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人们忌讳死亡,恐惧死亡。 然而,104岁生日那天,澳大利亚科学家古德尔(David Goodall)许下了一个愿望:“我想死去。” 生于1914年的他表示,像他这样的老人应该拥有完全的公民权利,包括安乐死的权利。 “过去的一年里,我的生活一直很差,我很高兴结束它。” 在采访中,古德尔这样说。 见证人类历史的科学家 这位科学家出生在英国,1914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他回忆:年幼的自己常常在桌子底下爬着躲避空投的炸弹。 可以说是见证了人类历史的他,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幸运地活了下来。 34岁的时候,他选择了移民澳大利亚定居,研究植物学和生态学,这一住就是70年。 古德尔和第二任妻子 才华横溢的他,人生中经历过3次婚姻,有4个孩子。 但是醉心于科研的他,对学术的热情高于家庭。他在伦敦大学知名学府拿到了3个博士学位,医生致力于科研,发表过100多篇论文。 古德尔博士65岁时编著了一部长达30卷的《世界生态系统》系列丛书 65岁还在写书的古德尔,完全不想退休,一直坚持,继续做自己的研究。 知道2014年,他100岁的时候,还在美国知名生物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102岁时,他还因为在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 被授予勋章时的合影 然而就在这时,他工作了20年的大学突然劝他退休。 因为古德尔每天要达成2次巴士,一次地铁上下班,但称要花90分钟。 大学实在担心这么长的通勤时间对他年迈的身体负担太大,禁止古德尔上班。 古德尔虽然认为这是年龄歧视,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体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 视力也下降,被没收了驾照。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读书读报,他觉得身体的老化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关键是,他的朋友基本上都死光了。 他也丧失了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这些事情让古德尔更坚定了自己要选择死亡的意愿。 决定接受安乐死 后来在他的要求下,学校在离他家近的校区给他弄了个办公室,只有一个电脑和一个打印机。 见不到同事,失去了和人交流机会的古德尔,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有一天,古德尔在自己房间摔倒了,他只有一个人,一直在地上躺了两天才被清洁工发现,送到医院。 结果医生诊断,禁止他上班,还要请24小时看护。 他的生活就这样,变得更加无趣。 一个爱好生活和自由的人,被禁锢了所有的行动,他现在只想自杀。 在两次自杀未果之后,他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了安乐死。 但是澳大利亚只允许得了绝症的患者安乐死,不适用古德尔的情况。 于是古德尔决定去瑞士申请安乐死。 飞瑞士“赴死” 5月2日,澳大利亚机场,他在轮椅上,和身边的家人朋友告别: 这是一张前往瑞士的单程机票,宛如一场“死亡之旅” 到了瑞士,已经有很多记者在等着采访他。 记者问,他是否已选择任何喜爱音乐伴他离世; 他提到:“如果我要选择一首曲子,我想会是(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末章《欢乐颂》。” 接着古道尔用德语唱了一小段《欢乐颂》。 5月10日,听着自己选择的贝多芬的《欢乐颂》,古德尔开始接受静脉注射。 他幽默地说了一句:“这个过程有点久啊……” 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句话了。伴随着《欢乐颂》激昂的调子,他进入了永眠。 |
国际 昨天 10:31
娱乐 昨天 10:30
中国 昨天 10:27
台湾 昨天 10:26
美国 昨天 10:25
娱乐 昨天 10:20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