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曾几何时,人们总以为癌症是距离我们普罗大众很遥远的事。 但事实上,每年全球新确诊的癌症病例数量惊人。而肺癌更是长期占据我国癌症死亡病例的榜首。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达到106.06万,占到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0%。 对于患癌家庭来说,希望成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三代靶向药奥西替尼曾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药物,但随着奥西替尼耐药问题的逐渐浮现,平衡被打破,患者不得不走向原本的“死胡同”,新的治疗策略迫在眉睫。而在此时,百利天恒首创药BL-B01D1就成为了新的希望之光。 ●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5年1月2日,百利天恒宣布注射用BL-B01D1被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随后科创板百利天恒的股票进入快速拉涨阶段,截至2025年2月24日,百利天恒总市值已经达到842亿。 随着股价的飙升,百利天恒也从四川的小药企摇身一变成为创新药“新贵”,其创始人朱义的身家也一路水涨船高,按照其持股百利天恒74.35%来算,如今他的身家已经来到了626亿。 而细数他的过往经历,28岁从大学辞职下海经商,30年摸爬滚打,有一件事朱义是认真的,那就是抗癌。 ● 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博士 从扔掉铁饭碗开始 翻阅历史会发现,从修建都江堰、发明第一张纸币“交子”,到全国最先使用天然气,四川这块看似偏安一隅的天府之国其实从来走在时代前列,而川商更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率先扛起了民营大旗。 1963年,朱义于四川南充出生,从四川大学无线电专业本科毕业后,他又进入复旦大学攻读生物物理硕士。这段扎实的学术经历,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知识根基。 硕士毕业后,朱义被分配到原华西医科大学(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院工作,负责学校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教研工作。 ● 原华西医科大学 那时的他,满心期待着在学术科研领域大展拳脚,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实验室里,项目资金匮乏,先进设备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条件下,想要开展有质量的科学研究,简直是天方夜谭。每天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朱义那颗渴望突破、追求更高成就的“不安分”的心,渐渐被压抑,却也在悄然积蓄着力量。 在下海潮的影响下,朱义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华西医科大学的“铁饭碗”工作,投身商业。 然而初试生物医药公司不成,朱义带着失意前往广西北海。当时,房地产生意正如火如荼,朱义抓住时机,投身其中。在那两年里,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和不懈的努力,在房地产领域积累了不少资金。后来回到四川继续做起了建材生意,财富体量也在一日一日积累中日益庞大。 但每每深夜梦回,朱义的内心始终无法平静,商海浮沉,初心却从不曾改。 经过深思熟虑,朱义下定决心,要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药企。 ● 百利天恒前身百利药业 1996年,百利药业正式成立,朱义拿着贷到的60万元从常州某药企购买了儿童抗病毒药——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作为当时公司唯一的产品,新博林上市当年就大获成功,总营收达到200多万元。 1998年,百利药业决定乘胜追击,推出第一款仿制药:抗病毒的利巴韦林颗粒。这款药物也成为了百利药业新一款的明星产品。在业绩的带动下,百利药业迅速成长。 一边扩张,一边收购重点药品,朱义在自己热爱的赛道上做得风生水起。 ● 朱义 十年创新,一战成名 2006年,在医药行业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朱义,决定注册成立天恒药业,专注于仿制药的生产与销售。 彼时,天恒药业的仿制药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市场份额也稳步增长,仅仅几年时间,公司年销售额就稳定在10亿元以上,一切都看似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朱义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凭借着在行业内多年积累的敏锐洞察力察觉到了仿制药市场潜藏的危机。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仿制药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而与此同时,国内的创新药市场几乎还是一片荒芜,研发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等难题让众多药企望而却步,但朱义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朱义坚信:“世界上只有两种药,仿制药和创新药,没有第三种。” 