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报导写道,无论特朗普或前拜登赢得总统大选,美中对抗局势都不大可能降温。(路透) 华尔街日报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选年猛打抗中牌,鹰派幕僚在疫情爆发后成功说服是关键;美方考虑使出更多手段,包括监视疑在美国支持谍报工作的中国国营航空公司员工。 根据美方现任与卸任官员说法,特朗普2017年1月上任后,国家安全团队中许多人渴望对抗中国。但过去3年,特朗普未将中国视为美国最大威胁,且将美中贸易谈判视为优先,成为推动抗中政策的最大障碍。 一名已卸任的国安官员回忆特朗普上任初期时说:“白宫国家安全会议(NSC)说:『把你们想整中国的愿望清单列给我们。』”提案包括强化美台关系、阻止中国电信公司在国际市场攻城掠地,之后却没有太多重要动作。 3月态度转变 批准连串抗中举措今年特朗普态度大转变,自3月以来,他批准一连串抗中举措,包括派遣航空母舰打击群赴南海、防止中国科技公司掌握先进技术、增加对台军售、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为由下令中国驻休士顿总领事馆关闭、试图将具中资背景的热门应用程序TikTok逐出美国市场。 多名官员表示,美方考虑使出更多手段,包括监视疑似在美国支持谍报工作的中国国营航空公司员工、进一步打击中方企图影响美国政界与商界的作为、将更多中国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单。 报导写道,无论特朗普或前副总统拜登(Joe Biden)赢得总统大选,美中对抗局势都不大可能降温。特朗普在选战中主张强硬面对中国,拜登幕僚团队也认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作风日益强势的分析。 美方现任与卸任官员指出,3大因素促使特朗普政府对中政策转弯。 美中1月签署首阶段贸易协议后,特朗普改变政治算计,认为更强硬的对中政策有利争取连任;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从中国向外蔓延后,特朗普身边的对中鹰派幕僚占上风;北京当局在香港等地的强势作为激怒美方官员与国会。 根据中方官员与政府顾问,中国领导阶层对美方频频发动攻势感到困惑。到目前为止,中方以相称手段回应美方动作,例如在中国驻休士顿总领事馆关闭后下令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关闭。 美中贸易谈判 川幕僚分两大阵营美中贸易谈判期间,特朗普幕僚分成两大阵营,财政部长梅努钦(Steven Mnuchin)被归类成鸽派,美国贸易代表莱特海泽(Robert Lighthizer)则是鹰派。美中缔结首阶段贸易协议后,莱特海泽为保全协议投入鸽派阵营,在国安领域影响力有限。 美国国务卿庞培欧(Mike Pompeo)、白宫副国安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白宫贸易顾问纳瓦洛(Peter Navarro)与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等自称“脱钩派”的官员则欲惩罚中国,认为华府没什么理由讨好北京。 北京当局制定香港特区国家安全法并于6月底施行后,特朗普政府开始制裁与打压香港与新疆相关的中方官员。但报导指出,美方反制也有极限,特别是危及全球经济或不利特朗普争取连任的动作。 特朗普反对把美元当成武器,促使白宫迅速挡下美元与港元脱钩、或将一家中国大型银行踢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提案。财政部、农业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官员警告对新疆棉花颁布进口禁令恐损及美国服饰业后,相关提案制裁力道打折扣。 台湾是美中对抗日益激烈的层面报导指出,台湾是美中对抗日益激烈的层面。 美方多名国安官员说,特朗普上任后头3年对台湾没什么兴趣。港区国安法上路后,庞培欧以台湾可能是北京下个目标说服特朗普。8月以来,特朗普批准卫生部长艾萨(Alex Azar)访台,美方宣布启动美台“经济暨商业对话”(Economic and Commercial Dialogue),并推动售台巡弋飞弹、水雷、无人机等武器。 前白宫国安顾问波顿(John Bolton)长期主张强化美台关系,在任期间进展有限。他表示,特朗普政府立场转向后,美方有更大意愿挑战中国,官僚体制内部出现变化,反对抗中的势力屈居下风。 |
健康 4 小时前
中国 4 小时前
国际 4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