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西元1894年,一位犹太裔的法国陆军军官德雷福(Alfred Dreyfus),被控出卖法国陆军情报给德国,军事秘密法庭裁定判国罪,德雷福遭流放外岛。这是法国近代史上轰动一时的德雷福事件。整个事件後来被证实是假的、捏造的,它可以成立只有一个前提:这位陆军上尉德雷福是犹太人,不是正统法国人,他是法国的“外族人”。 在当时举国面临共同敌人——德国的情况下,德雷福身上的犹太血统成了祭品,目的是抚慰普法战争中严重受创的法国人心。其后法国社会分成两个阵营,双方在报刊上相互攻击,在议会中进行政治斗争,在街头上发起群众运动。 一百多年来,德雷福事件在每个社会上演着。最近,他就让我想起轰动一时的梁彼得案。 这事发生於2014年11月,当警察才18个月的27岁华裔实习警察梁彼得,与搭档到纽约布鲁克林区常有毒品交易的社区巡逻,在一栋漆黑的楼内,由8楼开始往下层巡逻时枪支走火,子弹在墙壁间弹跳後,误杀了正从7楼开门进楼梯,准备下楼的28岁非裔男子葛利(Akai Gurley)。 今年2月,陪审团一致裁定梁彼得5项误杀等罪名全部成立,最高可判15年监禁的消息引起全美华人社区震撼,透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号召华裔在各主要城市集会示威,要求平反梁彼得,温哥华也有华人特地前往西雅图参与集会——宛如当年法国因德雷福事件而造成的撕裂情况。 陪审团2月的判决一出之後,曾有人为文放马后炮指,梁彼得的律师当初应该坚持梁是“误以为身受危险而开枪”,因为,在美国法律来看,警方在遇到认为会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开枪。 但台裔移民第二代的梁彼得,很老实地承认(相信他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也不会教他如何说谎),的确是不小心触动扳机;哪知道检方一直死嗑着扣扳机需要用力,并以此认为梁彼得下意识想要开枪…… 问题是,如果你认为他下意识想要开枪,就应该认定他是相信自己正面对危险,判他正当防卫而无罪。误不误杀在这里,就不是很重要了。 如果不认为他下意识想开枪,自然就是“误触扳机”才有可能,施多大力并非重点,怎可能是误杀,误杀乃有针对性,只是无意致人於死却让对方死亡。 法官要判他最高达15年的监禁,不管是什么样的罪名,看在同为华裔的眼里,自然不是滋味,唯一的解释就是,梁彼得是现代的德雷福——他终究不是白人,华裔血统正是他的原罪。 在全美华裔大游行之後,新闻消沉了一阵子,但控辩双方仍在私底下角力,例如辩方找到陪审团一名成员隐瞒了其父亲犯过罪的事实…… 两个月之後,事件发展到周二(4月19日)有了初步的结果,法官做出了宣判:梁彼得不需要坐牢,但须服800小时社区服务、5年缓刑,并将2月陪审团所裁定成立的误杀罪,减轻为刑事过失致死罪。 对照梁彼得承认他的枪支走火,“刑事过失致死”,拿来衡诸梁彼得案,还是比较靠谱的结果,尽管可能还有华裔不满意这样的罪名。 但我仍然关心的是,死者家属或控方会不会上诉?如果再上诉,此事结局会如何,大概谁也料不准了。毕竟,在美国这多族裔的国家中,太多的“德雷福”,随时都能被端出来制造族裔争端。 葛利那边,也可以指责法官歧视非裔人士,更可以说“美国要讨好崛起的中国,非裔成了祭品”。任何事只要上了种族主义的台面,变数就比想象中大很多很多;我们不希望事情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更多时候,我们无可奈何!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