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诉说:孩子玩着玩着突然说肚子痛,痛时用手捂着肚子,或蹲在地上哭,更有甚者面色苍白。这时通常家长就急急忙忙带着孩子去医院,结果孩子自己过一会就好了。家长这一翻折腾,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工作。 其实,小儿腹痛是经常见到的情况。我们以腹部胃脘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称为腹痛。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见病有多种,严重的如外科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通常要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由于婴幼儿不会用言语准确表达,所以给腹痛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有些病无需处理,疼痛会自动缓解;有些病在早期可以保守治疗,晚期则需手术切除部分器官才能治愈。还有些腹痛是通过药物治疗即可好转,故而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止痛药,这样会掩盖病情。 本文讨论的是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痛,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儿科证候,希望家长能从中有所裨益。 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1.功能性腹痛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孩子的腹痛只是偶尔发生或发生次数并不频繁,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症状疼痛与吃东西和活动无明显关系,无规律性。腹痛部位多在脐周,腹部检查仅稍有紧张感,肠鸣音较活跃,无固定位置压痛,脐周压痛也不明显。这类小儿常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如流涎、夜间磨牙、多汗或遗尿等。可每日、每周、每月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不超过3小时便可自行缓解;发作以晨起、下午3-4点比较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90%是功能性腹痛,可能与生长过快导致的钙缺乏、植物神经失调或胃肠动力功能失调等有关。 2.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在幼儿中最常见。这种疼痛常一阵阵发作,没有腹肌紧张,肚子摸着是软的,大都伴有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等症状。 3.便秘 有些婴幼儿由于严重的偏食习惯,平时只吃肉类,蔬菜几乎一点不沾,长期便秘而致结肠内高压,或由于气体及粪块所致的近端结肠扩张,诱发阵发性腹痛。只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腹痛就会随便秘的解除渐渐消失。 4.肠套迭 对于婴幼儿尤其2岁以下的阵发性的哭吵,不容易安慰,哭吵持续约10-15分钟,间隔15分钟至一两个小时,可伴呕吐以及排暗红色或者果酱色大便。家长一定要当心可能是肠套迭,须立刻联系家庭医生。 5.婴儿肠胀气 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 小儿腹痛的中医辨证论治:1.感受寒邪:多因感受风寒而起,症状有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遇寒加剧、面色苍白、甚则唇色紫暗、四肢冰冷、或伴有呕吐、腹泻。 治则:温中散寒,方用养脏散加减。 2.乳食积滞:多因饮食不节而起,症见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口气酸臭、不思饮食、或有呕吐、时时排气、粪便秽臭、腹痛欲泻、泻后痛减。 治则:消食导滞,方用香砂平胃散加减。 3.气滞血瘀:多因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而起,症见脘腹胀闷、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触之有包块、按之痛剧、口唇色暗、舌紫暗有瘀点。 治则:理气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4.脏腑虚冷:多因先天气血虚弱、脾阳不振而起,症见腹部隐隐作痛、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食则缓、面色苍白、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拉稀。 治则:温中补虚,方用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日常生活调理和注意:1.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风寒,少食生冷。 2.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多食易消化、新鲜的食物。 小儿推拿按摩:家长先把双手搓至温热,宝宝仰卧,将手掌轻放在宝宝脐周部位,以掌心或四指指腹着力,于脐周顺时针作环形摩动,按摩至腹壁微红或腹部透热为度。此法温和安全,对于腹胀、大便秘结也有一定疗效。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