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上周日,在位于魁北克城(Quebec City)的伊斯兰文化中心清真寺,现年27岁的比绍内特(Alexandre Bissonnette)手持AK-47冲锋枪扫射,造成多人伤亡。由于此案发生在美国刚宣布全面收紧难民和移民政策的背景下,于是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不但欧盟与联合国发表声明,就连一向鲜有加拿大报道的中国30分钟新闻联播,也做了转播,可见对此次事件的重视程度。 事发后联邦总理特鲁多和魁省省长库亚尔都对此事件定性为“恐袭”。毫无疑问,这起残酷的枪击事件应严厉谴责和声讨,业已激起海内外公愤。此事件是对民主制度和多元文化国策的挑衅和威胁,需要进行透彻调查,以绝后患。 比绍内特已被起诉多项一级谋杀罪,但即便他被起诉一百项罪名,也无法挽回毙殒枪下的无辜生命,也难以惩罚嫌犯的深重罪恶。不过此事也有必要引发国人的深度思考,到底为什么枪支管制比美国严格很多、多元文化环境比美国更为宽松的加拿大,竟然发生如此悲剧?我们悼念冤魂的同时也需要痛定思痛,追究深层次原因。 作为拉瓦尔大学(Université Laval)人类学系学生,比绍内特曾在网上发表右翼观点,支持特朗普的移民和难民政策,崇尚法国极右翼领袖,这些都已被曝光而广为人知。至少截止至目前,初步证实这是一起“独狼式”恐怖袭击,最早拘捕的摩洛哥籍嫌犯只是证人已被释放。这就不免令人深问:是什么驱使土生土长的嫌犯铤而走险以命相搏?这里确实存在系统检讨的空间。 当下阿拉伯穆斯林群体已成为极化政治的受害者,这是不争的事实。极端穆斯林主义或称“原教旨主义”正是造成“极化政治”的根源,致使穆斯林自身深受其害,而不能完全归咎于“种族歧视”。从欧美新保守主义浪潮兴起来看,由“极左”导致“极右”,形成了一个“之字形”的历史循环。 作为执政的联邦自由党,眼下似乎有意将此次枪击事件当作向反难民政策人士的叫板,视此为“政治正确”的反面典型,不但以此证明“政治正确”的可行,还要标明在“政治正确”的方向上能走更远,在难民政策上口子要开得更大,才是不向恐怖主义示弱服软,才更显出正义力度。所以特鲁多更加强调欢迎难民,就在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停难民入境并暂停向7国公民发放签证后,特鲁多马上发文:“那些逃离迫害、恐怖和战争的人们,加拿大欢迎你们,多样化是我们的力量。”紧接着加拿大移民部门宣布,将为受到特朗普行政命令影响滞留加国机场的人员提供临时居留许可。 “美国不要我们要!”这种加国声音听起来豪云壮气,却带有政治上的极不成熟,因为事情远非意气用事那么简单,一定要为广大纳税的国民考虑社会综合成本。而“政治正确”最大毛病就是无视事实,不管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面后果,只要摆出平等、多元、自由口号,就必须支持包容。 于是有人表示,移民加国后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可以丝毫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正确”禁忌却绝不能当成儿戏,否则会吃苦头。然而加拿大不是世外桃源,民间已有“呼唤加国特朗普”的声音,这不是偶然的,正反映出不少人对过于政治正确的不满,跟种族主义、白人至上没有什么关系。 |
科技 昨天 12:59
数码 昨天 12:47
财经 昨天 12:41
生活 昨天 12:38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