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春夏季节交替之际 注意预防腹泻拉肚子

加新网CACnews.ca| 2014-4-8 12:21 |来自: 新华网

 专家提示:季节交替 注意腹泻拉肚子

虽然已经到了春夏换季的时候,不过现在的天气状况还不是很稳定,冷空气时来侵袭,很多人免不了一不小心就要遭受个头疼脑热的烦恼。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容易得感冒,而且还会出现腹泻的状况。到底要怎么处理呢?

 专家提示:季节交替 注意腹泻拉肚子 
张先生日前莫名其妙出现了腹泻,还伴随发烧、全身酸痛等症状。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进而出现腹泻,仗着年轻力壮也没当回事,随便就买了几片治疗腹泻的药吃了。可后来腹泻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还伴有持续高烧,怎么也不退热。妻子硬把他带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化验后告诉他得的不是痢疾,而是胃肠感冒。肠胃也会感冒?这是怎样一回事?

 无独有偶,26岁的陈小姐最近得了一次奇怪的感冒。起床后,她突然觉得肚子疼,胃里也一阵阵地翻腾,直想吐,只能不停地往厕所跑。到了中午,一量体温,38度。让她更难受的是,全身关节开始酸痛,整个人变得疲乏无力。巧合的是,她的男朋友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想到前一天晚上,曾和男朋友一起去吃过火锅,陈小姐怀疑两人得了急性肠胃炎。当两人匆匆赶往医院挂急诊后,医生却告诉他们,他们患的并不是肠胃炎,而是胃肠型感冒。

专家介绍说,发烧、头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适是人们熟知的感冒症状;而食欲差、反酸、烧心,以至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这些症状却很难让人联想到感冒,然而它们却是“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症状。此时,感冒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了,所以也容易使人产生混淆。眼下季节交替,正是胃肠感冒的高发季节。很多患者都会把胃肠感冒当作胃肠感染进行治疗,习惯于“久病成医”自行治疗,一见腹泻、呕吐就当肠胃炎,随便使用抗生素,因为没有对症下药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既然是感冒,怎么又表现为消化道的症状呢?专家说,感冒时,80%的人会有发热、咽喉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而有20%的人呼吸道的症状不明显,反而腹痛、腹泻的症状却较为突出。这是因为同样是感染了感冒病毒,但其侵犯的目标却不一样,例如冠状病毒主要侵犯肺,而轮状病毒、腺病毒和诺瓦克病毒则主要侵犯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所以,胃肠型感冒会引起类似胃肠炎的症状。由于季节变换,气候变化无常,室内外温差较大,若加上本身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像儿童和老人就特别容易患上胃肠型感冒。

季节交替是胃肠型感冒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时,要特别警惕胃肠型感冒的发生。治疗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成药是藿香正气制剂(如藿香正气滴丸),其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解表、和中。中医学认为,解表是解除肌体表层病邪,和中是调和胃肠道。藿香正气的两项功能正好对应胃肠型感冒的两个方面,所以能很快见效。如果发病3天后还持续有腹痛、腹泻,甚至还有发烧等症状,则应警惕合并有细菌感染。专家认为,由于病毒长时间侵袭上呼吸道黏膜,使得局部的常驻细菌继发引起细菌感染,此时需要适当使用抗生素。专家提醒,刚刚入夏,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另外,饮食调养是护养胃肠的一个重要手段。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类的食物,并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还要注意不要到空气流通性差,人群密集的地方,气温下降时添加衣物也要适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央行警告! 加拿大经济或再无翻身之日;顶级城市新房销量暴跌40%! 利率将降至1.5%?

加拿大 半小时前

雷军千万年薪争抢的她,不是什么天才少女

科技 2 小时前

圣人变恶魔:法国医生自曝“恋童日记”,30年侵犯300人!

社会 2 小时前

惊曝!范冰冰已再婚,丈夫是东南亚大佬?在柏林电影节当评委,现场图流出

娱乐 2 小时前

18岁小花一夜爆火,刷新内娱甜妹天花板,网友:赵丽颖2.0!

娱乐 3 小时前

美国最火娇妻,“偷师”李子柒失败

娱乐 3 小时前

一片混乱! 多伦多机场爆骚乱, 警察紧急出动! 华人曝加航连续5天飞不成! 全网骂翻!

多伦多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