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Portfolio Day是北美各大艺术院校的招生官或教授在每年的某些特定日期,走访并聚集于北美某个城市,对有志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做作品点评的日子。招生官们会对艺术学生带至现场的作品做出点评,回答学生有关报考和创作的问题,如果发现特别优秀的学生,也有可能提前录取。每年12月初,北美多所艺术学院会在温哥华的Emily Carr艺术学院联合举行Portfolio Day,场面十分热闹,许多招生官的桌前都会排起长龙。由于需要排队等待,不少学生往往错过了与招生官详细交流的机会。 ![]() 为了让学生获得知名艺术学院招生官零距离辅导的机会,温哥华创艺坊特别邀请了本次前来参加温哥华Portfolio Day的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招生部副主管Kyle O'Conelle举办一场讲座,为华人学生介绍这所世界顶尖的艺术学院,并当场指导学生准备他们的报名作品集。《加西周末》对这场讲座和Kyle O'Conelle做了独家报道和专访,为更多艺术学生和计划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带来来自名校招生官的专业建议。 与众不同的芝加哥艺术学院 在中国,不少家长将报考艺术院校等同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是来到北美之后,越来越多的华人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在创艺坊筹办的芝加哥艺术学院招生讲座上,除了打算报考艺术学院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作品集的10-12年级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听讲,提前了解名校和其招生要求。在讲座中,Kyle O’Conelle首先为学生和家长们介绍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校园环境、科系设置、住宿条件、优秀毕业生,以及学校的招生要求和图书馆博物馆等丰富资源。 芝加哥艺术学院是一所顶尖的美国私立艺术学院,建校于1866年,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芝加哥艺术学院由学校和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博物馆馆藏大量艺术作品,包括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和美国艺术品,是美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而学院的校友中也有许多知名人物,包括华特·迪士尼、乔治亚·欧姬芙、奥森·威尔斯、闻一多等。学校提供BFA(艺术学士)和MFA(艺术硕士)学位,拥有包括陶艺、绘画、摄影、表演、电影、动画、室内建筑、工业设计、图书馆、艺术教育、艺术行政等23个科系。 Kyle在讲座中向学生们介绍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学生们不需要选择自己的主修项目。这意味着,一个对传统绘画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建筑、陶艺、摄影等其他课程。在绝大多数艺术院校中,学生需要制定自己的主修项目,但是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生可以自由搭配自己的课程,最终都能拿到BFA证书。对此政策,Kyle表示,学校注重学生的思考、创造性,希望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的艺术领域,发现自己的潜力,并培养学生综合各方面艺术材料和完善表达方式的能力。学校不希望对学生,也不希望学生对自己过早地做出定义,局限了自己的发展。 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其师生比例。该校的老师与学生比例约为1:12,工作室课程每班一般为8人,文化课的班级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在工作室课程中,学生每星期每门课只上一节,其余时间都在工作室中自由创作、完成作品、与其他学生和老师交流。学校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强调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指导。虽然学校不要求学生决定自己的主修科目,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会漫无目的地发展。Kyle告诉《加西周末》记者,学校会为每个新生安排一名辅导老师,这名老师会跟进学生的进度,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帮助,为学生接下来的选课方向做建议,并将该学生推荐介绍给其他授课老师。这样等于帮助学生打开了更多扇门,增加了学生发掘自己潜力的机会。 Kyle表示,大多数参与Portfolio Day的学校都是私立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也不例外。由于是私校,学院对于国际留学生和美国本地学生的学费标准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美国学生可以申请美联邦政府的学费资助,而留学生则没有,但留学生可以申请奖学金、应聘校园工作。Kyle告诉《加西周末》记者,留学生在该校学生中占很大比例,2009年时的留学生比例为13%,如今约为20-21%,大多数国际学生为华人和韩国人。目前学校本科一年的学费约为US$38,000,外加住宿费。学校及学生宿舍都位于芝加哥市的中心地段,集古老典雅与现代化为一体。学校鼓励学生住宿舍,以便于他们节省往返于学校和住宿地的时间,宿舍也有健身房、现代化洗衣房等设施。但学生也可选择在外居住,芝加哥市的消费水平适中,在Kyle看来,生活开销不算贵。 除了招收大一新生之外,芝加哥艺术学院每年也会招收一定数量的转学分学生。Kyle表示,不少学生选择现在社区大学或学院就读一年,再转而申请该校。无论是从节省学费还是积累经验的角度,他本人都很看好这种求学方式。如果母语非英语,申请的学生需要在SAT、托福或雅思等成绩上达标。其中托福需要至少82分,雅思要求为6.5分,SAT口语和批判性阅读需达到500分,ACT阅读需达到21分。 作品集如何吸引招生官 在讲座结束后,Kyle为现场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做了作品点评(Portfolio Review)。他非常细心和耐心地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做讨论和分析,并给予改进意见。今年读12年级的Catherine,有志报考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动画设计。她带来了自己的电脑绘图作品和素描,请Kyle做点评。Catherine告诉《加西周末》记者,自己从小学习画画,对动画设计十分感兴趣,最想报考的就是芝加哥艺术学院,而加国的艺术学院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中。在接受了Kyle的详细指导后,Catherine表示自己信心大增,觉得很有希望。 学生递交的作品集,可以说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被录取的关键。一份作品集一般需要15-20份作品,可以是素描、插画、电脑绘图、短片、动画等任何风格。