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 马年大年初一,“中国大妈”又开始争相购买金饰。
经《华尔街日报》推介,“中国大妈”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词语。
一个时期以来,林林总总关于“中国大妈”的消息占据了媒体的显要位置,她们抢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她们占据了比特币贵宾用户40%的份额,一掷千金颇有些“土豪”的气魄;金价暴跌,她们待宰羔羊般被套牢的郁闷,又令人叹息。“中国大妈”被塑造成一个强势甚至强悍的、喜欢扎堆儿跟风、有些非理性的特殊群体。
显然,时下舆论中的“中国大妈”多少有点被妖魔化了。然而,我更关注“中国大妈”是如何炼成的。
家庭是“中国大妈”最基本的场域。她们大都是家庭主妇,掌管着家中的油盐柴米酱醋茶等一应大事小事。操心多,对家庭的大小事务自然更有话语权,自然在物价的潮涨潮落、风云变幻中变得异常敏锐。她们柜台前抢金的身影,不过是灶台前身影的一种场景转换。
男女同工同酬为“中国大妈”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她们从年轻时代起,就得以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取得薪酬,拥有了养家的能力。因此,在子女教育、家庭建设等方面,她们至少都可以和“中国大爷”平起平坐,共同决策。同时,由于融入社会,“中国大妈”的社会交往网络也比自己的前辈广泛得多,这就使她们有了更多交流的渠道,有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女性间同声共气的相互激励。
曾经的“铁姑娘”榜样是“中国大妈”特殊的文化背景。从50岁的中年妇人,到80岁的老妪,都经历过一个共同的时代—1960~1970年代。那时候她们接受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化教育,受到了“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审美教育……
于是,敢想敢干、热情冲动的“中国大妈”出现在今天的经济生活里。
然而,事实上,“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根本改变不了金价的最终走势。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中国大妈”现象折射的其实是当前的中国消费者不差钱,差的是投资出口。如今中国居民个人储蓄余额已高达41万亿元,可见中国潜在的巨大投资需求。
“中国大妈”本无意与华尔街精英一决高下,支撑大妈对黄金不懈追求的,不全是升值诱惑,而主要是安全感的缺失。
|
吵炸!加拿大印度留学生刷爆卡欠$8000!准备逃债回国!网友怒批“崩溃系统,纳税人买单”
加拿大 昨天 17:20
加拿大 昨天 17:20
加拿大最后一笔碳退税明天发放!但这些人无法收到...各省居民可领多少?
加拿大 昨天 17:20
“火上浇油”!咖啡豆价飙涨+特朗普再征重税,加拿大人每天喝出心痛!
加拿大 昨天 17:19
最新民调:自由党领先8个百分点,卡尼领先14%!选民排长龙挤爆掀狂潮!民众“此生第一次”
加拿大 昨天 17:19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