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备受关注的加拿大参议员达菲(Mike Duffy)涉嫌冒领津贴和差旅费的法庭宣判终于出炉,法官瓦兰库尔特(Charles Vaillancourt)日前裁决说,对达菲提出的31项包括滥用公款和收受贿赂等司法指控都不成立,这场耗时持久、贯穿两个朝代的所谓要案,最后以宣布无罪告终。 达菲案是个典型案例,是人们切入和了解加国政治运作的一个便捷的窗口,相当充分地体现了民主社会一些特点,包括了选举文化的长处与短处。 2015年10月,加拿大举行联邦大选,达菲案等于与这次大选同步进行,成为一个搅局的动力源。值得提及的是,当时被立案调查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参议员滥用公帑案,被告几乎都属于联邦保守党,由当时的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提名。唯一一个涉案的联邦自由党参议员只是个陪衬,最后不了了之。 如今回过头来看,在某种程度上讲,达菲案最终演变成哈珀失势的原因之一。在当时舆论环境下,达菲案成为参议院老化腐朽的代表作,具有很明显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左翼媒体竭力渲染达菲案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反对党将达菲案及参议院与哈珀的保守党挂钩。利用三权分立的制度性特点,让司法介入。 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强压下,当时不但达菲没有招架之力,联邦保守党尽管拥有执政资源,实际上也不可能独立申辩处理此事,遂使达菲案逐渐成为保守党连续执政的一个死穴。 法庭裁决公布后,有人指责前保守党政府操控达菲案,问题是保守党怎么可能炮制一个置自己于死地的案子?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借题发挥,借达菲案把哈珀及其保守党搞臭。 2006年联邦自由党由于魁北克贪腐案下台,前总理马田(Paul Martin)有涉案之嫌。而哈珀本人没有这方面的瑕疵,在风雨飘摇的国际局势中整个加国经济金融基本稳定,2015年预算甚至获得盈余。在这种情势下,达菲案无疑是给反对党从天而降的大礼。达菲身上的罪状越多,这份大礼就越厚重,整垮哈珀的系数就越大。 再加上2015年世界能源市场出现萎靡,直接冲击到保守党大本营阿尔伯塔省,阿省保守党败给新民主党,赖以立国的联邦保守党能源政策也遭受打击。结果在政治与经济双重夹击下,联邦自由党倚靠赤字预算画出虚拟的基建大饼,整个加国社会弥漫着向左转的浮躁氛围,高颜值的官二代杜鲁多(Justin Trudeau)就应运而生。 达菲案虽然充满泡沫,但在各种传媒作用下,却能迅速发酵,一发而不可收拾。并不夸张地说,达菲案和参议院成全了杜鲁多。现在证实达菲案是个冤案,但政坛更迭已成定局,这就是政治的残酷。但更弔诡的是,达菲所谓罪状都不成立,以前对哈珀和保守党的相关指责也就不成立,而法官却把矛头直指下野的哈珀和保守党,不但从逻辑上站不住脚,而且混淆了司法与行政的界限,是变相的所谓“政治正确”。 追根溯源,到底谁是参议院尾大不掉的始作俑者?其实是联邦自由党。哈珀2006年胜选时,曾承诺改革参议院。执政十年间也确实做了些改革,如取消参议员终身制等。不过在尝到了委任权力的甜头之后,他放缓了改革步子。这说明即便在民主社会,权力这个东西也会成为怪物,深得其益的同时,有时也会深受其害。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