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猪年大吉可不是瞎说的,大年初一传来好消息实,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确认,中国科学家找到办法成功治愈晚期癌症,虽然目前还没有100%的把握,但这个用疟疾治愈晚期癌症的实验已经成功,并且用于临床治疗。 以毒攻毒,以病克病,这一做法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而疟疾和肿瘤的组合,却产生了类似的效果。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研究员的团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等合作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激活”、“唤醒”对抗肿瘤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已有10例肿瘤患者进行疟原虫治疗方案治疗,远期效果仍待时间验证。 实际上,在中国科学家研究用疟疾治愈晚期癌症的同时,丹麦和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在研发对孕妇使用的疟疾疫苗时发现,疟原虫身藏的蛋白质,能够治疗9成类别的人类癌症。专家期望这发现有助未来开发新的抗癌药物。 哥本哈根疟疾研究员萨兰蒂发现,疟原虫身藏的一种蛋白质,能追寻并依附在胎盘中的一种碳水化合物,而刚巧大部分常见癌肿瘤都含有同一种碳水化合物。在老鼠进行的实验证实,在疟原虫蛋白质加入毒素,有效杀死癌细胞。萨兰蒂其后跟加拿大卑诗大学的研究员合作,发现它能杀死9成类别的人类癌症,包括脑癌及血癌。研究员期望未来四年内能在人体进行测试。 偶然发现 1985年,陈小平还在中山医科大学读研究生,老师在讲疟疾的流行病学课程时,挂出一张发病率的世界地图。疟疾在几亿年中与人类及人类祖先相伴相生,这是一种蚊子传染的疾病,病原体是一种单细胞寄生生物,即疟原虫,这种生物会入侵红细胞,导致发烧,在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脑损伤和死亡。 陈小平教授 几个星期后,老师在讲肿瘤流行病学的课程时,又再引用了一张地图,陈小平的脑子里快速闪现:为何两种疾病的分布截然相反,一种疾病多的地方,另一种就低呢?“我觉得不敢相信。” 彼时,世界卫生组织仍没有疾病的公开数据库,这一想法储存在了他的脑海中。 20年后,2004年开始,陈小平的研究团队,开始逐步试图厘清二者间的关系。 陈小平课题组的副研究员秦莉博士,与美国哈佛大学统计学家合作,利用世卫组织公开数据库中1955年到2008年,53年的疟疾发病率和肿瘤死亡率的纵向数据,通过模型分析,排除了时间、国家经济水平、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之后,得出结论:疟疾发病率与肿瘤总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拿单个癌种一一分析,结果也是如此,疟疾发病率与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的死亡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但是否还有偶然因素存在?2011年,小鼠的试验又再一次印证:患了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肝癌的小鼠,在感染了疟原虫后,寿命显著延长。 将患肺癌的小鼠分为两个组别:一组自然生长,一组则接种疟原虫。解剖后发现,感染了疟原虫的小鼠,脑、肾、肝几乎没有转移灶;但另一组,在重要器官中都有转移灶。“疟原虫能显著抑制肿瘤的转移,这个结论很重要,因为肿瘤病人的死亡,主要是因为转移。” 陈小平的课题组发现,感染疟原虫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N K细胞等,将被“唤醒”和“激活”。“我们把肿瘤小鼠的肿瘤解剖出来,会看到,大量的T细胞进入了肿瘤组织并且被激活了,它们可以杀伤肿瘤细胞。” 研究也发现,疟原虫感染,治愈了大概10%的肺癌小鼠,且在治愈的肺癌小鼠中,再次接种同种类的肺癌细胞,不会长肿瘤,但接种其他类的肿瘤细胞,如肝癌细胞,却长出了肿瘤。“说明了被治愈的小鼠建立了肿瘤特异性的免疫记忆。” “没有疟原虫感染的肿瘤,组织里有大量的血管,但是有疟原虫感染,肿瘤组织很难找到血管。”陈小平说,这意味着疟原虫感染还把肿瘤生长的“供应”渠道摧毁了。 以毒攻毒 治一种病,就让病人再得一种病。这一理念在历史上,并非全无。疟原虫与其他疾病相克,也早有渊源。1917年,奥地利科学家Julius Wagner-Jauregg曾使用疟原虫感染疗法,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神经性梅毒。10年后,这位科学家荣获192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青霉素的诞生。从那以后,梅毒有了特效药,疟原虫的治疗方法退出历史舞台。 “既然这种方法可以治疗神经性梅毒,为什么不能用来治疗肿瘤?” 2016年,在钟南山院士的支持之下,首个患者的临床试验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个团队合作,正式将疟原虫治疗使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 陈小平介绍,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其中,有2例显效。其中1例的治疗效果让人颇为惊喜:他的颈部的转移病灶消失,肺部原发病灶,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随后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经病理检查发现,他被切除的肿瘤组织内,有异常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一般肺癌组织有很大的区别。“说明疟原虫感染诱发的抗癌免疫反应发生在肿瘤组织内部,与小鼠模型研究观察到的情况相似。”陈小平说。 目前这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已经出院回家休养,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他是否被治愈,仍需要观察四五年才能确定。 在3例当中,也有1例病人,由于此前多次进行化疗,身体免疫系统已经遭到了较大破坏,治疗没有起到效果。此外,还有另外2例晚期肺癌病人正在接受治疗,尚未到疗效评估的时间。 陈小平介绍,治疗的方法就是给癌症患者打一针,打入1毫升含有疟原虫的红细胞。这一针疟原虫的红细胞可以在患者体内存活一两年。结果令人兴奋:在最初的10例患者中,研究人员观察到5例有效,其中2例可能已经被治愈! 陈小平科研团队 治愈就是治愈,为什么说可能被治愈?这是因为,在医学上验证一个疗法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还要观察5年的时间看癌症是否复发。而目前这项研究中,对最早的患者的观察也就差不多2年,说彻底治愈还为时过早,但团队对此充满信心。 可能被治愈的其中1例,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之前经多个疗程的靶向治疗后,产生了耐药,也就是说“无药可救”。在接受疟原虫疗法治疗后1个月余,他颈部的转移肿瘤病灶消失了,肺部原发病灶的性质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 经微创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医生发现这一原发肿瘤失去了恶性肿瘤的表观特征,表面形成了包裹,病理切片检查发现肿瘤内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浸润。这是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了作用的证据。 疗程结束后,这个患者经PE-CT检查发现,他全身已无肿瘤病灶,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观察1年多无肿瘤复发现象。 另1例患者是晚期前列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的患者。治疗前,他的骨转移部位疼痛严重,不能正常走路,要口服止痛药,并且对常规抗癌疗法已经耐药。 接受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1个多月后,他的疼痛消失,恢复了正常走路,结束疗程时已经无任何症状,出院后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几个月后复查,发现前列腺癌原发病灶的代谢活性消失,观察1年无复发现象。 可能你会问,这个说到底还是理论?我身边就有晚期癌症的病人又无法尝试?错,这个疗法已经在三家医院获得了试点,经过询问,陈教授也公开了可以治疗的医院联系方式。 这是SELF(中科院公益文化讲坛,无商业性质)提供的。 当然现在也有网友质疑这个理论,最有说服力的是未来的实践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多伦多 3 小时前
台湾 3 小时前
中国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