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尤其是在清末时期,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和内部腐败,成了列强入侵的目标之一,最终被列强侵占土地和收割赔款。 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是让这一段历史成了“屈辱史”。 其实即便是到了清朝末期,我们也拥有比现在大很多的领土,像是蒙古国这些地方,当时名义上都在清政府的统辖之内。 而除了蒙古,还有一个只有17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它就是图瓦。 现代人每次提起这个国家,都会说这里美女甚多,可这个国家当初为何会从中国分离出去呢? “图瓦的历史” 图瓦共和国因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一度被称为西伯利亚的“绿色明珠”。 与多数国家都不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居然达到了惊人的85%,这也让当地人与大自然分外亲近,生活方式也非常质朴。 绵延万里的森林,清凉透彻的水源,都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美好。 但事实上,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图瓦都还是我们的领土。 历史上中国第一次对图瓦有记载,还得从汉朝时候说起,但在汉朝的时候它并没有正式的名字,直到唐朝时期,它才被封为“唐努乌梁海”。 而且唐朝还专门设立“都督府”,对此地进行管控。 其实“管控”这种事情,在古代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顶多是宣布主权而已,但到了清朝时期,这里终于开始被政府所重视,并派遣官员再次驻扎,管理当地政治和经济。 也是自此开始,汉文化开始走进这里,并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导致其建筑风格和生活用语、文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这样的繁荣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因为清末时政府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而沙俄则是正值扩张期,开始对清政府的土地产生想法。 像是蒙古和唐努乌梁海这种临近沙俄的地区,也就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 对于沙俄的野心,清政府却无心管辖,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从沙俄准备侵入唐努乌梁海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不属于清政府了。 1914年,唐努乌梁海正式成为沙俄的殖民地,但沙俄似乎从未想过将其彻底占领。 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政府还试图让唐努乌梁海实现自治。 也是因此,北洋政府才有机会在1918年的时候,重新收回唐努乌梁海地区。 不过,仅仅维持了三年的控制权,之后再次被沙俄夺走,并更名为“唐努图瓦共和国”。 其实当时图瓦还有不少汉人,这些人也是唯一反对被沙俄殖民的,但与之相对的,也有一些主张独立的人士。 还有一部分极端人士,他们甚至希望自己能并入沙俄。 但很可惜,沙俄没要,只是对其保有“控制”,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苏联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这时的图瓦共和国才算是名义上的独立。 而在此之前,别看沙俄将其纳入殖民地,本地人也天天喊着“我们要独立”,甚至还并入了苏联的版图,但从本质上讲,它还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 只是继续保持对图瓦的掌控,已经无法实现了,毕竟二战之后世界版图重新划分,中国当时的国力也不强盛,导致我们没有太多话语权。 1994年,中俄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此后我们便认可了“图瓦共和国”的存在,其开始作为俄罗斯的联邦行政单位而活跃于国际舞台。 图瓦和蒙古的相继独立,都是我们难以启齿的“屈辱史”。 “美女国度” 图瓦这个地方,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在这里生活的人却有汉族和蒙古族,以及俄罗斯人。 人种多了,自然就会有“混血”的情况出现,这就导致图瓦女性拥有特殊的容貌和气质,而且因为遗传得都是优秀基因,所以很是漂亮。 不少网友还开玩笑说:“可惜图瓦不是我们的,不然我肯定要去图瓦讨个媳妇。” 不过,图瓦这个地方虽然有美女,自然环境又秀美,但这个国家并没有那么好。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处内陆,无法与其他国家保持过多的经济交流。 而且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国内资源太少,即便想跟人合作都没有资格。 所以独立之后的他们,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现在图瓦有很多贫穷之地,这些地方的年轻人也纷纷跑去外地,导致家乡只有老人和妇女。 截至目前,图瓦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还是畜牧业和旅游业。 唯一幸运的,就是随着“美女”作为当地的名片,开始吸引不少国家的游客到这里欣赏风景和见识美女有多么漂亮。 如此一来,图瓦的旅游业开始蒸蒸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图瓦因为文化融合度很高,所以他们所用的文字和建筑风格都很特别。 像是一些自古便存在的地名,满是汉文化的影子。 再就是民族习惯,他们不少人都在住蒙古包,性格和处事方式也和蒙古族差不多。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呼麦”,其实这种特殊的歌唱艺术,就是起源于图瓦地区。 现在他们当地也保持着这项喜好,每逢重要的节日都会欢聚一堂,集体庆祝。 或许以前中国对图瓦还深感可惜,甚至有一种“敌意”,但现在我们却放下了这些成见,驻俄大使馆经常与其进行交流,商谈合作。 像是常见的日用品等等,我们都对其有着大量的出口。 而对于中国的善意,图瓦从未拒绝过,毕竟祖上可是“同源”,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很强。 相信在未来,中国和图瓦的关系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对此,诸位看官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
中国 昨天 17:13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