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王太太是因為四肢無力,全身疲勞來診所就診的。我在問診中,她就聊起了她的月經問題。 其實,她的疲勞狀態大多出現在月經結束之後。她告訴我,這種問題已有半年的時間了,每次來月經前一天到月經中都會有腹瀉的症狀出現。腹瀉時小腹疼痛,每日次數多少不等,進食之物完全排出,並伴有神疲力乏、脘腹脹滿、飲食不香等。 王太太最初認為是自己大意,在月經期吃錯了東西。但是,她即使之後每次在月經前後吃東西都特別注意,不吃生冷食物,不讓腹部受涼,都無濟於事,腹瀉仍就。再加上是經期,整個人感到特別不舒服。雖然經後腹瀉消停了,經淨瀉止,仍感到非常疲勞。 這時我抬頭望去,王太太氣色確實不好,面色晦暗。追問病史,王太太經前情緒很不穩定,容易發火。她說,聽朋友講經期腹瀉與經期腹痛、腰痛、頭痛一樣,很多女性都會有,這很正常,因此半年下來都沒有管它。 事實上,經期腹瀉指的是每逢月經來潮時大便溏瀉次數增多,經後大便則恢復正常。經期腹瀉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3日,即開始泄瀉,至經淨後大便恢復正常,也有至經淨後數日方止。這種症候會持續數年,日久對身體健康有一定影響。經行泄瀉屬中醫學的“經行前後諸證”,相當於西醫學的“經前期綜合征”。 對於此病的發病原因,現代醫學認為與女性月經期間體內激素比例失調有關,是由於此時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導致的。月經前,體內會分泌大量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會使子宮平滑肌在行經期收縮,從而加速子宮內膜的剝落及止血。子宮收縮可能刺激其附近的直腸,產生蠕動,因此會有腹瀉發生。同時,前列腺素也會刺激胃腸道平滑肌,加快胃腸蠕動,因此除腹瀉外,有的女性在月經期還會出現噁心。 在氣血總量一定的前提下,氣血的使用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某個器官用的多了,其他的器官就會相應地節衣縮食,除非是在你氣血充足的前提下,可以確保每個器官都有足夠的氣血支撐起日常運作,甚至還有足夠的備用氣血,可以應對突發或大支出的事件,比如來月經。當經期來臨,有限的陰血被調集起來,身體大部分氣血都趨於下焦注入子宮部位(盆腔瘀血),若機體調節功能減弱,臨近胃腸氣血不足,功能削弱,脾腎更虛。脾運化轉輸無力,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失常則出現泄瀉。或腎虛命門清冷,不能溫煦脾陽(腎不暖土)化濕行水,濕濁內聚,水濕滲於大腸也將導致泄瀉,正是中醫“無濕不成瀉”的理論所述。 中醫辨證,王太太則是因為肝旺脾弱所導致,即肝木克脾土。肝主藏血,其性喜疏泄條達,因肝氣鬱結,肝鬱橫逆,克制脾氣,則脾無以運化水濕,引起經行泄瀉,不僅造成體內營養流失,而脾又為氣血生化之源,日久脾虛水穀精微不得運化吸收,氣血不足,面色無華疲勞,使人體正氣不足,免疫功能減弱。所以對此不可任之,待傷到人體正氣。其實像王太太這樣並沒有把它當回事,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的女性不在少數,雖然經期腹瀉只有那幾天,但也不能太忽視,久之還不利於孕育條件的形成,容易導致不孕。 中醫治療本病有其優勢,健脾益氣,化濕止瀉;補脾瀉肝,緩急止痛;或溫腎扶陽,暖土固腸,往往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所以在此也提醒女性朋友,如果經期出現以上一些問題等,還是要及時調理,讓自己身體免受傷害,可避免的問題不讓它再現。 |
国际 9 分钟前
体育 昨天 17:46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