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科技 查看内容

用电击惩罚自己 能改变坏习惯吗?

加新网CACnews.ca| 2017-6-30 07:56 |来自: BBC中文网


我正戴在手腕上的亮红色硅胶手环看起来人畜无害,但这条手环其实暗藏玄机:手环里有一块长方形充电电池。这块电池紧贴手腕,能够施加200多伏的电击。手环顶部是一个印有闪电图案的按钮,让用户永远不会忘记这只手环的独特作用。

从手机上可以看到,手环已经充满电并且设置为最低电压档位。然后要做的就是按下闪电按钮给我自己来一次电击。

我正在向你介绍的是一款引起争议的设备,称作Pavlok。有人说,它是一种商家推出的骗人噱头,而有人则说它能帮助人们克服咬指甲或过量吃糖等等不良习惯。Pavlok的发明人玛尼什·赛迪(Maneesh Sethi)则说,这款设备能在最短五天时间里帮助用户消除各种不良习惯。于是我就亲身做了一个实验,看这款手环能不能让我自己不再躺在床上玩手机。

手环名字Pavlok源自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伊万·巴普洛夫(Ivan Pavlov)的姓。巴普洛夫实验让他闻名于天下:铃声响起之后,已建立条件反射的狗就会分泌唾液,等待喂食。Pavlok手环的开发者们希望:当用户在做出不应该做的行为——比如,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进行自我电击,就能把这种行为和不愉快的感受联系起来,从而减少并最终克服这种行为。

后来,我鼓起了足够勇气承受电击。当电击档位提高到50%时,它给我的刺激就足够深刻且难以忘记了。

那么,轻微的惩罚,例如电击或罚款,真的能够改善我们的行为吗?

奖励vs惩罚


惩罚是一种"动作条件作用"。奖励有助于强化或增加良好行为,惩罚则可减少不良行为。

研究者曾经开展了多项实验比较人们对于惩罚和奖励的不同反应。例如,在《认知》(Cognition)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参与一项任务,并在任务中赢得或输掉价值很小的筹码。研究者发现,即使输掉的金额非常小,也足以让受试者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改变其选择。而要取得同等成效,则需赢得很大金额的筹码。

"这意味着,大脑对于得到和失去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参与此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专攻分子细胞生理学的简·库巴尼克(Jan Kubanek)表示。"无论是5美分还是25美分,输掉的金额大小并不重要,人们都会在接下里的任务中避免采取过去的选择。"

但是对于奖励而言,事情却并非如此。"你要是赢了5美分,就会重复这一选择,但坚持程度要弱于得到25美分奖励的情况,"库巴尼克解释说。"你赢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任务中重复以往的选择。但是无论书多少钱都会避免重复过去的选择"

库巴尼克说,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设计负面反馈和惩罚。例如在学校里,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给学生打分。


研究者还发现,在某种情况下,惩罚威胁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例如,有一项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印着一双眼睛的海报也能让人们不再随地乱丢垃圾,这会让人们感觉受到监视,存在被抓被罚的可能。(然而应当指出,有后续研究发现,很难重复这种眼睛海报的效果。)

在他的著作《举头三尺有神灵》(God is Watching You)里,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c Johnson)写道,人们对上帝、地狱或因果报应等超自然惩罚的恐惧会协助政府的社会管理。"政府和警方的能力有限,监视水平很低,惩罚也很有限,"约翰逊说。"但是上帝的监视却无处不在,上帝给予的惩罚也是无限的。上帝会比警察有效得多,至少对于虔诚的宗教信徒是这样。"

有很多证据能够支持这一观点。例如,心理学家阿齐姆·沙里夫(Azim Shariff)开展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犯罪率较低的社会,会有更大比例的人相信有地狱存在。"他们同时也相信天堂的存在,"约翰逊说。"有人不喜欢宗教,但是事实是,当人们希望不要去地狱时,要比设法去天堂时更容易合作。"

带来惩罚的可能性是Pavlok手环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我的红色手环上有一个印着闪电标志的电击按钮。晚上只需看看这个标志就会得到提醒,躺在床上玩手机会受到电击。尽管这个标志不一定会让我放弃玩手机,但它至少帮助我设定了目标,这样我每晚上网浏览的时间就短多了。不过即使躺在床上玩手机时电击自己五天后,它并没有完全治愈我晚上玩手机的恶习。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给自己加大了惩罚力度:如果我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时,就让我先生罚我一笔款。一个晚上后,金钱的损失终于让我克服了过度玩手机的恶习。然而,当实验结束后,我又故态复萌玩起了手机。这表明,我必须长期电击自己并且给自己罚款——然而这个代价可能有点太高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叶嘉莹逝世:叶赫氏后裔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文化 7 小时前

中国体操“擦边女主播”日涨粉120万 怀疑背后有策划

体育 8 小时前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