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加西周末微信(微信号:WestCanadaWeekly) 弃械投降? 新冠病毒这场防疫战,已然成为全球必定面对的一场硬仗。 你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然而,这才刚刚开始,似乎就有人直接举白旗了。 新冠病毒肆虐欧洲,除了意大利,整个欧洲都处于紧急状态。本周四(12日),美国直接对欧洲入境的人下了禁令。 瑞典,成为首个呈“半放弃”状态的国家 小小的瑞典,根本撑不住新冠这场疫情。 3月11日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新闻处发言人埃里克·伯格隆德正式宣布,斯德哥尔摩地区正在减少新冠病毒检测人数。 从12日起,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将不再获得检测机会,医院只对已入院者和高危人群进行抽样。 啥意思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半放弃状态了。 对出现疑似症状的人进行病毒测测试,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全球每个国家都正在这样做,那么,为什么瑞典不做了呢? 很简单,资源不够用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瑞典一直遵循规定,在全国进行大范围检测。但事实上,瑞典医疗体系资源并不充足。前期的大范围检测已经耗费了太多资源,现在的瑞典,已经没有能力对每个确诊的病例进行追踪。 换句话说,怀疑自己感染的人,甚至是确诊但是属于轻症的患者,将不再得到医疗体系的服务,只能自行隔离和治疗,自求多福。 瑞典政府宣布不再统计确诊人数,也意味着,政府打算将有限的资源留给重症患者和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家安德斯·特格内尔(Anders Tegnell)则表示,对现在的瑞典而言,确诊人数已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哪些地区受到了病毒影响、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虽然理解这是无奈之举,但问题是,你连数字都不清楚,如何衡量整体影响? 根据这项公告,如果不属于高危人群(如老人),即使瑞典民众发现自己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症状,政府也不会为他们提供核酸检测。 即使是去过严重疫区,或曾与确诊患者过密切接触,患者只能等症状发作,再前往医院就医,或者在家自行隔离至症状消退。 截至12日,瑞典总共检测出50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部分感染者都在斯德哥尔摩地区,防疫形势日趋严峻。 看到这则消息,不知道瑞典人民是怎么想的… 英国:主动转被动 试图获得群体免疫 如果说瑞典的发言令人心酸,那么,英国这波操作,简直是… 12日,英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就当前英国防疫形势进行评估和讨论。 会议上,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式宣布,英国正式进入“拖延”阶段。他表示,尽可能遏制病毒已经不够了,病毒传播态势失控,第一阶段“遏制阶段”已经失败。 现在,英国需要做的,是拖延病毒的传播,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所谓“拖延阶段”,旨在降低病毒的峰值影响,将疫情爆发期推离冬季。现在正值季节性流感季,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 (National Health Service)无法承受病毒所带来的医疗压力。 会上,鲍里斯的一句“更多的家庭将面临失去亲人的可能性”,仿若一颗深水炸弹,重重砸在了英国人的心上。 什么叫“更多的家庭将面临失去亲人的可能性”? 然而,英国首席科学官的另一句话更是惊人,“最糟糕的情况是,将会有80%英国人被感染”。 对于这两句话,英国媒体《每日邮报》做出了以下解读:群体免疫。 所谓群体免疫,就是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有了某种病毒的抗体后,就产生了群体免疫效应。 但要注意,形成群体免疫的前提,是这个人群中要有足够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 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成功研制出新冠疫苗。获得抗体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接触病毒后痊愈,自我形成抗体。 按目前统计数据看,一个新冠病毒感染者至少会传染2至3人。那么,若一个群体中有3个人,必须有两个人要有抗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而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率是50%-66%。 若将英国总人口作为一个群体,要实现群体免疫,就需要3300至4400万人感染、痊愈并产生自我抗体。 当然,这还只是推断。 不过联想到最近,不少国家都纷纷公布本国预计感染人数,是不是西方国家都准备进入这个阶段? 与中国严加控管不同,在面对此次新冠疫情时,很多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局关注点根本不在阻止病毒传播上,而是想尽办法让新增确诊病例人数的曲线“平滑化”。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
温哥华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BC省 3 小时前
中国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加拿大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