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魏太怀孕已一个多月了,但是前些天也没特别的原因,突然发现阴道有少量出血,血色鲜红,还伴有轻微的腹痛和腰酸。魏太特别紧张,次日一早就约了家庭医生看诊,医生只是要求要卧床休息观察,她还是有点不放心,又来看中医。 魏太刚怀孕还不到两个月,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医就叫做“胎动不安”或“胎气不安”,即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而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亦称为胞漏或漏胎。胎漏和胎动不安常是堕胎、小产的先兆,所以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 究其原因,魏太即无房事不节、劳累过度,又无跌扑闪挫;号脉看舌问诊,多为素体肾虚,情志不遂,心神不宁所致的心肾不交的胎动不安。而心肾子宫生殖轴对本病的发生也有明显影响。胞胎系于肾,肾精肾气在人之珠胎初结之时,极具重要性。《傅青主女科》一书中多次提到“胞脉者上系于心”,“胞脉者系于肾”。可见,子宫的藏泻,实际上是建立在心肾交济的基础上的,心肾升降交合与子宫的胞脉胞络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培之医案》曾经这样说过:“心主定神,肾主定精。精者,神之依也,神者,精之驭也”。所以子宫摄纳胎元及胚胎的生长发育,自然与心神的宁静密切相关。现代医学治疗先兆流产常合用镇静剂,理缘于此。若孕妇心神不宁,使心肾失济,则可导致胎元不固,发为本病。 《慎斋遗书》中亦指出:“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肾始实。”为此,我们常在补肾安胎方药中,加入安神之品,使胎元得到稳固。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补肾益气中药有调节免疫和内分泌作用。中药安胎治疗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对子代发育、智力、遗传均无不良影响,此外,稳定心理,调节情志,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十分重视胎教,胎教的中心,就是心理调节,包括行为规范化,如目无邪视,耳无邪听,口无邪言,心无邪念,无妄喜怒,无得思虑,保持正常稳定的心理,有利于优生优育。 当然从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基因的缺陷(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放射性物质、某些化学物质、病原微生物等对胎儿的损害)、内分泌功能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健、催乳素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生殖道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免疫学因素的存在(如抗心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的影响),及母儿血型不合、过度劳累、创伤、宫颈闭锁不全、严重的全身疾病等等,均可导致先兆流产的发生。另外,胚胎父方的精液异常也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而魏太多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经过治疗,出血迅速控制,腹痛消失,多能继续妊娠。胎漏、胎动不安多由母体因素所致,仅治母病,则胎元亦安,继续生长发育。若母病不愈,继续出血量多,腰酸、腹痛加重,则症情进一步发展为堕胎小产,而胎去难留矣,又当急以去胎益母,按堕胎、小产处理。故应重视胎漏、胎动不安的早期治疗,以防变证的出现。在保胎治疗中,应定期做相关检测及B超检查,动态观察胚胎发育情况,若发现胎元已殒,则应及时清宫。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