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北冰洋海冰开始大量融化。大多数人眼中的环境问题背后却是新海域、新航线和丰富的商机。这使得北极在战略、经济和环保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目前,包括俄罗斯、挪威、美国在内的北极国家慢慢开始加大对北极地区的关注和投入,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新海域即将浮现,融化的北极变军事重地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观测数据,在过去40年里,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只剩下大约350万平方公里。北极理事会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AMAP)在一份报告中称,到2040年夏天,北冰洋可能就会处于完全无冰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船只可以经过北极点在北冰洋中自由航行。这让北极,成为了一块正在解冻的美味蛋糕。 世界对于这块蛋糕的欲望也在北极地区引发紧张局势。俄罗斯重新开放并加强了位于西北偏远科拉半岛(Kola)的冷战基地。去年10月,30个国家的4万多名北约士兵在挪威举行“三叉戟”(Trident Juncture)军事演习,这是冷战结束后北约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而在更早的一个月前,英国宣布了新的北极防御战略,承诺向挪威部署80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员,并派出4支皇家空军机队巡逻冰岛上空。同样,美国也向北极地区派遣了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员,并威胁要首次将海军舰艇送往北极航线。 虽然这些战略举措与过去的冷战遥相呼应,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在北极爆发战争似乎还不太可能。首先是气候环境,虽然温度在升高,海冰在融化,但北极依然还是那个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它所具备的破坏力仍然不可小觑。“如果北极发生战争,你真的要跟两个敌人进行作战,”北方联合特遣部队(Joint Task Force North)指挥官尼克松(Mike Nixon)准将说道,“而当中更危险的是寒冷。” 其次,俄罗斯、挪威、美国等5个其他北极国家都是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的成员国。北极理事会1996年成立,致力于各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使北约部队聚集在挪威,该委员会仍在继续协调有关北极科学、环境问题和搜索救援行动的会议。许多专家认为北极理事会是北约军事框架之外缓解紧张局势的最佳途径之一。 航道缩短+丰富矿产=新商机? 除了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意义之外,北极也蕴藏了巨大的经济潜能。 去年夏天,一艘马士基(Maersk)集装箱船运载着鱼和电子产品第一次通过北冰洋航线从亚洲航行到了欧洲。从上海到汉堡的船只如果走东北航线,即东起白令海峡,西到新地群岛的北冰洋沿岸航线,要比走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短6400公里。除了航程缩短之外,北极还有大量未开采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北极地区占世界未探明天然气储量的30%,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另外,该地区还有大量的煤、镍、铜、金、银等矿产资源。随着冰的融化和技术的提高,能源公司也正在积极探索在北极开采的方案。 当然,对北极的开发也遭到了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反对和抗议。比如,开采石油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情况的恶化。近日,挪威批准了83个新的勘探许可证,其中有10个位于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巴伦支海(Barents Sea)。这一事件引起环保主义者的不满。世界自然基金会北极项目(WWF Arctic Programme)的主任萨默科恩(Martin Sommerkorn)在今年的北极前沿大会(Arctic Frontiers)上点名批评:“这次会议的错误叙述是北极国家正在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你不能在刚刚授予了83个新许可证后没几天就在这里说另外一套说辞。那是完全错误的。” 谁在北极开发上最积极? 目前,各国在北极上的投资并不均衡,一些国家要远远超越其他国家。在这当中,俄罗斯和挪威最为积极,而包括美国、加拿大和丹麦在内的其他北极国家对北极地区的关注度则要低得多。从破冰船的数量上来看,俄罗斯大约有40艘破冰船正在服役,5艘在造,6艘正在计划当中。挪威破冰船的数量近年来从5艘增长到了11艘。美国总共有5艘破冰船,而真正能称得上是重型破冰船的其实只有一艘。为了更新其老化的舰队,美国海岸警卫队计划再造6艘破冰船(3艘重型和3艘中型),但第一艘预计要等到2023年才能交付。 而从军事基地的建设上来看,俄罗斯在北极圈内总共有27个军事基地。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美国只在北极圈的格陵兰岛上保留了一个空军基地,土地还是从加拿大借来的。加拿大虽然在北极领土上仅次于俄罗斯排在第二,但也只有3个很小的基地。 中国虽然不是北极沿岸国家,但仍然对北极的开发抱有很高的期待。中国自1999年成立第一支北极科考队以来,总共已经完成了9次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作为保障北极科考的科学考察船,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核动力破冰船。2018年初,中国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在澄清北极政策的同时还提出了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计划。 |
温哥华 12 分钟前
加拿大 19 分钟前
加拿大 24 分钟前
生活 25 分钟前
美国 半小时前
地产 半小时前
财经 半小时前
中国 半小时前
台湾 半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