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西方国家一直担心跑到国外参加“圣战”的极端分子回到本国发动恐怖袭击,因为这些人经过恐怖袭击训练,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国公民,不容易防备。最近一期《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刊登了一幅漫画,题目是“法国仍然没有恐怖袭击”,画面上一个背着枪的“圣战”战士说:“等着!一直到1月底都来得及祝贺新年……”。这幅漫画反映了人们对恐怖袭击的担忧,也预示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很不幸,一语成鉴,恐怖袭击就发生在《查理周刊》的编辑部。 《查理周刊》被袭击,导致12人死亡,多人受伤。袭击者中有兄弟两人是出生于巴黎的法国公民,去年夏天从叙利亚回到法国,他们冷血残酷的屠杀正是安全部门担心的恐袭模式。事件正如法国总统奥朗德所说,是“毫无疑问的恐怖袭击”,受到了全世界的谴责。 但是这次屠杀,并不是单纯的恐怖袭击,而是有目标的报复性恐怖袭击。事件背后还有复杂的宗教族裔冲突背景。恐怖分子策划袭击和逃跑过程可能牵扯出更多的人,法国穆斯林小区对事件的反应以及主流社会对穆斯林的态度,都可能引发社会分裂,所以事件的发展方向存在不确定因素。 《查理周刊》是法国著名的极左翼杂志,以漫画、报导、政治辩论和笑话讽刺极端右翼团体、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而闻名。2006年,周刊以回教先知穆罕默德饮泣的漫画封面,讽刺原教主义者,内文包括两幅在丹麦已引发暴乱的漫画,所以被麦加圣城大清真寺、世界回教联盟及法国伊斯兰联合组织告上法庭。 2011年《查理周刊》声称“邀请”穆罕默德作客席总编,引来连番袭击,杂志社被掷气油弹,网站被黑客袭击。2012年9月,又刊出一系列讽刺穆罕默德的裸体漫画,被当局批评为火上加油,要派防暴警察保护杂志社。周刊接下来的一期继续讽刺,被伊斯兰团体告上了法庭。伊斯兰教法国委员会当时表示“讽刺先知的做法被看作是对穆斯林的侵犯。” 法国是西欧拥有最庞大穆斯林人口的国家,保守估计有470万。法国穆斯林因为《查理周刊》和宗教习俗等问题与主流社会发生过多次冲突,两者关系有些紧张。如果出于对《查理周刊》的反感,穆斯林国家和伊斯兰教组织的头面人物不做出强烈及时的谴责,甚至流露出部分的同情,很可能引发法国反穆斯林的浪潮。由此产生的族裔冲突和社会割裂,恐怕是恐怖分子愿意看到的结果——伊斯兰极端分子很可能通过煽动非穆斯林的法国人对穆斯林的敌意而获得好处。 《查理周刊》以讽刺调侃方式批评宗教和政治团体,是法国言论自由价值观的体现。而这次恐怖袭击就是对自由世界基本价值观的挑战,是不可能得逞的。事发后,成千上万的法国人上街拿着笔对《查理周刊》表示支持,场面令人感动。 但是,不得不说每个宗教都有不能触犯的底线,讽刺穆斯林先知对虔诚甚至狂热的教徒来说,确实可能是冒犯,引起的反感或者愤怒很容易被极端组织利用,使恐怖分子成为某种“殉教英雄”。只有将宗教和宗教极端分子区别开来,对伊斯兰教保持应有的尊重,和大多数伊斯兰教徒一起反对宗教极端分子,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恐怖主义的温床,建立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 |
科技 6 小时前
数码 6 小时前
财经 6 小时前
生活 6 小时前
温哥华 6 小时前
美国 7 小时前
加拿大 7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