致中樞神經紊亂、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 要解除手腳冰冷,必須從日常生活各方面來著手,運動、食療、泡腳、艾灸按摩等,都有助提升陽氣,給身體增添暖意。 美麗“凍”人不可取。不少女孩為了時尚,冬天穿裙子,下面僅穿一條薄襪,“寒從下起”,怎會不手腳冰冷?飲食上要儘量少吃寒性生冷的飲食,如雪糕、冰鎮飲料、涼拌菜,寒性水果如梨、荸薺等。 經常接觸陽光,采自然之陽氣,補人體陽氣之不足,最好居住在陽光明媚的房間。“動則生陽”,陽虛體質需增加運動,堅持快步行走是改善體質最簡便的辦法。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各種養生方法中都提到腳的呵護和保暖。睡前泡個腳是非常有效的驅寒方法。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左右的熱水,浸泡20分鐘左右,可加生薑或艾葉、紅花等煲水泡腳,並可配合按摩腳及下肢的一些穴位則效果更好。 “三九天灸”又稱“三九貼”,是與“三伏貼”一樣,根據節氣進行的穴位敷貼療法,在“三九天”通過在關元、氣海等穴位敷貼有溫通走竄功效的中藥來溫補陽氣、活血通絡,對改善陽虛體質,治療冬天手腳涼很有效。通常是冬至前一周的12月12日、21日、30日和2013年1月8日、1月17日進行敷貼。 艾是純陽植物,艾灸就是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及藥物的作用,溫補陽氣、溫通經絡。保健灸法是自古以來的防病之術,特別適合現代人養生及調理亞健康,長期堅持,對改善寒性體質具有很明顯的效果。經常艾灸足三裡、大椎、神闕、關元、氣海、命門穴,每次施灸2-3個穴位,15-20分鐘。 根據體質,辨證處方,通過中藥的綜合調治,增強人體的陽氣,改善體質,達到驅散寒邪、溫暖四肢的目的。常用的改善及預防手腳冰冷中藥有:人參、黨參、當歸、北芪、鹿茸、菟絲子、巴戟天、肉桂、肉蓯蓉、仙茅、桂枝、麻黃、乾薑、高良薑、花椒、胡椒等,其中鹿茸、當歸尤其適合女性食用。 |
体育 昨天 17:46
美国 昨天 17:04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