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沙利文这次访问的结束,基本上意味着“王沙会”就到此为止了。而即将随着美国政府换届而前途未卜的沙利文,也在中国北京得到了体面退场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作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职位跟当年的基辛格是一样的,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关键人物。但这却是他上任以来首次访华,足以反映现在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不同于一般的双边会谈,这次王毅外长和沙利文举行的是“中美战略沟通”,实际上在过去两年,两人已经举行了三轮战略沟通,但地点都是在中立的第三国,分别是曼谷、马耳他和维也纳。 那么中美第四轮战略沟通为何打破了这一惯例,选择在中国的主场举行?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刚才提到的,沙利文过去4年没来过中国,拜登已经确定退选,如果沙利文再不行动,以后恐怕就不能以如此高的身份访华了。之前我们也曾提到过,哈里斯其实并不喜欢白宫现在的外交班子,据说她是打算要换内阁的,因此就算民主党赢了,沙利文、布林肯这些人的工作也不一定能保住。 因此这次访华,以及中美在此次沟通中达成的一些共识,也算是给了沙利文一个体面退场的机会。 其次,考虑到大选,拜登政府不想看到中美关系在接下来半年出现大的意外。特朗普攻击民主党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对中国软弱”,如果接下来几个月中美关系出了大问题,特朗普势必又要倒逼拜登政府下不来台。 维持中美关系的现状,就是华盛顿现在的需求。而对于我们来说,在拜登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里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与下一届美国政府建立更顺畅的关系定下基调,也同样重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算是有了共同点。 不过,维持现状不等于美方什么都不用做,更不意味着中方要对美方的一些行为坐视不理。 在中方的公报中有这样的语句“美国不得支持纵容菲律宾采取侵权行为”“美国不得以双边条约为借口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不得以”这种用词在中方的公报中很少使用,毕竟语气很重,甚至带有命令的意思。但美国最近在南海的种种行为,也配得上让我们使用“不得以”这三个字。 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日前就公然宣称,美国军舰可以在南海为菲律宾运补船护航,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选项”。可能是很快就察觉到自己说得太过分了,帕帕罗随后赶紧补充称“当然,我的意思是在磋商的范围内”。 在收到美国的支持后,菲律宾那边的胆子也变大了。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日前就叫嚣称,当菲律宾难以单独应对中国时,他们不但会与美国合作,还要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 自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两年前上台后,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动作愈加频繁。如果这背后没有美国的支持,菲律宾绝无可能敢这么做。 当然,这场为期两天的中美战略对话,话题覆盖面是很广的,南海问题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我们在公报中提到“美方应停止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打压中国”“以‘产能过剩’为借口搞保护主义,只会损害全球绿色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今年6月,美国宣布向中国电动车、半导体、光伏等中高端科技产品增加关税,税率从25%到100%不等。那么在接下来半年,拜登政府是否会继续出招,扩大对华商品增加关税的范围,谁也不好说——毕竟特朗普那边一直喊着要向中国商品一律征收60%的关税。 而最令人关注的话题,则是中美元首在下半年会晤的可能性。公报的原话是“双方就两国元首近期开展新一轮互动进行了讨论”。 “两国元首”“近期”“新一轮”,这三个词给出的提示相当明显。从目前来看,将于今年11月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是两国元首时隔1年再次举行会晤的时机之一。 从拜登上台后开始算起,2021年中美元首没能见面,2022年两国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举行了元首会晤。去年两国元首的会晤则是在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的,地点在美国的旧金山。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可能也会保持这个节奏。中美关系发展到现在这个复杂的局面,再加上拜登确定不再连任,稳定起见,两国元首的会晤应该还是会选在一个多边国际峰会的场合下举行。想要恢复到2018年之前中美元首互访的节奏,现在恐怕还没到时候。 而沙利文此次访华,算是为新一轮中美元首会晤提前做了一个铺垫和准备。为此,接下来双方还会有怎样的高层互动,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