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5月9号 星期四 四月初五 宜沉潜 忌蹦哒 加拿大早该明哲保身 三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才刚加重中国产品的关税,等于宣告中美谈判再度破局。 全世界基本都已经有了共识,中美之间的角力还会持续,全球经济也会充满着不确定性。 在这种诡谲的国际情势下,正常点的国家都在明哲保身,生怕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成为牺牲品。 但还是有一些很傻很天真的政治人物,希望能在中美角力中捞点好处,例如我们的总理特鲁多。 结果搞到加拿大里外不是人,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经济也问题不断,还把自己的政治前途给赔了进去。 特朗普要的是连任 一切的根源,其实都在美国。 美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接近 1929 经济大萧条前的峰值,当时美国的解决方式,就是推出 Smoot-Hawley Tariff Act 这条贸易保护主义法案,对超过 2 万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结果呢?全球陷入关税大战,6 年间全球贸易规模萎缩 66%,美国 GDP 跌幅也接近三成,失业率更超过 20%。 历史重演,横扫全球的左派思潮难以拯救经济,美国国民早已开始厌倦左派空中楼阁般的理想主义和普世情怀,所以倡导孤立主义的特朗普才能上台,再度展开关税大战。 特朗普的美国至上论点,和左派的爱与和平抽象口号不同,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经济数据来支撑,才能做为政绩。 不是现在这种失业率低但劳动参与率和就业质量同样低的数据,而是实际向好的股市和经济稳定性。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战已经开打,显示虽然总统选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已经差不多要进入大选准备期了。 而中美博弈,正是特朗普连任之路上最关键的一个手段。 这个贸易谈判对特朗普来说,除了要拿到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政治利益。 加拿大两面不是人 以中美两国的实力,硬碰硬对抗一定会波及全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个第三强权出面当缓冲,或许还可以缓解紧绷的情势。 但放眼全球,欧盟被美国整的连站起来都很吃力、俄罗斯在中东也还没能完全缓过气来,基本没有可以担任缓冲的大国。 事实上,也真没哪一国想要卷进来,各国能站远点就站远点,免得被流弹波及。 这时,加拿大却仗着自己和美国是老铁,和中国的关系也不算太差,虽不说有资格当缓冲,但起码也能在中美之间捞点好处。 没想到,美国完全没把加拿大当朋友。钢铁关税压下来,又在孟晚舟事件上被美国当成炮灰。 中国更不用说,关系降至冰点,加国经济受到重创。 妥妥的左右逢迎,但两面都不是人。 特鲁多错估形势 其实特鲁多刚上台时对中国的态度还算不错,他曾两度访华推动自贸谈判,还发声明说加拿大是主权国家,可以与任何国家自主谈判,不会受第三国的干涉或影响,间接和美国叫板。 在右派思潮席卷全球下,唯一竞争对手法国马克龙又转为务实主义,特鲁多立即被全球左派奉为自由世界精神领袖。 最大的问题在于,特鲁多自己也觉得是左派救世主,于是开始拿人权到处说事,怼特朗普、怼沙特、怼中国。 但他错估了加拿大的国际实力,结果被各大强国按在地上摩擦。 之后特鲁多学乖了,不再跑到国际场合拿人权乱怼别人。但一切已经太迟,被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很难全身而退。 不论做什么,都没法同时让两大国满意。只要任何一方不高兴,加拿大就会倒楣。 看到孟晚舟已经成为特鲁多的烫手山芋,就知道加拿大再难从中美博弈中拿到什么好处了。 加拿大需要务实 目前特朗普希望在中美博弈中让美方利益最大化,肯定会想尽办法利用手上所有的筹码,包括加拿大。 中国基本没把加拿大放眼里,所以更不会因为是加拿大就手下留情,毕竟中美角力直接和两国未来的国运挂勾。 近十年世界各国量化宽松大洒币,都是靠中国巨大的产能才撑住没有爆发大规模通涨。加上美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仍然存疑,中美博弈一有差池,绝对是祸及全球。 两个大国剑拔弩张,夹在中间的加拿大势必首当其冲,恐怕接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还好意识形态挂帅的特鲁多基本没太大连任希望,只能祈祷未来新一届的加拿大总理能多一些智慧,带领国家走出这种困局。 至少能务实一点,别再把自己当成自由世界的救世主了。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