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昨天,英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梅姨执政的英国政府遭遇一次惨烈的失败... 在是否同意目前的脱欧协议的国会投票中, 梅姨跟欧盟谈了1年多才谈拢的脱欧协议, 最终被英国国会以432票反对,202票赞同否决了。 这次投票具体是投啥?我们先说下背景.... 我们都知道,英国16年全民公投决定脱欧,17年正式向欧洲提出脱欧要求。 而提出要求之后有2年的缓时间,让欧盟和英国好好谈判,具体就是谈脱欧之后,相关的边界啊,贸易啊,之类各种事情要怎么处理。 大家商量好脱欧之后怎么处理这些各项事务,签下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协议。 就跟夫妻双方要离婚,大家谈一下离婚后财产怎么分配,儿女怎么抚养的离婚协议一样.... 然而这过去的1年多里,这个协议谈的简直各种艰难... 梅姨政府想要各种脱欧后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比如可以自由贸易啊,继续留在单一市场里免关税啊之类,而不想要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比如让人员自由移动,让东欧比如罗马尼亚之类的欧盟成员国的人自由来英国工作之类。 而欧盟方面自然不会给英国好果子啊! 在谈判里也一直死守,你想要好的不要坏的? 没戏! 你想要好的就得搭上的坏的作为让步... 总之,欧盟也不可能让英国占到太大便宜,不然如果欧盟其他成员发现,英国脱欧占尽好处,那自然也想脱欧,欧盟跟崩溃没啥区别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脱欧协议谈的那么难了... 直到去年年底,梅姨终于对外公布,我们谈好啦! 谈好就完了么? 才不! 这只是你这个首相跟欧盟谈好了,可是英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能让你一个首相说是啥协议就是啥协议,决定英国的命运嘛? 自然不能啊! 因此,尽管梅姨跟欧盟谈好了协议,这个协议要最终得到立法实施,还必须要得到英国议会过半数的同意才可以... 而昨天的这场投票,就是英国议会对于梅姨提出的脱欧协议的表决.... 虽然在昨天正式出结果前,已经有很多人预言了梅姨的这次惨败。 但结果真的出来了,还是让所有政客、关注脱欧进程的英国人民心里一紧。 知道你要败,却没想到你要败的那么惨啊! 432票反对,只有202票赞同。 2倍以上的票数悬殊,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执政政府在议会投票中最惨烈的一次失败... 之前最惨的一次也只输了160多票而已,这次直接输了230票.... 而输掉的同时,也将脱欧一事带入了另一个难以预料的阶段。 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来好好回顾一下,过去两年里, 这一场由脱欧引发的诡谲莫测的英国阁斗大戏… 【脱欧协议为什么这么难谈?这其实是一条线引发的斗争!】 为什么梅姨作为一国首相,代表英国政府与欧盟谈判, 谈了一年多好不容易终于和欧盟谈拢了一个协议,但转过头来英国自己不同意了? 要理解为什么梅姨的为什么总是在脱欧的事情上屡屡受挫, 还得要讲讲在脱欧带来的大大小小无数问题中,最让人纠结的地方:北爱尔兰边境问题。 我们都知道,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大不列颠岛本身是与欧洲大陆是隔着海峡的,从地理上来说就有分明的界限。 但是,在旁边的爱尔兰岛上,同样有一块地也属于英国 -- 也就是北爱尔兰。北爱尔兰属于英国,而爱尔兰共和国是个欧盟成员国。 如果英国和爱尔兰都在欧盟里,大家大一统,那么本身没啥问题。 如果英国一旦要脱欧,那么问题就出来了.... 因为,这一段300多英里的国境线,在脱欧后就会成为一条新的英国与欧盟的边境线。 到底该怎么处理这条边境线,就成了脱欧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稍有不慎,就可能再起祸端。 这还要从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历史说起.... 