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瘦不代表寿 胖对地方更健康

加新网CACnews.ca| 2014-4-4 15:14 |原作者: Alice Zhao

 
00811840IMAG1358146563071842
肥胖和过瘦,究竟哪一体形的健康风险更大?大多数人也许都认为,肥胖会带来“三高”等许多疾病风险,但是新的一项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研究指出,人们对肥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可能有所夸大,而忽略了体重过轻的人,其死亡风险有时候可能比肥胖者还要高。

过瘦死亡率高于过胖

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的医师Joel Ray为领导的一群研究人员对51项死亡案例的体重和死亡原因之间的联系做了研究,发现被归为“体重过轻”一类的,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接受研究的案例大多年龄在中年或中年后期,而非老年人。

对于成年人来说,BMI指数小于18.5即为“体重过轻”。

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是评估身高体重比例的参考指数。个人BM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公斤/m2)。

举例来说,一个52公斤的人,身高是155公分,则BMI为:52(公斤)/1.552(公尺2)=21.6。成年人的正常健康体重应为:18.5≤BMI<24,BMI<18.5的是过轻体重,24≤BMI<28的为超重,而28≤BMI则属于肥胖型。

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适用BMI指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运动员或正在做重量训练的人士,怀孕或哺乳期女性,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都不适用BMI指数。

研究人员发现,BMI指数小于18.5的人群,死亡风险比正常指数的人群高1.8倍。相比之下,BMI指数在30-34.9之间的肥胖型人群,至少在五年时间里,死亡风险比正常指数人群高1.2倍。而BMI指数在35以上的严重肥胖型人群,死亡风险比正常指数人群高1.3倍。

Ray博士指出,毫无疑问,肥胖的确会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肥胖所产生的焦虑和矫枉过正,逐渐导致过轻体重成为成年人的健康隐患。

他认为,大众对肥胖症的重视毫无问题,对抑制肥胖症的宣传也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借由这项新的研究结果,希望提醒人们不要忽略体重过轻对于死亡率的影响。

体重过轻会给人带来的健康风险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脏衰竭,在意外摔倒时也可能因为肌肉较少而增加受伤风险。一般来说,体重过轻与营养不良、酗酒、吸毒、吸烟、精神衰弱等原因有关,但这项研究尤其提出了过度减肥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铺天盖地的时尚杂志对苗条体型的宣传,导致不少人采取过激、不健康的减肥方式。

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一定量的脂肪储备,以保证人体的“物理稳定性”。

如果BMI指数较高,也不能认为自己属于肥胖型,因为有些人的骨骼和肌肉较重。不过,如果BMI指数过低,就要考虑自己的脂肪和肌肉含量是否正常。

胖在哪里很重要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胖不一定不健康,而是要看胖在哪里,也就是说,脂肪的实际位置在哪里。臀部和大腿的肥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梨形体型,通常不会导致心脏疾病、糖尿病或中风。

英国的《每日邮报》曾报道称,拥有“梨形身材”,也就是腰部纤细屁股较大的人,要比“苹果形身材”的人长寿近10年。研究人员推测,拥有细腰丰臀,属于完美梨形身材的30岁女性,要比腰腹肥胖的女性多活九年半,而挺个大啤酒肚的30岁男性要比腹部平坦的男性少活近17年。真正危险的脂肪是腹部脂肪,也就是腰围和肚子过胖,即苹果型的体型。腰围超过102厘米的男性和腰围超过88厘米的女性,其潜在的健康风险较高。

多伦多研究人员的这项新调查显示,BMI指数在25-30区间的人,寿命最高。这项研究给追求苗条的人们提了个醒,“瘦”并不是“寿”的保证。

阿尔伯特大学医药和肥胖研究管理部门的主席Arya Sharma博士也指出,很多位于体重表末端的人们有着非常显著的健康问题。但是他同时指出,数据只能代表一个大的全景,当落实到个人健康时,问题往往更为复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瘦削或者肥胖的长寿者都大有人在。

Sharma博士表示,在临床医学上,研究肥胖的关键并不在于病人体重有多重,而是在于病人的体重是否对其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可以把家里的磅秤收起来,放心吃喝。因为体重的变化可能说明了潜在的健康问题,定期称体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确认自己的健康指标。不过度节制和不过度放纵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塑造健康的体型,最好在专业营养师或健美顾问的帮助下,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制定运动和饮食计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央行警告! 加拿大经济或再无翻身之日;顶级城市新房销量暴跌40%! 利率将降至1.5%?

加拿大 半小时前

雷军千万年薪争抢的她,不是什么天才少女

科技 1 小时前

圣人变恶魔:法国医生自曝“恋童日记”,30年侵犯300人!

社会 1 小时前

惊曝!范冰冰已再婚,丈夫是东南亚大佬?在柏林电影节当评委,现场图流出

娱乐 2 小时前

18岁小花一夜爆火,刷新内娱甜妹天花板,网友:赵丽颖2.0!

娱乐 2 小时前

美国最火娇妻,“偷师”李子柒失败

娱乐 2 小时前

一片混乱! 多伦多机场爆骚乱, 警察紧急出动! 华人曝加航连续5天飞不成! 全网骂翻!

多伦多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