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4日指出,美国已明确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将会被拉入一场持久的较量。他预期,美中贸易战可能会持续5至10年,全球供应链将被迫重新架构,这也是当前台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郭台铭4日在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中,以“平衡贸易顺差台商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发表专题演讲。他透露,大会开始前,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也询问他对美中贸易战的看法。 他告诉许胜雄,尽管美中两国领袖在G20峰会上握手,同意停止加征关税,但贸易战应不会在三、五个月内落幕,很可能是一场5到10年的持久战争,而且是一场无形战争,是经济与技术的战争,这也将让过去的“全球化”变成“两极化”。 他认为,全球会因这次美中贸易战受益的国家有两个:越南与墨西哥。鸿海集团在中国透过工业互联网已足以因应,因此并未增加在越南的投资。他分析,墨西哥因与美国、加拿大已达成新贸易协定,厂商将半成品、零组件运送到墨西哥组装,将可享受到“美墨加协定”的红利。不过,墨西哥并不具备足够的人力与技术能力取代中国既有的供应链。 郭台铭指出,由于美国视中国为科技上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将会建立科技设备和关键零配件的壁垒,迫使中国的科技和高科技产品制造发展必须重新调整战略,被迫在不同区域重新建立工业制造业供应链。他预期,未来供应链会按美国和中国市场重新画分,供应链会被要求必须更强和各具弹性,“大不再是唯一胜算”。 郭台铭不讳言,现在企业要做长期布局愈来愈看不清楚,可能布局完六个月后又要重新调整,制造业调整比起服务业或网络企业更困难,短则一年,且时间一到政策可能又改变。不确定性对经营者造成很大的压力,未来唯有透过多地布局方能应变。 此外,目前台商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工业技术的快速创新及全球开展。郭台铭称,今天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而且每天都在改变,如何掌握对的技术,对企业是极大的挑战。他呼吁,两岸应尽快在包括5G在内的多个关键领域建立共同标准。 面对此一趋势,郭台铭说,任何调整首先要调整的是人才。他强调,“人才是最宝贵的资产”。早前外传富士康将大裁员,事实上是人才调整。富士康2018年的技工和工程师数约35万人,预计到2023年将扩增至50万人,如此方能因应传统制造业透过工业互联网转型为智能制造。 中国盼富士康分担解决贸易失衡 中国要平衡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台商也须共担责任。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富士康需平衡约200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 郭台铭特别在这次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摆摊卖起集团旗下新品牌“鸿参”,向两岸企业家行销美国花旗参、花旗参酒等系列产品。 两岸企业家峰会综合合作交流推进小组中国方面召集人、国家发改委前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中国海关统计,目前中国对美出口排名前十大企业中,就有八家是台资企业。排名前一百的企业中,台资更占约四成。这些企业出口的许多产品都在美国的征税清单中,加征关税无疑会加大这些台资企业的出口难度。 郭台铭4日在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专题演讲中表示,解决贸易逆差不应完全由政府负责,这也应该是民营企业的责任。 富士康集团去年在中国出口与进口分别占中国出进口总额的3.9%及3.6%,每年约有两、三百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顺差,中国高层就希望富士康自行平衡对外贸易。 郭台铭说,鸿海集团到美国投资,就是希望未来也能将一些美国高科技产品,如健康医疗设备从美国出口到中国。此外,鸿海现在也开始在中国卖起美国威斯康辛州的花旗参酒。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