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中国 查看内容

中国圈养大熊猫首次突破500只 野化放归提上日程

加新网CACnews.ca| 2018-9-7 09:44 |来自: 侨报网


熊猫作为中国国宝,可谓享誉世界,广受欢迎。如今,随着繁衍难题逐渐被攻克,大熊猫繁育硕果累累:2002年仅有161只,到2017年底,中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增加的熊猫,往何处去?

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司长杨超介绍,大熊猫野生种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自然保护区从15个增长到67个,受保护的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古晓东,参与了多次大熊猫野外调查。在他看来,调查结果也表明大熊猫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大熊猫栖息地片段化、小种群遗传多样性低;栖息地内的人类干扰,如放牧、采笋、采药、旅游,以及一些大型工程建设等,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带来一定威胁。

另一方面,随着“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这三大难题被陆续攻克,大熊猫繁育硕果累累:2002年仅有161只,2010年增至312只,截至2017年底,中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增加的熊猫,往何处去?

以大熊猫在海内外受欢迎的程度,新建基地,再辟园林,继续圈养供人观赏,一辈子“靠卖萌为生”似乎也并无问题。

不过,这显然非大熊猫保护研究之初衷。

“我们用了50多年的时间来挽救濒危物种大熊猫,还将用50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大熊猫真正回归自然。这是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使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如是说。

为拯救大熊猫孤立小种群,改变其濒临灭绝的状态,同时也为了整个大熊猫种群持续繁衍,从2003年起,中国陆续建成位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天台山野化培训基地,以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

自2009年起,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承接大熊猫放归工作,并于2014年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

几经研讨,大熊猫野化放归,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国迄今放归11只大熊猫,其中有9只选在了栗子坪。

“我们致力于大熊猫科研的目的,就是保护与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院士表示,“在圈养大熊猫繁育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的当下,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大熊猫真正的家园——野外,是正确而急迫的选择。”

之后的圈养熊猫们,或许会增添更多的野归去向。

链接:中国的“熊猫外交”

除了用生命里100%的时间在吃竹子、睡大觉,还有玩之外,熊猫的另类职责,也在于它们在中国外交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BBC报道,从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熊猫就开始推进世界政治友谊。直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只会把大熊猫送到个别国家,作为外交礼物。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

1957年,中国将熊猫“平平”作为特殊国礼送往苏联。1965至1980年相继送朝鲜丹丹、三星、琳琳等五只大熊猫。

19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1972年)、日本(1972年)、法国(1973年)、英国(1974年)、西德(1974年)、墨西哥(1975年)和西班牙(1978年)相继获赠大熊猫。

1972年,时值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周恩来宣布将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友谊大使赠送给美国。当“玲玲”和“兴兴”乘专机抵达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时,受到8000名美国观众的冒雨迎接。开馆与观众见面第一个月,参观者就多达100余万。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兰兰”和“康康”两只大熊猫被赠予日本。熊猫专机进入日本领空后,就有一个战斗机编队进行护航。

1973年,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法国获赠一对大熊猫“燕燕”和“黎黎”。

1974年,中国赠送联邦德国大熊猫“天天”和“宝宝”,之后又送给英国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

1982年由于野外大熊猫生存状况恶化,数量锐减,中国停止向外国无偿赠送大熊猫。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开启了著名的“熊猫租借”方案,即短期内向外国动物园租借大熊猫,对方支付租金。

BBC最后称,中国随着国际形象改变而重塑外交策略,但大熊猫仍是其王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寒流来袭! 温哥华气温将跌至-5℃ 全城进"速冻模式" 做好防寒准备!

温哥华 昨天 18:55

加拿大"甲流"太可怕! 华人男孩高烧到脑损伤 进ICU 生命垂危 "四重疫情"席卷多国

加拿大 昨天 18:55

刘晓庆和68岁妹妹出游 妹妹已老成奶奶 她时髦像少女

娱乐 昨天 17:19

伊 美 意三国人质交换?川普上台 伊朗只馀三条路

国际 昨天 17:17

妙瓦底成活摘器官中心 业绩未达标就送“恐怖医疗船”!

国际 昨天 17:13

2025百大最雷人食物:华人这传统糕点竟然入列!

生活 昨天 17:12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