从历史上来说,古代里的爱尔兰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直到1800年左右,英格兰吞并了爱尔兰,爱尔兰整个岛都成了英国的一部分... 然而,名义上虽然是吞并了,但是爱尔兰人民一直不太服这口气... 英国人给爱尔兰的经济待遇也很不好,被吞并后的这100多年里,爱尔兰内部一直有着想要独立的势力... 直到一战之后,英国在战争中实力大损,爱尔兰人民发现,机会来了!! 爱尔兰内部产生要求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军,暴力冲突各种爆发... 刚打完一战的英国真心承受不起这种内战内耗,终于在1920年同意,允许爱尔兰成为一个自由邦 --- 实质上完成了爱尔兰的独立,只是名义上还没有确认而已... 但是! 在爱尔兰北部有一块地区,因为跟英国距离比较近,当时从英国本岛跑过去的移民比较多,这一百多年下来,爱尔兰北部的这6个郡一直跟英国走得很亲近... 他们那里的人民可不想脱离英国成为爱尔兰的一部分... 于是英国政府干脆把那6个郡统一起来,变成北爱尔兰地区... 1921年,在爱尔兰实质上独立之后,北爱尔兰又进行了一次全民公投,问他们究竟是想跟着爱尔兰独立了混,还是跟着英国混...最终,北爱尔兰人民以超过70%的比率,要求加入英国,不跟北爱混! 从此,在爱尔兰岛上,北爱尔兰留在英国,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而爱尔兰岛的其他部分,终于在1937年宣布独立成为国家... 于是,一条国境线就这样产生了,双方逐渐修起了海关检查站和国境线围栏。 但是,针对这条线的冲突还没有结束,到了1960年代开始越来越剧烈, 驻扎在北爱尔兰的英国军队和共和党人发生了武力冲突。 双方的暴力冲突一直持续,才在1998年达成了一个和平协议 -- 一个花了30多年代价的和平协议... 至此,爱尔兰岛上才终于开始逐渐远离战火.... 随后的几年里,这条线上的英国军队检查站渐渐被拆除,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人能够看到这条线上有什么物理上的隔离。如今爱尔兰人民和北爱尔兰人民和谐生活,双方就好像在同一个国家里一样,生活在这个岛上... 但是!! 这样的和谐,被英国的脱欧, 打破了! 为什么? 我们还原一下过去这1年多里,英国和欧盟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谈判过程: 欧盟: 你们脱欧之后,我们之间贸易怎么搞啊? 英国: 我们脱欧之后,继续维持像还在在欧盟里面一样,大家自由贸易,互不检查,互不收税行不行? 反正你要买我们的东西,我们也要买你的东西的... 欧盟: 可以啊,那这样的话,在欧盟的居民也要像你们还在欧盟里一样,可以随便自由去英国。 英国: 啊? 那不行! 我们必须要管控,欧盟的人不能随便来我们这里,必须要被签证控制。 欧盟: 不行? 那你想自由贸易也不行! 英国: 那我们换一种模式呢?就好像现在欧盟跟加拿大一样,专门谈一个贸易协议... 欧盟: 可以啊,那这样我们互相检查咯? 不然怎么收税啊啥的... 英国: 检查就检查!我们不怕麻烦! 欧盟: 那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也要查! 因为北爱是你们英国的,爱尔兰是欧盟的! 英国: 什么鬼??? 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不能设立检查站! 这会破坏爱尔兰半个多世纪以来来之不易的和平!! 也违反当时的和平条约啊!!! 欧盟: 那没办法,你要用这种协议,那就必须要设检查站!! 英国: 那这样行不行, 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贸易,我们相互都不查... 但是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贸易,我们互相查... 欧盟: 你想得到美啊?!! 那你们要是以后在北爱设立一个货物中转站,把所有的货物都先运到北爱,然后在利用北爱和爱尔兰之间不查来这么绕道进入欧盟,岂不是给了你们一个大漏洞,占了我们的大便宜? 英国: 那你说怎么搞? 欧盟: 你要这么搞可以,但是我们就要在英国大不列颠本岛和北爱之间设立一个检查站,我们要检查你们跟北爱之间往来的货物,这样就可以让你们不可以利用这个漏洞。。 英国: 搞毛? 在我们国家自己的领土之间设立货物检查站?? 你这跟要分裂我们北爱有什么区别? 国家领土的问题不容谈判! 欧盟: 那没得谈了.... 