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食欲非常好,而另外有些孩子长期食欲不振,即使丰盛的美食摆在面前也不感兴趣,甚至拒食的这种情况就是厌食。如果厌食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令家长非常着急。儿童厌食以1到6岁为多,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导致厌食的主要原因1.胃肠道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胃病、结核病、贫血等; 2.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等; 3.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例如锌; 4.喂养不当。让孩子过食零食,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而影响食欲; 5.家庭错误教育的影响。家长对儿童要求过高、过分责备,影响其情绪,使其食欲降低。 厌食的危害1.厌食使胃肠道功能下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若长期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不仅会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使生长发育停滞、体重不增、身高不长,甚至引起发育障碍等疾病; 2.厌食除了影响生长发育情况之外,还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免疫系统,可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清抗体减少,因而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可能有反复感冒、发烧或反复咳嗽、不吃、不好动等表现。 厌食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厌食的主要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长期偏食等情况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可分为虚、实两证,通常虚症偏多。 实证多见于饮食不当积滞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及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化滞,常用保和丸方加减。 虚证则分为脾胃虚弱证及胃阴不足证。 1.脾胃虚弱证 面色差、厌食、食后腹胀或便溏、泄泻,伴有消瘦、少气懒言、四肢乏力或畏寒、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弱。 治法:健脾开胃 方药:曲麦枳术丸加减 2.胃阴不足证 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喜饮水或嗜食酸物、消瘦、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开胃 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 针灸疗法可灸足三里、合谷、中脘、梁门穴等。 捏脊疗法先在孩子背部轻揉一会儿,使其肌肉放松。自下而上,从后背正中肛门后上3-5厘米处的长强穴开始,先用一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顶住皮肤,拇、食中指前移,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向前,要做到随捏、随提、随放、向前推进,一直到颈后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一般捏3-5遍,隔天1次。 按摩疗法先搓热双手,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患儿腹部100次。 日常调理与注意1.以身作则,父母不挑食不偏食,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2.注意引导和教育,向孩子讲解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3.创造好的吃饭气氛,不要在吃饭时责备孩子,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 4.可咨询中医师配合使用一些健脾开胃的食疗法。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