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美中关系因为贸易战而陷入空前的紧张。川普政府星期二宣布向受日益升级的贸易战冲击的美国农民提供紧急援助,表明美国做好了打这场贸易战的长期准备。有台湾学者认为,美中两国在战略博弈的过程中存在四大陷阱。 美中关系处于临界点? 在一些学者看来,笼罩在贸易战阴云之下的美中关系正处于一个临界点。 美国负责东亚事务助理国防部长薛瑞福日前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表示,他不会用临界点这个词来形容目前的美中关系。他说,川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在去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得到清晰的体现。 他说:“我认为,我们目前关系的本质,竞争性的方面超过了合作的方面。但是我们当然对今后增加合作的方面持开放态度。我们有兴趣与中方一道找到利益趋同的领域,发展这些领域。但是就像我们的国家安全战略所说的那样,我们把中国看作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竞争者。” 曾经担任过副助理国务卿的薛瑞福说,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最近访问北京时对中方表示,美方非常清楚,北京会很仔细的阅读这份文件,所以文件里面的用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很显然,川普总统决定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超越了贸易问题,而是有其战略考量。在中国国内,美中这场贸易战被看作是一场国运之争。 秦亚青:三大兴衰陷阱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在2015年提出了中美之间要避免三个“兴衰陷阱”。他所说的三个陷阱包括修昔底德陷阱、肯尼迪陷阱以及奥尔森陷阱。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指出,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遏制新兴大国崛起,双方不可避免的会爆发战争。 肯尼迪陷阱指的是强权过度扩张,结果导致它自然的衰败,像前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过程中由于国力消耗过度而导致国家的解体。这个说法来自出生于英国的学者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他在1987年出版了《大国兴衰》的著作,研究了世界500年来大国的兴衰。 奥尔森陷阱指的是集体行动逻辑陷阱。美国的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曼苏尔·奥尔森(Mansur Olson)1965年撰写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他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大型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只考虑自我利益,只谋求自身在总财富中获得份额的最大化,努力寻求搭便车的机会,而无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奥尔森利用这个逻辑在1982年撰写了《国家兴衰探源》一书,认为国家内部集团林立,各谋其利,难以协调,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衰退。 台湾民主基金会副执行长、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卢业中指出,中国国内目前有一个争论就是,国际上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利益相关者是否是一个捧杀的策略。就是说,国际上希望中国对国际社会贡献更多,但实际上这种贡献可能反过头来会拖垮中国,或是至少阻碍了中国本身的发展。 卢业中:中国不能回避‘迪恩陷阱’ 除了这三个陷阱以外,卢业中还提出了一个中国不能回避的第四个陷阱,即詹姆斯·迪恩陷阱。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詹姆斯·迪恩陷阱,我个人认知就是说,因为他是一位很有名的电影明星,他最受大家瞩目的电影就是Rebel Without a Cause,就是‘养子不教谁之过’。在这部电影里面,他饰演的是一个他认为他一直没有得到大家认同的青少年。目前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心态或是一个心理的认知,可能跟中国现在面临的状况有一点点类似。” 在这位学者看来,中国现在崛起了,国家实力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同时,由于仍然背负着历史上的包袱等原因,中国在看待国际事务的心态上,包括看待西方国家或是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时,都抱持着一个负面的、比较怀疑的态度。 卢业中:中国的心态不利于决策 卢业中说,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互信的前面一步就是彼此不要刻意的恶意解读对方的作为。在他看来,尽管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规范可能对于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限制,但是它可能从长远的发展来讲对中国是有利的。而中国对国际社会所持的负面心态对中国并不利。 他说:“中国如果抱持着大家都不懂我、大家也都不愿意懂我的心态,可能只会造成负面的对国际社会的观感一直不断的在持续增加。这样子增加的负面观感实际上是不利于中国的领导人做政策决定的。” 鉴于美国把中国界定为长期的战略竞争者,研究美中关系的学者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美中之间这种长期竞争的关系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
重磅! 加拿大移民新政 清理"低端外劳" 留学生也受影响 下周生效!
移民 2 小时前
加拿大联邦最低工资即将上涨 多个行业将受益 这些人的钱包要鼓起来了!
加拿大 2 小时前
国际 4 小时前
国际 4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