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中国 查看内容

大水真的开始漫灌了!中国经济复苏真正的大招

加新网CACnews.ca| 2024-6-23 11:00 |来自: 大胡子说房

就在端午节假期之前,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消息!财政部官网公示了一批即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东莞、成都等15个城市即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什么是城市更新计划呢,大家可以直接理解为:

基建!

也就是说,15个城市即将要开启新一轮的基建了。

那为什么我说这一则新消息奇怪呢?

因为今年年初国务院才刚刚宣布有12个省包括天津、内蒙古、辽宁等省份的基建项目才刚刚被叫停。

这叫停的消息还没过几个月,如今马上就打自己的脸要开启新一轮基建。

看来,上面也许也意识到了,基建是真的不能停!

01

基建,才是推动经济复苏真正的大招。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经济要增长,靠的就是3驾马车——

投资、内需和外需!

以前,我们一直都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在拉动经济增长。

但这几年,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选择刺激经济的方式,主要是靠内需。

所以你能看到最近刺激咱们老百姓消费的招数不少。

小到服装、出行、游玩。

中到汽车、家居。

大到楼市,统统都在刺激大家去购买,去消费。

比如楼市刺激的方式

用的方法是限购放开、限售放开、利率放开、首付放开,全都是刺激内需的手段。

但最后的效果很明显就是不行,越放开大家越不敢买、越觉得你的政策还会继续出。

这条路走着走着,走不通了!

为什么?

因为你刺激内需,只是放开了政策限制让大家买,但大家没钱,怎么有胆量去买房?

所以兜兜转转,试过一轮错之后,猛然回头发现:

3驾马车,还是得靠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回暖、楼市复苏

而投资最好的官方手段,就是基建。

因为基建涉及到一个拯救经济的最佳方式——

直接性的货币放水!

大家如果了解当下的经济形势,就知道现在的核心问题有两个:

第一,光是放开政策刺激内需,但是大伙没钱;

第二,光是印钱,但是钱堵在了上面,大家不投资,流通不到市场。

如今城市更新改造,先把投资项目拉起来,资金直接可以流入各个更新项目,今天这个城中村、明天那个街道办,钱一下子就流入市场了;

然后有项目有投资,就会创造相应产业的就业机会,钢筋水泥包工头、水管电线大卡车,本来没活干的,现在都有了工作,那自然就会有收入。

一个基建,就把两个问题都解决。

过去几年,因为我们太想摆脱投资的路径依赖,路子反而有点走偏了,有好的方法不用,非要搞点新花样,导致经济问题积重难返。

这一回上面急着搞城市更新,说明基建这个核武器确实要拿出来了,不能再拖了。

而且大家要注意,最新公布的只是首批城市。

也就是说,后面还会有其他城市跟上。

因此这一轮城市更新的规模,会比2015年那一波棚改货币化更大。

当年的棚改货币化,资金规模达到7万亿。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带来一波“楼市通胀”,因为货币直接发给拆迁户,拆迁户拿钱买房,导致房价直接翻倍。

如今这一轮城市更新,根据国内数据机构测算,5年为一周期,一个周期内投资最少10万亿!

一旦这些资金全部流入市场,资金规模比2015年还要大,肯定会带来一波楼市的通胀。

过去很多文章我们都会说大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通缩,要做好通胀的准备。

后台很多粉丝都会怼我说以后根本不会有通胀。

大家有这些想法很正常,因为现在楼市行情差,大家确实不敢花钱,说接下来会转向通胀,确实没有任何说服力。

但是有时候事实往往都是和多数人的预测相反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人能真正靠自己的判断赚到钱,更多是靠运气才能赚到钱。

我知道现在大家其实非常关注应该怎么处理手中的资产和钱。

但因为多数人都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办,所以就不敢轻举妄动、不敢投资。

而大家之所以不敢投资,是觉得通胀没有来。

但如果通胀来了呢?

我觉得大家不要看眼前3-5个月,而是看长期1-3年,等水真的流出来,你才醒悟有时候就太迟了。

现在先别说我们马上就要去买房做投资,但至少你要先判断,未来的一个趋势。

如果你手上有房子的,你要先判断,你的房子能装水吗?如果你没房子,你想过你手上还能有什么资产去装水?总不能用双手去装吧。

包括现在你家庭的资产配置方式,是不是最优解呢?

02

虽然这一轮基建的目的和之前一样,

但是,这一轮基建和过往的基建,还是有所不同。

第一点不同:就是前面提到的——资金体量差别很大。

之前的基建,最多就是7万亿的体量;

这一回至少都是10万亿的级别。

这也和现在的经济体量有关。

过往一个4万亿就可以撬动全国的资金,如今一个4万亿就是一个小石子,根本激不起什么浪花,所以基建的体量也是跟随经济体量增大而增大的。

第二点不同:这一轮基建,会更加看重收益回报。

文章开头说到有一些城市被叫停搞基建,有些城市却急着做城市更新。

不同城市不同待遇,本质的区别是能不能产生回报。

一二线城市,把钱扔进去搞基建,能带动产业、能吸引人才,最后是能产生收益实现良性循环;

很多三四线城市,把钱投进去相当于打水漂。

建了很多房子没人买、建了很多公园没人去,最后投资没有收益,还留下一堆负债。

所以为什么现在上面都不允许有些地方的地方政F随便搞基建项目,因为有些城市地方债问题已经很大了,再弄多几个项目增加债务,中Y都没法救......

因此,这一轮基建,会很看重投资的收益,有收益的城市,基建投资会更多,否则就没有投资。

这带来的结果就必然是——

城市的分化!

第三个不同:房价的带动效果会有差异。

之前的基建,会让所有地方的房价都受到刺激,因此2015年的棚改货币化,带来的结果是普涨,即便是三四线城市的县城,房价也能涨。

这一轮基建,因为主要针对一部分有更新需求的核心城市。

因此刺激的效果只会集中在一小部分的城市和房子。

三四线城市肯定没戏了,但一二线城市也未必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只能说一二线城市会在这轮基建放水中,最先获得钱和工作机会,城市的面貌也会得到提升。

进而,房子的价格也会上涨。

但是,一二线城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建设大量的保障房,而这些保障房会进一步冲击商品房的价格。

所以,不是一二线城市就都是好的,城市内部也在经历新一轮的分化。如果你刚好有房子在一二线城市,恭喜你,至少你拿到了60分,可是你想拿到更高分,还得分辨内部区域的价值。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会发现未来城市与城市,城市内部之间必将迎来巨大的分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军用水壶3倍价 关系户捞3500万! 乌国防部要抽成

国际 昨天 10:15

加拿大IKEA大规模召回11款产品 无需小票全额退款

加拿大 昨天 10:15

科学家研发活体皮肤 但画风太惊悚 被疯狂吐槽

科技 昨天 10:15

万茜老公前脚酒店约会后脚陪娃? 感情不和已半年?

娱乐 昨天 10:15

盖茨小女儿交往黑人被狂喷 转投超级星三代怀抱

娱乐 昨天 10:15

官媒:翻旧账是为了公平 李雪琴还是说清楚为好

娱乐 昨天 10:14

韩国溜冰女神不认性骚后辈 自爆旧情复炽 是玩笑与亲密

国际 昨天 10:12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