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西非埃博拉病例破万 全球防控疫情新阶段

加新网CACnews.ca| 2014-10-27 16:19 |来自: 网易

核心提示:世界卫生组织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数量已突破1万关口,在距几内亚今年3月首次报告病例仅半年之后,埃博拉病毒不但肆虐西非,更登陆欧美。当前,各国更需严防病毒进一步“走出西非”,向全球蔓延。

西非埃博拉病例破万 全球进入防控疫情新阶段

10月21日,在美国纽约,西奈山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向医务人员讲解对埃博拉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10月23日,纽约市确诊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这是美国本土确诊的第四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该患者曾作为无国界医生在非洲几内亚疫区工作过。新华社/法新

今日视点

世界卫生组织25日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病例数量已突破1万关口,在距几内亚今年3月首次报告病例仅半年之后,埃博拉病毒不但肆虐西非,更登陆欧美。当前,各国更需严防病毒进一步“走出西非”,向全球蔓延。

疫情蔓延超以往

世卫组织25日发布最新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美国、西班牙、马里以及尼日利亚与塞内加尔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0141例,死亡4922人。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仍是疫情重灾区。

回顾疫情蔓延轨迹,几内亚西南边境盖凯杜和马森塔行政区早于去年12月就发现了初始病例。今年3月,几内亚卫生部门首次向世卫报告疫情时,病毒已从该国西南部偏远地区扩散至首都科纳克里。进入5、6月后,几内亚疫情继续恶化并扩散至邻国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边境地区。

自7月起,新增病例数量在西非这三国交界的边境地区急剧蹿升,同时三国首都疫情堪忧。至此,史上规模最大的埃博拉疫情面临超越以往的防控难度。

世卫专家认为,摆脱国内冲突不久的西非三国医疗卫生系统脆弱加上高风险的传统丧葬习俗、边境人口流动频繁等原因,最终促成疫情持续升级。

8月初,世卫宣布埃博拉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时累计病例数尚不足2000人,而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已经攀升过万。

目前,美国、西班牙、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都报告了零星的输入型病例或本土感染病例。

世卫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警告说,如果未来数月内相应措施不能升级,疫情重灾区每周新增病例数量或将在今年12月初达到5000例至1万例。

“走出西非”不可避免

面对埃博拉病毒不但肆虐西非并登陆欧美,世卫对疫情扩散的表态也悄然从“西非以外地区出现埃博拉可能性不大”转为“非疫区出现埃博拉病例并不出人意料”。

世卫日前召开埃博拉疫情紧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补充最新防控建议:疫情重灾区西非三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都应加强出入境检查,严防埃博拉向全球扩散。世卫此举几乎等同于宣布埃博拉进入全球严防新阶段。

埃博拉病毒“走出西非”不可避免,但并不意味着病例不可防御、疫情不可战胜。

本月17日和20日,塞内加尔与尼日利亚相继宣布本国埃博拉疫情结束。世卫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时做好应对准备、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及提升处理疫情能力是从两国战胜疫情中获得的重要经验。

世卫新闻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则表示:“考虑到埃博拉病毒的宿主为动物,我们无法消灭此种病毒并阻止其传染至人体,我们能做的就是快速应对,在疫情初始阶段阻断传播。”

基于当前业已严峻的全球防疫形势,亚沙雷维奇表示,世卫希望各国做好应对准备,保证应对措施、医护人员、具备埃博拉病毒检测能力的实验室随时就位,各国应该严格对任何入境的可能感染患者进行界定、检测、管理并实施接触追踪调查。

救命疫苗指日可待

根据世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分析与预测报告,在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及疫苗的情况下,已有许多患者最终康复,考虑到埃博拉患者出现症状时流失大量体液,医治的关键在于及早治疗与补充患者体内水分。

在疫情恶化、病毒迅速蔓延的当下,疫苗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均在提速。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与美国合作开发的cAd3-ZEBOV以及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rVSV-ZEBOV两种疫苗被视为有前景的埃博拉疫苗。

据悉,两种疫苗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已在美国、英国和马里启动,今年12月可获初步结果。瑞士、德国、肯尼亚与加蓬也将启动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试验。此外,其他5种试验性疫苗也将于明年春季开始临床试验。

世卫助理总干事玛丽-波勒·基尼表示,如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符合预期,处于抗埃前线的西非医护人员及其他高风险人群最早将于今年12月获得疫苗接种。疫苗生产方承诺将提升疫苗生产能力,确保明年有足够疫苗试剂可用,并做好明年上半年数万剂疫苗投入使用的准备。

基尼说:“疫苗并不是魔术子弹,但疫苗投入使用可能将是扭转疫情努力中的重要部分。”西非疫情重灾区民众也应有理由相信,一旦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得以证实,疫苗供应及疫苗接种工作得以开展,摆脱埃博拉阴霾或许并不遥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花钱买自由”?已婚女性瞒着家人住酒店

社会 5 小时前

DeepSeek爆火100天,创业者想拜拜梁文锋

科技 5 小时前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美国 6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