学生应如何选取自己的作品?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吸引招生官?在平时绘画创作时,又该着重在哪些方面培养自己,以符合艺术院校的要求? Kyle在接受《加西周末》记者专访时表示,艺术院校在对学生递交的作品做评审时,最看重学生完成作品的能力和作品中传递出来的想法。 充分完成作品 完成作品的能力指的是作品的完整度。Kyle告诉《加西周末》记者,大多数打算报考艺术学院的学生,平时都会在素描本上涂鸦,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画出来,或是临摹一些作品。素描本上的画作通常是天马行空的、不完整的。而在Portfolio Day上,也有很多此类素描本风格的作品。Kyle为记者举例,他曾看过一位男生的作品,大多数作品都是不完整的,人物孤立,缺乏背景和环境,缺乏一个有内容的故事。“素描本只是一个起步。”Kyle说,“学生需要从素描本出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创作。” 有想法 不复制 作品中传递出的想法则更是Kyle反复强调的重点。他指出,芝加哥艺术学院看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因为这代表着学生未来的创造力。许多喜欢画画的中学生习惯临摹和复制,平时看到了欣赏的作品,就将其中的元素复制到自己的作品中,而忽视了思考和延展想法的创作过程。Kyle表示,与其看到一幅描画精美但毫无特色的花瓶,招生官更希望从画作中看到学生的内心活动。例如,他曾看到一位女生在素描本上画了一个抱着头蹲着的女孩子,一道箭头从她头顶劈下来。当时,这位女生的家中发生家庭纠纷,她随手创作的插画正是她内心情绪的写照。如果将这个想法加以提炼和创造,就能成为一幅完整的、有想法、有故事的作品。 学会表达自己 除了要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之外,学会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十分重要,而这一点更是许多中学生的弱项。Kyle告诉《加西周末》记者,自己曾在Portfolio Day上指导一名学画多年的女生。这位女生的绘画技术很好,通过她的作品,Kyle也能感到她有很多想法,但是她却不知如何表达。在向艺术学院递交作品时,学生需要写一份个人介绍,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理念,并为每一幅递交的作品做几句话的简述。招生官通过这些文字内容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是用心在创作,还是仅仅用手法在绘制。要学会探索内心和表达想法,学生自己以及老师和家长需要在平时增加这方面的锻炼。Kyle告诉记者,许多中学生在向他展示作品时,都会小心翼翼地询问:“我画的对吗?我画的好吗?”遇到这样学生,Kyle会反问对方:“你认为什么是好的、对的?”、“你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艺术家?”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对于学生是否能在作品中反映出基本功,Kyle并未特别强调。他表示,绘画技巧和能力与创作想法同样重要。但他同时也告诉记者,许多在报考时提交了优秀作品集的学生,进入学院后反而容易懒散和懈怠,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创作技巧,明确了发展方向,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下去就好,没有了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的动力。所以,他再三对记者表示,学生在递交作品时,不一定非要符合自己所向往的专业方向。例如,想要学动画设计的同学,不一定要有动画作品。学校更看重通过作品集所传达出来的创意、理念,因为他们需要招收的是有创意、可塑性和主动性的学生。 早做就业准备 权衡现实与理想 艺术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前景,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Kyle为《加西周末》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2009年,Kyle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主攻动画设计和绘画。大学四年期间,他一直在学校从事学生工作;毕业后,他回到位于威斯康星州的家乡,在一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平面设计师。这份工作却令他倍感无聊。 “我需要帮这家公司设计名片、文件夹、灯箱招牌、广告等系列产品。”Kyle说,“每月去公司开一次会,其他时间都在家里工作。这样过了几个月,我受不了了,太无聊了,缺乏创造性!”他告诉记者,大多数平面设计师,尤其是刚入行的平面设计师,其工作内容往往枯燥乏味,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制作,难以有艺术家个人发挥的余地。 而实际上,不仅仅是平面设计师,大多数艺术学生在毕业后不可能立即进入顶级的设计公司。Kyle指出,许多艺术家一直到30、40岁的时候才出名,毕业后近十年的时间是在积累人脉和经验。如果想要在毕业后尽快进入自己理想的公司,学生应该在读书期间就开始寻找这些公司的实习机会,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辞去了平面设计师的职务后,Kyle回到了芝加哥艺术学院,参与学校行政工作,并最终成为了招生官。他告诉《加西周末》记者,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学生最后都会走上创作道路。最终是走充满不稳定性的艺术道路,还是从事其他收入较稳定的职业,需要毕业生衡量现实和理想,并且在收入和创作之间保持平衡。对于自己现在从事的职业,Kyle也充满了热情。虽然每年需要前往北美多个城市和地区,但此行是他第一次来温哥华。他告诉记者,除了在Emily Carr艺术学院举办的Portfolio Day和创艺坊组织的讲座,自己还应邀前往本地多所私立中学和画室做讲座。芝加哥艺术学院在加拿大主要参加的是温哥华和多伦多Portfolio Day,Kyle表示希望明年还有机会来到温哥华。 艺术离不开市场 毕业之后做什么?这几乎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会问的问题。对于艺术学生来说,未来更容易迷茫。在Kyle O’Conelle的讲座当天,《加西周末》记者也采访了创艺坊的艺术顾问,毕业于法国时尚设计学院、现任Kwantlen大学时尚设计系设计营销课的讲师Lisa Shi。Lisa与记者谈到艺术系学生未来的工作出路时表示,学生应当明白,艺术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生存。不少学生认为艺术是一门相对来说较为轻松、有趣的学科,但实际上,艺术学生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去创作,需要形成自己的理念,并且学会将理念表达、推销出去。她指出,较快找到工作的往往是专业实用性较强的学生。学艺术的学生,往往都是出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想要以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事业不容易,但一旦决定走这条路,就需要在决定专业和选择课程、学校时,注重实用性,在兴趣和生存之间取得平衡。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