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民间有“睡前泡脚,胜似吃药”的说法,泡脚是中医推崇的养生保健方法。临睡前泡个脚,加速血液循环,不仅有助睡眠,还有舒缓神经等保健作用。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走路健身、脚部按摩、泡脚是足部养生的三大法宝,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民谚道“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还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为人体的精气之源,双脚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因此,说它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似乎也不为过。 脚部还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通往全身,经常用热水浴脚,适当配合足底按摩,就能刺激足部穴位,活跃经气、舒通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脏腑、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 常常有病人问我“医生,我能泡脚吗?什么时间泡脚比较好?”是的,足浴虽好处多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泡脚,脚部患有湿疹、皮炎、外伤、发炎、溃疡、水肿及有静脉曲张的人,就不适宜泡脚;饭后也不宜马上泡脚,最好在饭后1小时再泡脚,否则会影响消化功能。处孕期和经期中的女性及正值胃出血、痔疮出血的病人也不宜泡脚,否则可致出血增多,孕妇有致流产的危险。对有心脑血管病、肾衰的病人,不宜长时间泡脚,因泡脚可致循环加快,时间太长的话,易增加心脏负担及脑缺血。所以,心脑血管病人及年老体弱之人,在泡脚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头晕的感觉,应停止泡脚,马上躺下休息。对正处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也不宜长时间泡脚,因泡脚可使代谢增快,相当于做被动运动,不利体力恢复,甚至可能致血压不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泡脚要特别慎重,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对水的温度不敏感,很容易被烫伤。加上冬季气候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皮肤干燥,血糖波动,任何外部刺激都可能引起脚部的溃疡和感染。 虽然一年四季均可泡脚,但如何泡脚最养生是还是很有讲究的,一般以晚上9点左右泡脚最补肾,也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泡脚的水温通常以40℃左右为宜,时间为15到30分钟,不宜过长。泡脚的容器最好选择木盆,泡脚时可根据不同需要加入一些中草药加强活血、通络、祛寒作用。如对怕冷、容易感冒及手脚冰凉及心源性水肿的人可用生姜煮水泡脚,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水煮上10分钟左右,倒入盆中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泡脚。对肾源性水肿,可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煮水泡脚,有温肾阳、消水肿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寒湿重、咳吐白泡沬痰的人,用30-50克干艾草煮水泡脚,有温通散寒祛湿、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冬季皮肤皲裂的人用30-50克的艾草,配10-15克的红花同煮水后泡脚,可改善血液循环,对预防皲裂及静脉曲张大有好处。养生是理念,贵在坚持,也只有坚持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