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在新西兰,中产完成了阶层跃迁

加新网CACnews.ca| 2024-8-24 12:02 |来自: 北美留学生观察

来源 | Miki粥

ID | mikizhou520

刚到新西兰要给小朋友准备早餐,找家超市一通乱买。

都说这里的牛奶便宜水果便宜,但每次加几片面包饼干和火腿,就要一百多块。

如果是游客心态,这样的花销很正常,去哪里不需要教学费?

但陪读心态就不一样了,落地一周能容忍全家乱来,要在这里生活9个月,总不能天天吃17块钱一份的意大利面,200块一顿的肯德基吧!

实不相瞒,在奥克兰前2天我的餐费都稳稳过千。

所以,新西兰荒野求生第3天——

房东太太正好诊所休息,说可以带我去逛街,指点一下我在奥克兰生活,怎么过得又有品质又省钱。

新西兰主要有两类超市,洋人超市三大连锁品牌,卖的牛肉和牛奶确实很便宜但也没有便宜到炸裂,可以用牛奶洗澡…

中国人开的华人超市东西很全,老干妈馄饨牛羊肉片,米粉面条东北大米,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甚至到李子柒的螺蛳粉,集国内南北饮食文化之大成,价格比国内贵30-50%左右。

两块立白洗衣皂5块多纽币。

拿起来要买,房东太太在一旁咂舌,说肥皂一般5毛、1块比较划算,这个一块就要2块多,比较贵。

话刚说完她拿起一袋20块的大米,我说着不贵吗?她说今天有特价,只要9块9。

我说你会不会看错价格了?标价明明20多块,她掏出手机给我看,团购群里发布消息,确实有这款特价大米。

看得我震惊不已。原来千里之外的华人阿姨和国内爸妈没什么差别,都是生活在一个个团购群里…

团购好像是互联网时代,华人的血脉基因,一可以报团,二可以省钱。

不过,房东太太神秘地跟我说,华人超市便宜是便宜的,但还不够新鲜。牛油果、蜂蜜可以去果园买,4公斤一大罐只要100块。鱼肉每天在——

喏,那个小广场上,一辆冷冻车直接从海边拉过来卖。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直采???

奥克兰的物价确实贵。如果在国内,买东西从来不看价的,尤其是蛋奶蔬菜,但在奥克兰你不看不行,遍地都是蔬菜刺客…

比如,西红柿。

从达美乐到肯德基,买薯条不送番茄酱,刚开始我不理解,后来去了一趟超市震惊了——

大番茄一公斤要10块纽币。

房东太太说,新西兰冬季番茄极度匮乏,这里没有种大棚菜,物以稀为贵,搞得比牛肉还贵。

鸡蛋也不便宜,13块一个蛋盒。虽然个头很大,但照我儿子在国内的消耗量,大概也能快速把我吃穷。

万万没想到,跨越了半个地球,番茄炒蛋会成为最尊贵的食物。

然而,有些东西便宜到不可理喻,基本都属于外国人的食物盲区…

9毛钱一大块猪肝,摆在货柜上无人问津。

我发现,对抄底的套路很熟悉的多半是来新西兰20年以上的老华人,新移民,哪怕在当地已经住了7、8年,可能还没有我这3天知道的多。

因为奥克兰的华人实在太多,道听途说的数据超过20%,但在校园里接小孩,满眼都是华人,感觉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好处是生活方便——

奥克兰不大,半天能开车转完东区,从银行到医院还有超市,到处都有会讲中文的工作人员,有银联可以用微信支付宝,即便你是个不懂英文的新丁,只要有钱就能在这里生活下去;

还有华人圈子经常扎堆,八卦各种道听途说,交流各种二手物品和鸡娃消息,互相提供情绪价值,不至于活得特别无聊;

刚到的第二天,朋友就已经开始指点我怎么给小孩找教育机构…

但坏处也不少——

换了一个国家,还是走不出社交圈。

有人在新西兰生活了十年,英文还是没办法正常交流,因为不能和外国人交流所以信息只能来自华人圈;

但这些信息未必就准确,因为他们在这里呆久了,也是靠惯性生活。

从交通到银行,甚至购房卖车,很多的坑都要自己踩过,才会知道真实是什么。

比如,刚到奥克兰,就有人正色地告诉我,短期留学不能办银行卡,要帮我想想办法。但实际上,问过新西兰当地银行就知道,所有人都可以开户,不分国别,甚至不分年龄段。

小龄留学生也可以开户,无非是要的资料多。

这些自己去银行问一下就知道,但大多数人因为语言不好缩回去,对错误信息信以为真,平添了很多生活上的麻烦。

当地华人朋友其实也不是故意放假消息,只是他们真的不清楚,2024年新西兰的各种政策——

因为他们在华人圈子里混得太舒适了,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几千万的房子,每天按部就班地接送小孩,请个阿姨连餐都不用自己准备…

国内年入两三百万,或许在北京上海不够花,日子过得抠抠搜搜,进不了主流圈层;

但在新西兰,这个收入的中产,可以跟千万亿万的大厂高管、内娱明星平起平坐、称兄道弟…

跨越了半个地球,实现阶层的跃迁。

房东太太30年前来新西兰的时候,接待的都是G级BOSS,说起当年外交官如何彬彬有礼、说话掷地有声,感慨如今年轻一代已经没有了前辈风范…

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

那些只有自己用脚丈量过的,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的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失踪2周的华女在3米深下水道呼喊 救出后死亡 疑点重重

美国 昨天 11:36

日本世博会首日涌入14万人 建筑坍塌 厕所还没纸

国际 昨天 11:24

美国女子鉴定胎儿并非未婚夫的,无奈流产,结果...

美国 昨天 11:24

英国护士杀婴案 披露爆炸性证据 关键证人竟是诬陷

国际 昨天 11:22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