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美国男子罗马斗兽场铁栏穿脊,自拍成自残?!

加新网CACnews.ca| 2025-5-6 17:32 |来自: 新欧洲


上周五下午5点,意大利罗马的阳光正好。

这座充满历史感的城市中,游客熙攘,古老的罗马斗兽场在金色余晖下格外壮观。

可就在这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地标前,有一位男游客的“自拍尝试”,让整个广场变成了意外现场——

他翻越围栏,失足,从高处跌落,整个人被一根金属尖刺穿透脊柱,悬挂在铁栏上长达20分钟,现场惨叫不断。

这可不是什么恐怖故事,而是真真正正发生的惨剧。

根据意大利媒体《Il Messaggero》报道,这名男子现年47岁,是一位常驻在中国台湾的美国公民。

他在罗马旅游,和家人朋友一同造访斗兽场。不知是为了拍照,还是想要获得更震撼的视角,他开始攀爬围绕斗兽场外部的金属栏杆。

谁知前一秒还自信满满的他,下一秒就脚下一滑,人从高处坠下,背部直接扎在金属栅栏的尖刺上,铁刺从他的腰椎区穿入,深达脊柱

男人当场大声惨叫,最终因为剧痛和失血过多而昏厥,整个人无力地挂在栏杆上——在游客的惊呼中,成了一幕不忍直视的“血色风景”。

由于这一幕过于惨烈,游客中立即就有人拨打了紧急电话。

救护人员和宪兵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开始对仍挂在栏杆上的男子展开救援。

但由于铁刺深入脊柱区域,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瘫痪,整个移除过程都必须格外小心谨慎。

医护人员为男子注射了镇静剂,在围栏上为其止血、加压包扎。

前后花了整整20多分钟,才将他从金属栏杆上救下,抬上担架,急救车一路鸣笛将他送往圣乔万尼医院

他被归为“红码”紧急状态,也就是意大利最高级别的急救,医院随即进行了手术,缝合超过80针。

幸运的是,医生宣布,尽管他目前状况仍很很重,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要如此冒险?


警方表示,该男子在事发数小时后才能开口说话。于是询问了他的朋友,但没人能解释为什么他要翻栏杆。

虽然没有官方结论,但媒体普遍推测:“他可能是为了拍一张与斗兽场更近的自拍照。”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的猜测。

社交平台时代,游客为拍摄“极致角度”而不顾安全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尤其是像斗兽场这样“史诗级背景”的景点,“拼命式自拍”几乎成了流行病。


毕竟,罗马斗兽场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每年接待超过700万名游客。

它宏伟、古老、独一无二,是每个游客到罗马的必拍之地。

可也正因如此,这里的游客违规行为也频频发生。

比如,无数游客都想在斗兽场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于是这里的墙壁在某些人心中就成为了涂鸦板。


2014年,一名42岁的俄罗斯游客在参观罗马斗兽场时,用一枚石头在墙上刻下字母“K”,被当场逮捕,随后被法院判处4个月监禁,并支付高额罚款(折合超过2万美元)。



2015年,两名来自美国加州的女游客在斗兽场墙面上刻下了“J+N”字母,并自拍留念。这举动被其他游客举报并由宪兵当场拘留,但她们却称“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刻名字已经不是小事了,还有人妄想独占整个斗兽场。

2021年,有两名20多岁的美国男游客在夜间非法翻入罗马斗兽场,只为“打卡拍照、喝啤酒”。

他们在古迹内部台阶上畅饮一夜,第二天清晨被工作人员发现现场残留的啤酒瓶,随后警方通过监控锁定身份。最终,两人各被罚款800欧元,事件登上国际媒体,引发公众对游客不当行为的再次关注。

斗兽场也因此在多个入口处张贴了英文安全警告,并设有明显的围栏、摄像头、警示标志。

但,这依然挡不住一颗“为内容冲动的心”。

这起穿刺事件发生后,在意大利当地引发极大讨论,有人表示:

“要多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才会为了照片去爬那个铁栏杆?”

“有些美景,站在远处欣赏,比拿来炫耀更值钱。”


的确,斗兽场曾见证古罗马的血与荣耀,如今也见证了不少现代人的浮躁与冒险。

这位美国游客幸运地逃过一劫,却也在这个“图没拍就像没来”的年代,留下了反思:

自拍不是罪,但拿命拍照,真的不值得。


毕竟,旅游的意义,是回忆,最好的照片,是安全地回来后还能讲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要人命! 网红小哥坐印度火车15hr 被熏进医院 地上全是屎 空气辣眼睛!

国际 昨天 18:48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