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大S再次做了“非常大S”的事情。 她的新婚故事里有三点令人惊奇之处:首先是对方身份上的意外,来自于初代韩流酷龙组合的具俊晔;其次是故事的戏剧性,不仅是又一次的闪婚,对方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恋人,在听说她离婚消息之后主动联系,而大S的手机号又刚好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化;当然,还有大S式的热烈,虽然迄今都还没有见面,只是视频联系,但说结婚就结婚。 具俊晔在社交平台公布婚讯,称“已经错过太久的时间不能再浪费了,所以我提议结婚,熙媛也终于接受了”。 最后,还由台媒附赠了一个彩蛋:结婚的消息她甚至没有提前告诉家人,先斩后奏,完成结婚登记后才告知。家人“当场愣住,震惊不已”,妈妈“爆炸发火,立刻开骂”,最后“勉强接受”。这个彩蛋的真实性未经当事人确认,不过大家已经全然相信。毕竟加上这个彩蛋,这个故事就更像“大S能做出来的事情”了。 如果要数娱乐圈把自己的名字活成一个形容词的女明星,大S应该能位居前5名。 作为一个形容词,大S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可以翻译成“我行我素”“不顾一切”“任性与偏执”——当然,这只是一种文艺的解释。在看不惯她的人那里,她的所有行为,一个词可以概括,“作精”。比如说,离婚前夜她一个人去餐厅,吃了一顿白松露,因为白松露价格昂贵,所以服务员还适当提醒了一下。不过她对此的回应是,“我没有喊停就一直上”,然后喝了七八杯酒。 这个场景的画面感如此之强,恰好又是可以被观测的,更恰好是餐厅这样的公共场合,所以可以被他人描述,信息量丰富。在善于解读的人那里,这个细节是“她给了自己一个告别的仪式,没有人知道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在不善于解读的人那里,这个行为就是,“又在作了”。 大S的人生,确实是一段漫长的“作精史”。早年这个人设的细节还比较单薄,广泛流传的主要是“如果不经同意,男朋友也不可以抚摸她的头发”“要么瘦要么死”这样对于维持外形的极端行为。那时,她纤细的美貌与她的任性合并在一起,确实有一种漫画少女感。她还出了一本诗集,由蔡康永作序,完成了自己对人物的塑造。
再后来,为了生育,她打破了常年茹素的规矩,再后来,纤细的美貌也一去不返,体重成了克服不了的问题。很多人就此认为大S“人设破灭”。就连深度报道媒体,也直接用了“下凡”这个词做标题,来形容她的转变。不过,以我看来,这个理解有点辜负大S了,明明那个敢于打破自己,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有一种炙烈到接近毁灭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是“2.0版大S”。更何况,婚后的她也不是没有提供过“虾要老公剥才会吃”的名言。
每一个“作精”让身边人烦恼的都是:为什么他/她总比别人多一些事情?大S就提供了这样的观察样本——她如此之多的规则,密密麻麻,是一种自我设定。没有演出搭档的“作精”们总是寂寞的,因此,也总是精挑细选身边的人来作为匹配。那些复杂的规则,于是也是对于关系的验证码: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然后进入她的领地。 大S的领地非常分明——领地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她姐妹团的朋友们曾经说,少女时候她们在一起聊天说八卦,都会在小S的房间。大S的房间对她们来说是“圣殿”“殿堂”,轻易不敢进内。 曾经有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很多人转发这个视频的原因是,阿雅诉说了一段往事:当她父亲生病入院时,是大S第一个跑到医院关心她。网友们感慨,“真正的朋友是第一个站出来帮你的人”。但我在那个视频里注意到了这个词,“功课”。阿雅说,“年轻的时候,大S是我的一门功课”——她如此之复杂,需要将其作为功课研读、理解、消化。 接下来,阿雅说,“熙娣自己就有说,(陪伴)大S是伴君如伴虎”,“但我们同时,就不知道为什么,知道这个人很需要被保护”。 类似的,Makiyo也用了一句类似的话来形容自己和大S的关系,“也不是怕(她),是怕她不开心,如果她不开心的话我就怕怕的。” 当大S这个名字成为形容词的时候,就意味着她的故事有着强烈的形式感,几乎构成了“徐熙媛传奇”。传奇是——当事人有成为传奇的决心、意志和潜力,而她身边的人,也乐于成全。你在大S身上确实能见到那种需求,成为传奇主角的需求。汪小菲曾经匹配过她的故事一些年,然后,不再匹配。新的故事搭档已经登场,只是大S这一次的婚姻里,有更多的未知:中间失联多年,总是有一些预先无法知晓的背景,已经有网友通过韩综去了解了男方的更多细节,比如迄今仍和母亲同住,比如日常生活都由母亲照顾。 这个新搭档会匹配大S的故事么?或许,这是“大S”这个词的3.0版。虽然更多人可能不是她的粉丝,但我们会坚定地坐在台下,观看新篇章的点点滴滴——虽然想到由于对方的国籍问题,可能无法登陆中国的恋综节目难免失落,但一想到韩国恋综的发达程度,观众如我,就重新燃起了向往。 (来源:腾讯新闻)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国际 11 小时前
娱乐 12 小时前
中国 12 小时前
台湾 12 小时前
美国 12 小时前
娱乐 12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