好吧, 虽然上面有很大简化的成分,但是在过去1年多的谈判里,欧盟和英国在脱欧协议上最大的分歧,就是这样的北爱边境问题解决不了..... 所以不管是英国还是爱尔兰,都不希望再在这条线上架起物理屏障,形成一个“硬边界”。 但不设屏障,英国脱欧以后怎么控制与欧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呢? 有人建议说可以用一些高科技的办法,扫描过境往来货车; 也有人说,可以让贸易车辆在远离边境线的其他站点进行检查; 但具体怎么弄都很麻烦,这也是为什么,双方一直拖到去年年底,才终于谈出了一个协议.... 那么在这个谈好的协议里,双方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等到协议公布,英国民众们看了之后,发现... 坑爹啊!!! 你们这解决的方法,就是先不解决??? 当时特蕾莎梅跟欧盟谈的这份协议在这个边境问题上的内容大概为: 这事儿既然我们现在解决不了,那就不解决了,先拖着先... 因为19年3月29号就要离开欧盟了,所以我们先搞个协议出来应付着... 至于这个问题之后怎么解决? 我们再设立一个缓冲期,也就是脱欧之后到2020年的一段时间里,一切维持现状,就好像你们还在欧盟里一样处理各种问题... 然后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继续谈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那么,到了2020年缓冲期结束的时候还解决不了怎么办?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双反表示,如果这事儿到了2020年都解决不了,那我们就自动进入一个“兜底方案” -- 也就是所谓的Backstop方案... 兜底方案什么意思? 这就好像是一个终极后备方案一样,如果谈不出结果,为了防止谈不出导致没有任何方案的混乱,我们先预想一个后背方案先。 而这个兜底方案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这个方案表示,如果到了2020年缓冲期结束之后,英国和欧盟之间还谈不出一个替代方案的话,那么英国就暂时先待在欧盟自由贸易的这个关税同盟里面先... 待在里面的好处,是跟现在在欧盟里一样,在贸易上可以维持现状,双方也就不用在北爱边境设立检查站啥的,一切照旧... 而对英国坏处呢,既然待在这个自由贸易的关税同盟里,就必须执行欧盟的各种规则。英国就没法跟别的国家去谈自己的贸易协定,而只能执行欧盟跟别国谈好的协定... 更坑爹的是!! 本来英国还在欧盟里的话,是可以参与各种贸易政策的制定的,而且作为欧盟里第一经济强国,话语权还很重!! 如果一旦脱欧,而还要留在这么一个欧盟的自由贸易框架下的话,相当于英国只能执行规则,而不再能参与制定规则.. 这简直比没脱欧还惨啊!!!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兜底协议里的这么一个条款: 兜底协议,只有在英国和欧盟谈出一个新的协议后,必须英国和欧盟同时同意之下,才能用新的协议替代兜底协议.. 同时同意这几个字,这很坑爹啊!!!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这个兜底协议,其实是一个极其不利于英国的情况 -- 因为只能被动执行欧盟制定的贸易政策,自己没有话语权... 如果现在这个协议一签,岂不是把王牌直接交给欧盟??? 因为一旦进入兜底这个不利状况,必须要英国和欧盟都同意才能用新的协议来替换,如果新的协议欧盟不同意呢? 那就必须一直待在这个兜底协议里... 相当于英国未来完全被欧盟签着鼻子走.... 我们脑补一下未来的谈判: 英国: 我们要这个这个。 欧盟: 可以,那你得搭上这个这个... 英国: 这不行,我不接受... 欧盟: 不接受拉倒,反正不接受,我们谈不出新的话,在兜底里你更惨... 英国: 你!!! 欧盟: 你提出的这个方案太偏向你们,我们才不接收。 那你就继续兜底里困着呗... 你要想离开兜底,那你必须接受我们这种方案... 接不接随你。 英国: 我不谈了! 大不了两败俱伤 欧盟: 不谈也没办法,你当年协议已经签了,没法撕毁协议... 不谈你伤,我不伤.... 好吧,这也是为什么, 在特蕾莎梅的这个协议公布出来之后,在英国上下遭受到了各种强烈的反对!! 因为,哪怕不签这份协议,到了最后需要离开欧盟的日子,大不了双方撕破脸皮来个无协议的脱欧,混乱就混乱,大不了两败俱伤,看谁怕谁.... 