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两年前,铃空游戏做了一款架空游戏,叫《昭和米国物语》。 光看预告片,大家就觉得这是个惊天乐子: 前几天,游戏出了终极预告,目测2025年就能上架。能在昭和百年之际,玩一个如此“下克上”的游戏,想想就很有精神。 如果说《黑神话》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昭和米国物语》就是村里出的第一个抽象派大师。 有多抽象呢?简单给大家对齐下颗粒度。 游戏设定在昭和66年,日本凭借强大经济实力殖民美国后,丧尸病毒大爆发。 玩家将在这里打怪升级,展开末日生存。 在日化的美国,你会看到很多倒反天罡的奇景: 新横滨的logo独霸好莱坞。 自由女神像穿上了和服。 金门大桥安排上了浅草寺同款灯笼。 等等。 最新预告把颗粒度拉得更满,好像每一帧都写着Make Japan Great Again,又处处流露着中国人对美、日文化的玩梗和解构: 剧情里,大总统每天6点半要准时看动画片。 “德州知事”既是美国牛仔,又是日本忍者。 切腹介错不仅要选在樱花下,还要面朝总统山。 鸟居变鹰居。 北国之春、铁臂阿童木、猫眼三姐妹、魂斗罗、大河剧里经常出现的柴田胜家,还有《红日》原版BGM……都和拉斯维加斯融为一体。 现实里常见的流浪汉帐篷也在画面中出现了。 外加上黑白配的风神雷神,简直把美、日文化缝合得滴水不漏。 本来,把美国脑补成日本的殖民地已经够典了。 偏偏这故事还是中国人想出来的,堪称典中典。 说文雅点,这叫“文化拱火”。 说俗点,就是“亲爸爸帮儿子满足他对养父的一切幻想”。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还建议制作方多整点儿活。 比如,给游戏配音加上日式英语,或者大佐味道的中文配音。 既然要玩刻板印象,索性刻板到底。 两条预告片传到日本,反响同样很好。 满朝文武无一人破防。 尤其当某个特供场景出现时,日本宅宅会心一笑,深感中日御宅族心意相通。 一边点赞中国人的创意; 一边感慨,圆梦了。 尤其是看到最新版预告,海外玩家们表示,《昭和米国物语》对日本文化的还原度非常高。 懂行的中国设计师会用正确的方式呈现日本的文化要素、人文地景。 “它比育碧更尊重日本文化。” 蓦然回首,满世界找盟友和酒肉朋友的日本发现,最懂自己的人还是中国。 因此,“感谢中国”和“买买买”的日语回复,占据了评论区的半壁江山。 “中日友谊靠米国”的状态就此达成。 有人调侃,这游戏这么给日本长脸,日本玩家肯定给它打满分,可“受伤”的美国人大概只会给它打0分。 事实上,不少美国网友还挺喜欢这冒犯的艺术。 心怀天下的同学甚至在评论里玩起了升华,表扬《昭和米国物語》是和平使者。 它凭借荒诞搞笑的叙事,吸引中美日玩家一起到游戏里团建。 为跨语际交流提供了平台。 “为世界和平做的贡献,远大于许多政客。” 众所周知,在地缘政治和fake news的影响下,中国、日本、美国的网友在很多问题上是没有共识的。 他们也经常在海外平台上打笔战。 可在《昭和米国物语》的评论区,你完全看不到中文、英语、日语互撕的场景。 习惯了“键盘三战”的血雨腥风,看到如此和谐的评论区,多少让人有点泪目。 世界破破烂烂,普通人缝缝补补,挺难得的。 尽管多数人都表扬《物语》有脑洞有格局,但也有朋友在纠结: 它到底算不算中国的文化输出? 毕竟它讲的是日本和美国的故事,画面里没有一点中国元素。 我觉得,肯定算。 要知道有句话叫: “讲好中国故事,不一定要讲中国发生的故事。 也可以是中国人在讲故事。” 你看,《功夫熊猫》是美国人在讲中国的熊猫故事; 《海贼王》是日本人在演绎西方的海盗传说; 《Hello Kitty》是日本人在想象英国小女孩的生活; 但谁能说这些作品不是美、日本的文化输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铃空CEO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没在国外生活过,因此《昭和米国物语》呈现的元素肯定和实际的海外文化存在差异。 但他们期待展示的,不是自己对美、日文化的临摹,而是自身对二者的理解。 “回想我们玩过的许多海外游戏,就算做的不是他们本国的题材,也有很多他们自己文化的鲜明特色。 比如说像美国的很多游戏,有他们独有的幽默方式,和让我们觉得很奇怪的审美。 日本的游戏里面,很多都有“中二”思维、一本正经说教还有一些“保护这个保护那个”的理念。既然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文化都融入到任何题材里面,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为什么不行?” 一言蔽之: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题材只是一张皮,思想、文化与情感的输出才是文化输出的底层逻辑。 我们不一定非得按照别人的想法,包装自己的文化,再用力朝外头兜售。 这种脸谱化的文化输出,恐怕既得不到外国人的尊重,也赢不来本国民众的认可; 也可以是,借别人的壳,“上市”自己的思想文化。 说到这里,想起之前刷到的一条新闻。 某个外国女生在小红书上晒了自己和男友在机场分别的场景。 评论区的中国人都在用中式英语劝她: “cry what?man like taxi,one go,next come”(哭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U swan, he frog”(烂蛤蟆想吃天鹅肉)…… 其中,“U swan, he frog”还在海外上了热搜。 虽然是句Chinglish,但它比唐诗宋诗,更戳老外的心。 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呢? 还是期待未来的中外交流,能多一点这样双向奔赴的文化输出。 少一点迎合外宾、自我“东方主义”化的输出。 |
中国 昨天 17:13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