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最近在迷影青年中安利一部德语纪录片《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 说是纪录片,也只有43分钟。因为缺少剧情类纪录片所需的时间变化要素,只侧写了1991年一段时期香港电影的状态,所以本片更像是德国电视台拍摄的单集电视专题片。 有趣的是,本片提供了外媒的——来自欧洲大陆而非好莱坞——一种视角。从中立的角度介绍了香港电影最繁华年代的从业者,相比其他由内地或香港本土策划的专题片,反而是对当日影坛更为清晰的一笔白描。 比如影迷心中永远的神话——张国荣,在片中一个镜头也没有。梅艳芳、王家卫等重要电影人也只在香港金像奖群像中露了一小面。究其原因,大约是张国荣1991年时尚处于从前歌星向影坛巨星转化的当口,而王家卫也才刚拍完《阿飞正传》,前路未卜。在纪录片拍摄的那段时间,两人正好又都没开工。 吴宇森(左)和王家卫(右)。不戴墨镜的墨镜王,看上去真不太敢认。 纪录片从一个少见的视角切入——女打星。早年外国人接触华语电影的源头无一例外是李小龙。功夫武打,是香港电影蜚声国际的标签,而女打星更是香港特产。从安杰丽娜·朱莉《古墓丽影》开始,外国观众才接受了女打星也可以很性感的概念。之前的女打星形象总是有点怪怪的…… 1994年尚格云顿主演《街头霸王》的剧照。左边的肌肉棒子是春丽(温明娜饰演)。 再看看杨丽菁,果然美女是靠对比出来的。 而另一位片中没介绍到的女打星李赛凤,更有几分张柏芝邻家小妹妹的感觉。 但观众只能看到银幕前的亮丽,背后的辛酸苦痛是不为人知的。许鞍华1996年拍摄的《阿金》,就详细介绍了女武行演员的甘苦,由杨紫琼和洪金宝主演。 从女打星开篇引入后,进入了三位重头导演徐克、林岭东、吴宇森的介绍。三人都强于枪战动作片的拍摄。翻看1991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中只有两部是纯喜剧片。其他或多或少都与动作片有些关联。这也是当年香港电影能辐射到东南亚的重要原因。拳头的语言,是世界各国共通的。 徐克的形象,一直有些鬼马精怪的感觉。而在片场永不疲倦也是他的标签之一。我曾听说一次为了拍摄抢景,徐克带着工作人员拍了一天一夜。工作人员乏了,必须回宾馆睡觉,又调了一拨B组工作人员来。B组人员累了,再把A组换回来。连拍三天三夜,只有徐克一点没休息。 纪录片里难得抓到了徐克在片场睡觉的镜头。 徐、林、吴三位导演,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代表了香港枪战片的最高水准。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三人无一例外都去了好莱坞试水。最后吴宇森成了好莱坞当红可热的商业导演,徐克继续回港后又北上内地淘金,而林岭东则休息了十几年,去年才凭《迷城》重回观众视野。 人生境遇,各不相同,也是拍摄这部纪录片时他们想象不到的吧。 在介绍三位导演的同时,也穿插了周润发、成龙、张艾嘉等演员的采访,还有李连杰、张曼玉等的镜头。所有大牌在片场的状态都是朴素而认真的,这些敬业的演员也是香港电影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周润发拍摄《监狱风云2》时接受采访,胸口插了一把道具牙刷,样子随性自然。 介绍完商业电影的主力,突然一转,插入了导演刘国昌的访问。 刘国昌并非大众熟知的导演,却是一位业内工作了多年的电影人。他当时正在拍摄《五亿探长雷洛传I》。这是一部为了和麦式兄弟的《跛豪》分庭抗礼而制作的黑帮史诗片。 但纪录片中却没提这部作品,反而播放了刘国昌旧作《童党》的部分画面。这其实代表了香港电影繁华期的另一派传统——市民阶层的写实电影。 香港电影新浪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章国明导演的《边缘人》描写警察卧底的故事,许鞍华的《投奔怒海》描写越南动荡中的小人物,都有坚实凌厉的写实风格。前者是《龙虎风云》、《无间道》等一系列卧底作品的源头,后者则启发了吴宇森《英雄本色3》、《喋血街头》等枪战片的东南亚视野。 包括不以写实见长的徐克,所拍的第二部影片《第一类型危险》描述的也是香港青少年的犯罪事件,与《童党》题材有几分相似。刘国昌正是前者的副导演。 看上去像科幻片的海报。影片本身却有强大的反社会气质。 这几部影片虽然没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但看上去却绝不沉闷,人物和《古惑仔》等隐隐有相通之处,为香港电影提供了娱乐化之外刺痛现实的暴力风格。 接下来采访了我们最爱的周星驰。当日星爷在票房榜上已是第一明星,接受采访仍然轻松随意。毕竟是放给德国人看的纪录片,他们无法理解香港喜剧“无厘头”的风格,所以仅简单介绍了这位喜剧演员。 周星驰的英文口语是所有人中最小学生的。 而程小东正在拍摄的《倩女幽魂3道道道》反而引起了德国人更大的兴趣。这种融合了喜剧、古装、鬼怪、武打的类型片也是香港的一大特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也正是今日各大视频网站网络大电影最热门的题材。 鬼片烟雾缭绕的镜头,就是片场这样做出来的。烟饼是最常用的放烟道具。 纪录片最后谈到了即将到来的97回归,未来政局变革所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变化。几位电影人表达了对未来电影市场的简单看法。我们能看到今日政协委员周星驰的当日表态。相比刘国昌等几位电影人,周星驰显然更有这方面的智慧。 话说得很稳妥,表情是亮点。 1991-1993年可说是香港电影最繁荣的几年,过千万港币票房的影片数量众多。但盛极而衰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徐克等电影导演纷纷去好莱坞学习,成龙转战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拍摄电影,周润发由于个人原因离开香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影片票房一败涂地,香港电影进入了全面衰退期。 到今天,香港电影大制作几乎全是和内地合拍,《寒战》等影片是为数不多的纯本土制造,而小投资影片数量更是寥寥无几。 无论是否愿意,今日内地电影市场比香港本土拥有了数倍的票房和活力。曾经群星闪耀的香江影坛已是过去,今天的制作中心在内地。但因为资本的浮躁和制作经验的不足,今天国片的整体质量还不及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也许我们缺乏的正是纪录片中提到的: “尽管时间紧张,拍摄成本也很低,香港电影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们能够感觉到,大家做这个事情—— 是用灵魂在做的。”
|
中国 昨天 17:13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