然而,如果签了这个协议,对于英国来说,丧失了谈判破裂就两败俱伤的底线,而变成谈判破裂就英国血亏...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政客们极度反对这个协议。 哪怕是梅姨自己保守党里的人... 但是,这个协议就没有解决方案么? 其实也是有.... 这份协议本来去年12月底就要递交议会进行表决,而当时各方反对下来的结果,大概率是通不过。 梅姨当时强力推迟了表决,给自己争取来更多的时间,希望能够欧盟更好的谈出一些条件来... 而她想谈出的条件嘛, “我们给兜底协议加一个时间限制好不好?” 如果能加上时间限制,也就相当于加上了一个退出的条件,相当于又给了英国一个可以谈判破裂大不了两败俱伤的底线.... 面对这样的要求,欧盟表示:想都不要想! 目前的协议,没有修改的余地! 然而梅姨又表示,你不修改,我的议会也不会通过这个协议啊... 那跟没协议还是没啥区别... 欧盟: 那行,我给你写个保证书吧...... 于是,本周一,在投票的前一天,欧盟方面给梅姨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 ”兜底协议只是一个应急用的东西啦。。 我们承诺我们会积极跟英国配合,谈出符合各方要求的贸易协议,尽可能不进入兜底协议,就算进入了兜底协议,我们也承诺积极的谈判,用新的协议替代掉... “ 这么一个保证书就有用么? 并没有! 这样一封信,只代表了政治上双方的意愿... 然而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谈判破裂,欧盟方面完全可以撕毁他们的这封信里的承诺,继续把英国死锁在兜底协议里..... 毕竟,政治承诺只是一个政治意愿,而政客的话能信么..... 梅姨: 那既然你都承诺了,那干脆把他变成法律效力,把一个时间限制写到协议里面呗? 欧盟: 想都不要想!! 于是乎.... 结果你都知道了.... 在昨天的投票里,梅姨的这个协议,遭受到了一个世纪以来,英国执政政府最大的惨败...... 【战斗催人老:为了推进脱欧梅姨这两年真苦啊…】 在了解了脱欧最大的争端后,我们就能理解梅姨这两年的困难了。 我们现在再来说一下梅姨...... 一方面,对外要和欧盟多国不断地谈判、协商、针对大大小小无数的脱欧问题达成协议; 另外一方面,又要维持好内阁的稳定,让内阁尽可能地支持自己谈拢的方案。 前者不易,后者更难。 常常是一个谈不拢,梅姨失去两头的信任,险些连自己首相的位置都保不住。 几次为了获得更大的政治力量奋起一搏,都差点玩脱。 虽然现在她还屹立在战场上,但也是饱受煎熬了... 第一回合:豪赌一把想赢更大,没想到却输掉本钱 本来在卡梅隆公投玩脱辞职后,临危受命的梅姨和她所代表的保守党是非常强势的 ,保守党也在内阁650个席位中占有331个,只占有一个微弱的多数... 在未来的脱欧进程中,万一有一两个人反水,都会干扰整个进程。 或许,是她觉得这样的优势还不够,又或者是想利用当时保守党在民调中年大幅领先的优势,获得一个更加强有力的民众支持基础,以便更好地代表英国与欧盟谈判,梅姨在2017年4月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希望能选出一个保守党占更绝对多数的议会,这样以后推进一些计划也方便... 然而,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让梅姨非常失望了: 保守党非但没有在大选中扩大原有的席位优势,反而丢了17个席位,在内阁中没有占据半数以上。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梅姨,面对这样的结局估计也是很后悔了。 在媒体的评价中,梅姨也是属于拿着继承来的保守党资产进行了一次豪赌,结果却输光了家底… 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联合少数党北爱尔兰的DUP一起执政。 非但没能在脱欧进程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反而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在处理北爱尔兰边境问题上也变得更加束手束脚…. 第二回合:切克斯计划遭群嘲,脱欧大臣辞职 大选失利后,梅姨虽然勉强保住了保守党的执政地位,却失去了一部分党内同僚的信任。 接下来一个月里,多场原本应该是让整个保守党团结起来支持自己的演讲,也惨淡收场。 眼看着好好演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不行,梅姨只能想一些野路子出来了。 