于是,在天恒药业风头无两之际,他当即决定开始转向“以仿养创”的发展战略,将仿制药业务所获得的利润,持续不断地投入到创新药的研发中。 2014年,朱义在美国西雅图创立西雅图免疫(SystImmune),专注研发ADC(抗体偶联药物,一种抗癌药物)。 ● 西雅图免疫(SystImmune)。图片来源:百利天恒官网 相对于传统抗癌药的“无差别攻击”,ADC药物则是“指哪打哪”,可绕过人体健康细胞,精准攻击特定癌细胞,因此成为近几年创新药领域最火的细分赛道之一。 但彼时,全球ADC的开发正处于低谷,药物疗效不明,医改和资本红利尚未惠及等等困难使得这一决定在公司内部引起巨大争议。但朱义最终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而这一坚持,就是十年。 ●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直到2023年12月,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医药行业:全球知名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与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西雅图免疫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BMS将以8亿美元首付款、潜在交易总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的价格,获得抗体偶联药物(ADC)BL-B01D1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开创了中国ADC双抗药物“出海”的先河,也创造了创新药出海的最高纪录。 在肺癌的常见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EGFR 基因突变的患者占比较高,因此这一基因的突变成为靶向治疗的关键靶点。 而BL-B01D1则成为目前全球首创、唯一进入临床阶段的靶向EGFR×HER3双抗ADC类药物。 “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是做企业的,但是和我那些在科研机构、大学做研究的同学、前辈是一样的,我们的初心都是做创新药,只是方法和路径不同而已。”朱义说。 BL-B01D1的成功出世,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天恒药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国内创新药研发的领军企业之一。 626亿富豪的新目标,走向国际 “选择布局ADC,我们的策略从来赛道火不火,而是从科学和肿瘤生物学的底层逻辑出发,我们发现免疫治疗药物杀伤力的确是不够。” 截至目前,百利天恒已经就BL-B01D1启动多项Ⅲ期研究,癌种涵盖鼻咽癌、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HR阳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病理类型。 在“以仿养创”的数十年里,百利天恒早已不再是当年一款明星产品打天下的小药企了,而是构建起了庞大且多元的研发版图。 ● 百利天恒2023年年报 除了双抗ADC BL-B01D1,百利天恒如今是多条研发管线并行推进。据2023年年报显示,百利天恒已有30多款药物,涉及双抗、四抗、ADC等多个领域。 本着对创新的坚持,多年来朱义带着团队“孤军奋战”,搭建自主研发体系,不计成本投入研发费用,仅2019年到2023年的5年间,百利天恒的研发费用合计就高达17.75亿元。 尽管2023年初百利天恒成功登陆科创板,极大程度上缓解了长期研发带来的资金压力。然而对于志在全球医药舞台的百利天恒而言,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 研发创新药犹如一场烧钱的马拉松,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最终商业化推广落地,每一步都需要海量资金的支持。 以BL-B01D1为例,如今BL-B01D1项目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临床阶段复杂的试验流程、庞大的样本量需求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资金做后盾,朱义在此前的采访中也曾无奈地对这一点表示认可。 为了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加速国际化进程,2025年1月百利天恒递交港股IPO申请,目前科创板的股民们正在期待它上市聆讯通过的确切消息。 ● 百利天恒港股IPO公告 对于百利天恒而言,此次赴港上市,募资以支持创新产品的全球开发的确是直接目的,但更重要的是加快实现成为跨国药企的目标进度。 从上市至今,百利天恒的股价从最初的24.7元/股涨到了目前的210.04元/股,市值飙升至如今的842亿。百利天恒躬身进入全球创新药的大潮,用数十年的坚持为连年的医药寒冬点燃了“一把火”。 “成为BMS、辉瑞、默沙东那样能做出世界级创新药的世界制药企业”,是朱义早在2004年就为百利天恒定下的目标,而如今的百利天恒已然具备了“产品和人都可以走到国际上”的实力。 从1996年创立百利药业,到2010年转型做创新药,再到今天,朱义在抗癌创新药的研发道路上已经筹谋了近30年。我们期待朱义和他的百利天恒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
娱乐 3 小时前
中国 3 小时前
健康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中国 4 小时前
健康 4 小时前
国际 4 小时前
国际 4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