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大卫一拐一瘸走进诊室,我猜想一定是扭了脚,不料他刚一坐下,就立刻脱下左脚的鞋和袜子,呈现在眼前的是,左足大拇趾内侧关节处红而肿大。这下明白了,我直接问到:“你有痛风吗?”他点点头说“平时尿酸略高”。我又问:“之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他说:“没有,还以为这是自己什么时候没注意伤着,发炎了。”我接着问:“近来你饮食吃了些什么?”他毫不掩饰地说:“那还用说,过圣诞、新年,家庭朋友聚会,肉和海鲜吃了不少,即兴时还要饮点酒。”我说:“这可能就是引起你痛风性关节炎红肿热痛的主要诱因了。” 他说:“有这么严重吗?”我说:“当然有了,本身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炎性关节炎发作及痛风石形成。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约三分之一的尿酸在肠道经细菌降解处理,约三分之二经肾原性排出。越来越多的报告表明,原发性痛风与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痛风主要因肾脏病、血液病等疾病、高嘌呤饮食等引起。不难理解,高蛋白饮食过量、肠道排泄及菌解障碍、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所产生的高尿酸血症与中医进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肾之蒸腾气化无力,湿浊排泄不畅有异曲同工之理。” 听罢他自言自语道:“看来这是大吃大喝惹的祸。”我说:“你没说错,你平时就尿酸偏高,因此在饮食方面必须严加控制。如忌食酸性含嘌呤高的食物,以防止尿酸的生成增多,各种动物血、动物内脏、肉类,家禽等,海味如海带、海鱼、海参、紫菜等以及鱿鱼、墨鱼、虾、蟹均应少吃或不吃。少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应防止肥胖及早诊疗肥胖症。痛风常伴有肥胖症,限制脂肪摄入,以免影响尿酸排泄。绝对戒酒,调摄情志,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饮酒过度可使体内嘌呤过多,而产生尿酸,日积月累可导致严重病症。还要重视食物的烹调。近年研究证明,嘌呤是亲水物质,只要经过水的浸渍、熬沸,嘌呤即可溶出。如黄豆属于高嘌呤含量的食物,但经加工制成豆腐后,嘌呤即大量流失,适量吃些是可以的。采用炖、焖、煨、煮等汤食方法,荤食中的嘌呤物质50%溶于汤中,对痛风病人来说,为补充营养,可吃肉而不喝汤。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营养平衡,给于足量的牛奶、鸡蛋,并食用精细谷物,如稻米、面包、蔬菜、水果等,以提供充足的铁质和维生素;除食盐外不加调味品。多饮水,可抑制尿酸的生成,而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减少痛风发作。”他说:“这下我明白要注意些什么了,之前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喜欢就控制不住,就吃多了,给自己健康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 我继续告诉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属中医热痹范畴。然其又不完全与传统痹症相吻合。中医十分强调风寒湿热之外邪侵袭人体经脉关节,致使经脉关节气血痹阻而发病。但结合临床所见,不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因饮酒或进食肥甘厚味之品而发病。其为运化不及,水谷不化精微而滞留成湿,湿郁化热,湿热郁阻关节经脉,故形成痹症之潜在内因。而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前行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湿热之邪循经流注,故痛风患者多首见第一拇趾和第一趾关节疼痛红肿等症,活动受限,痛剧如刀割,多以远端为主,尤以拇趾关节为常见;其次常累及踝关节及趾骨小关节。发作时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内服外洗,再加上合理膳食则疗效显著。” 三天后大卫第二次复诊时,关节红肿明显消,疼痛也减了大半,继续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直至痊愈。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