这个野路子,就是在首相别墅里举行保守党员聚会,变相地“要求”议员们同意她提出的脱欧方案,契克斯计划 (Chequers plan) 在BBC的报道中,梅姨这是“把议员们都关在别墅里,不支持她脱欧的方案就不让走”。 然而,这种聚会上达成的“同意”,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这次集会后,一堆保守党内阁要员纷纷辞职,其中就包括脱英国脱欧秘书David Davis以及英国外交大臣Boris Johnson。 一时间之间,保守党内部的分裂加剧,梅姨的能力再次遭到怀疑。 脱欧之路更加艰难了... 第三回合:兜底方案激起不满,一天之内惨遭三连拒 虽然备受嘲讽,但作为首相的梅姨是顽强的: 大臣辞职了,换新的就是。 只要她还在首相的位置上,脱欧这事儿该继续还是要继续.. 于是,在去年10月梅姨与欧盟多次交锋后, 双方最后各自退让一步,终于达成了一份长达500页的《脱欧协议》草案。 但是,这份草案的争议之巨大,简直差点让梅姨再次翻车。 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受争议的,就是它的兜底协议,这个兜底协议的主要问题,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了.... 简单说,一旦进入兜底协议,这结果甚至还不如不脱欧。 怎么看都是英国血亏…. 为了能够稳住英国内部情绪,一直到12月10日,梅姨都还在和欧盟各国领导人谈判,寻求他们的支持。 但是啊,所谓的“领导人的支持”哪里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12月11日一天,梅姨早中晚分别约了三顿饭: 早餐约了荷兰首相,午饭约了德国总理,晚餐约了欧盟委员会主席, 三顿饭的意思都是一个: “脱欧协议草案我拿回去试了试,大家意见很大啊。 要不你们看看,能不能再改改?” 然而,三顿饭的结果都是一样:不好改,没法改,就这样。 然而,一日三连拒,还不算最残忍的。 接下来两天,梅姨又遇到了更凶险的一关,不信任案投票… 第四回合:化险为夷,在不信任案里险中求胜。 欧盟大佬们的态度算是意料之中的,想要推进脱欧梅姨还要再想想办法。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之前那些对这份协议不满的保守党成员们,居然对梅姨发起了不信任案投票: 我们觉得你表现不佳,不适合继续当保守党领导,更别说继续当首相了。 我们要发起针对你的不信任投票! 这个由12月12日的针对梅姨的保守党党内不信任投票,算是真正地将梅姨激怒了。 从投票前一晚的演讲中也可以看到,梅姨对党内同僚们的做法非常生气: 我在前方和欧盟唇枪舌战,你们却在后方拖我后腿! 我这时候被撤下来,英国脱欧的事情就更悬了! 你们这是在搞事情啊! 不过最后的结果出来了,梅姨算是有惊无险: 以200:117的票数优势,赢得了多数保守党成员的支持。 这不仅仅意味着梅姨可以继续担任首相, 也代表她在接下来一年里保守党都不能再发起同样的投票,她可以稳坐首相的位置直到脱欧结束。 这个难关算是暂时过了… 不过,为了守住首相的位置,梅姨也付出了代价: 她承诺过如果这次能够保住位置,那她会退出2022年的大选,不会继续执政。 【至今最大惨案:千难万险做出的脱欧协议被否,形势突然凶险】
2019年1月15日,英国政客们齐聚内阁,针对这份梅姨搞了大半年终于弄出来的《脱欧协议》进行投票。 投票之前媒体就有预测,这次投票很可能不会通过梅姨的《脱欧协议》。 毕竟在这之前,明确反对的政客已经很多了,保守党内部都不一定能都支持梅姨,更别说整个内阁了。 然而,媒体可能没想到的是,梅姨败得是那样惨烈… 432票反对 202票支持,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这样说吧,昨天的英国民众中,不管平时关心政治与否,都被这个票数惊呆了。 网友们的吐槽更是凶狠: “梅姨:喜欢我和我方案的人举起你们的手! 结果:如图...” 不过,再怎么意外,这次惨败已经是板板钉钉上的事儿了。 原则上梅姨还有一次机会,也就是在3天内拿出另一个《脱欧协议》,争取获得国会的支持。 但是从时间上来看,这很难成功。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
体育 2 小时前
中国 2 小时前
华人 2 小时前
科技 2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