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国耻日!中国何时拔下钓鱼岛的日本国旗?

加新网CACnews.ca| 2014-9-18 11:16 |来自: 新浪网

9月18号又到了,“勿忘国耻”的口号又在华夏大地上响起,人们又想起了九一八事变,因为这个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然而在我们喊着口号“勿忘国耻”的时候,而新的耻辱又已经诞生了。在2014年(第五屆)无人机大会暨展览即于9月16—18日的盛裝登场,无人机商雲集,各自攜帶最新无人机产品惊艳亮相。参展商帶來了“海鷂”系列長航時无人机,该型无人机曾經執行過航拍釣鱼岛任务。數张航拍釣魚島灯塔影像罕见公开,日本国旗清晰可见。而这日本国旗是2012年8月18日当被日方非法关押的中方保钓人士回到香港不久后,包括9名议员在内的150名日本人18日晚又从冲绳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进行所谓的祭拜活动。而19日上午,多名日本人非法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日本国旗。


我国政府一面遣责日本人是非法登陆的,而却另一面却让日本的国旗在钓鱼岛上飘扬,这难免让人有些看不明白,要知道,如若我国政府认定钓鱼岛是中国的,就应该拒绝日本人登陆钓鱼岛,并拔下他们的国旗,插上五星红旗在钓鱼岛上飘扬,而今我们却一昧的指责日本人非法登陆,而一边却任务他们登陆插上日本国旗,不知这是演的哪一出呢?记的中国有一首《游击队之歌》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而今政府认定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却被日本人插上国旗,这算不算是新的国耻呢?

当然,时下喊爱国口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中国人缺乏的便是从行动上去解决问题,就钓鱼岛问题,虽说我们一直在强调是中国的,但现今却插着日本的国旗,又做何解释呢?如果有人问,你说是你的,但为何却插着日本的国旗呢?很显然,对于关注钓鱼岛问题的爱国人士来讲,日本的国旗无疑是眼中钉,肉中刺,但我们不可否认,它却飘扬在钓鱼岛上。

对于中国当局来讲,在钓鱼岛问题上,首先要做的是便是拔下日本的国旗,如果任意由日本人“非法”登陆,而只是口头上的遣责,只会让日本政府更加的狂妄和嚣张,必要的时候,用武力解决也是可行的,因为事端是日本人先挑起,而中国政府只是在维护自己的领土而已!但现今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机会,把这个问题给淡化了,如果随着时间的拖移,到了下一代,可能就被潜移默化,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国的。到时对中国来说,钓鱼岛问题便是留给后人的“新国耻”,所以,像这样领土争议问题,早解决早好,越拖越不利,如果实在争执不下,也只能用古老的方法,用武力来解决!

可能对“爱好和平”的天使来讲,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但国际有些领土上争执问题,有时候还必须用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这个虎狼的世界里,依然是弱肉强食,中国虽做为世界大国,但它展现给世界的却是内强外弱,在国内,一些人对国民是欺压,对外却一昧的讨好,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付形象,使得中国近几年频频遭周边国家调戏!你过来挠一下痒,他过来抓一下,而中国除了怒吼一下,并不能对它们,为此使得周边更多的国家纷纷效仿,不停地对中国的领土指手画脚,这无疑来讲是很可悲的事!

九·一八事变,让我们这些后人记住了,并且在一定的时候,喊喊口号“勿忘国耻”,但这些已成为历史,我们勿忘国耻是正确,但千万不要再添“新国耻”然而面对钓鱼岛同插着日本国旗,不知中国政府何时把它拔下来插上五星红旗呢?难道任意它在上面飘扬,又要让后人到了这一天,喊一喊口号“勿忘国耻”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9人丧命! 加拿大黑暗生意酿人间惨剧 每人$1000 带你去美丽新世界

加拿大 昨天 18:01

极端高温热死8人! 欧洲气温飙至46°C 埃菲尔铁塔晒到“弯曲” 城市电力瘫痪!

国际 昨天 18:01

注射新冠疫苗后 多人死亡伤残 联邦政府神操作被骂翻 “就是个骗局” !

加拿大 昨天 18:01

失控的充电宝,成了谁的摇钱树

中国 昨天 14:20

游泳时,千万不要穿白色和蓝色的泳衣,真的很危险!

生活 昨天 13:50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国际 昨天 13:41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