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自从2005年3月SAT考试改革后,去除了当年考察的类比题,又新加入了语法写作部分,考试的总分由过去的1600分(CR+M,即Critical Reading + Math)变成了现在的2400分(CR+M+WR,即Critical Reading + Math + Writing)。但是现在很多名校仍然单看CR和数学两门分数,认为WR和学生的智商以及表现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数学和CR中,SAT中的CR部分是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差悬殊的一部分。中国学生应该暂时忘记自己数学的优势,因为亚洲学生数学高是著名的,所以现在College Board以及美国大学的这批人看CR部分。 这次来看下CR部分打头阵的句子填空Sentence Completion。CR一共67题,70分钟。量化上来看理论上每道题应为1分钟,但是passage-based阅读自然所需时间较长:阅读文章时间+定位原句并精读原句时间+判断时间=1分钟至1分20秒左右(非小说类阅读理解)。所以句子填空题只能以30至40秒选择答案。 实现快速解答SAT填空题有几个步骤:解题过程中,我发现,想把SAT句子填空做好,不得不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词群看题 SAT句子填空中,往往涉及较长的句子,比如: Although the women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who undertook botanical illustration were primarily _______,their contribution as naturalists and cataloguers actually helped ________ the field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翻译:虽然18世纪及19世纪中从事描绘植物的女性基本上说是_______的,但作为自然学家及收录者,她们实际上帮助_______了这个领域成为(作为)一个学科。) 句子长,但在题干句子中加入的从句并不多,比较难的是“词块、词群”,比如botanical illustration, contribution as naturalists and cataloguers, academic discipline这些词的专业性和话题性限制了我们读取的有效性。并且,动词限制了我们分析这些词块间的关系的准确性,比如undertake,承担/从事。 对于大家来说,准备的重点是,必须强迫自己一遍看懂所有题干句子,否则根本没有时间答题。这样就需要注意两点:a、高度集中精神,坚持不回视;b、最大限度提高长难句的阅读熟练度。 2.逻辑分析 自1931年起,最早就是一个少数精英院校选拔顶尖学生的内部测试。我们只能说,抛去纯语言因素不看,智商越高,考SAT越有利。逻辑清楚是美系考试最看重的能力之一。不论如何长,不论加进去几个从句,题干句子的总体结构将永远是二元结构:逗号、分号、破折号为界限,之前为一个命题,之后为一个命题;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又是就算单词没看懂,但是必须给敏感化的是:“,”、“—”、“:”、“;”。为什么?这些小学生都看的懂东西为什么要值得注意?刚才所说的在两个命题之间,可能出现的逻辑关系有:顺序、转折、递进。我们在下期文章中来结合逻辑做具体分析。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