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 意大利面临医疗物资和设备短缺的困难,希望得到中国帮助,解决燃眉之急!这次向中国紧急求援前,意大利也曾向欧盟求助过,却遭到了拒绝。 与之鲜明对比,中国没有袖手旁观。 王毅部长表示:我们将克服困难,向意方提供口罩等医疗物资援助,加大力度向意出口急需的物资和设备,如意方需要,中方也愿意派出医疗小组赴意协助抗疫。 中国,不放空炮,说到做到 驰援意大利,雷霆速度落地 3月12日,我们派出全新A350客机,搭载31吨医疗物资,9名医疗专家,上海直飞罗马。这趟爱心飞越9600公里。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中国为什么舍命救援意大利?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意大利人无疑是低调而务实的。在过去70年的时间里,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意大利人总是悄然走到中国身边。 NO.1|率先建交 1969年,中苏交恶的敏感时期 意大利和中国就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开始进行谈判。1970年11月,中国和意大利发表建交公报,这是第二个和我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 此时,中美关系尚未解冻,而新中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NO.2|困难时期伸出援手 1988年,意大利无偿援助中国建立了好几个医疗急救中心,当时中国在欧洲求了一圈,只有意大利愿意出手援助。 ![]() 重庆市急救中心挂牌时的景象 这是当时四川最大的急救中心 ![]() 1988年春,意大利总理专程赶来中国,参加重庆急救中心落成仪式。援助价值约300万美元的设备,19辆救护车、全套ICU病房装备等。 30多年来,这个急救中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四川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支撑。 NO.3|非典见真情 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疫情,西方社会普遍质疑中国疫情防控的4月,意大利邀请20多名中国专家在罗马举行了医疗卫生领域的高级别研讨会。 在非典疫情肆虐最严重的时候,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高层次交流却日益密切,一年之内中意军事高级别会谈交流达到四次,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热度不减,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顶着压力访问北京。 ![]() NO.4|汶川地震 2008年5月,中国发生7.8级汶川大地震,意大利是第一支到达地震现场展开救援的西方大国专家团队,并派遣多架专机运送来大批救灾物资,并且迅速在灾区建起了一所流动医院。 5月15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向世界求助:帐篷告急,希望国际社会提供救援物资时,优先考虑提供帐篷。 三天后,意大利两架专机便满载野战帐篷而来。为了防止帐篷不会安装,意大利还送来了五名专业技术人员。后来成为当地的临时学校,深受孩子们欢迎。 ![]() 5月17日,四川省绵竹传来消息:这个距汶川十公里的地方,下属乡镇90%山区房屋倒塌,而医疗队只有十几人,药品急缺。 5月20日下午,意大利派出医疗专家,组成17人救援队,飞抵成都。 ![]() 这些医生们,都是主动申请参加救援队的,零报酬。 这些意大利医生在绵竹,不断培训当地医护人员,如何使用那间高科技的流动医院。 援助期间,有约900名伤员在意大利专家的指导下转危为安。 ![]() 援助期满后,他们走前,把整座医院和全套设备,送给了中方。 6月5日,意大利救援队离开绵竹孝德镇。大巴车外满是送别的中国人。 NO.5|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人从不忘记别人的恩情 有恩必报,有难同当 中国首班抗疫援外专家组包机驰援意大利。 ![]() 有人注意到,9名专家中有5人来自四川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前往意大利给予协助的呢,央视《新闻1+1》节目上白岩松连线,四川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沈骥。 ![]() ![]() ![]() ![]() 四川人一直抱着感恩的心,这次五名援意专家都是主动报名、主动请缨,觉得在危难的时候要有一份回馈和回报。 NO.6|同一棵树上的树叶 受到中国救援的意大利,意大利共和国报,今天刚把它的Facebook主页的封面,换成了中国医护人员的暖心一幕的照片。 接着,共和国报又发了一条post,是关于中国派遣医疗专家组赴意援助抗疫的新闻。这条新闻下面的评论满满都是意大利人的感恩。 有人说:「中国是唯一来帮助我们的人」,也有人说:「谢谢中国,不像欧盟那样「抛弃」了我们,意大利人不会忘记的」。 最共同的评论声音是——Sonogliuniciadaiutarci!Sonogliunicichecistannoseriamenteaiutando!他们是唯一帮助我们的!只有他们是认真的! 许多意大利网友来到中国使馆的官方脸书主页,纷纷说“Grazie”(意为“谢谢”),比红心向中国人表达谢意。 在从中国运抵意大利的物资箱上,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写了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诗: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数千年过去了,“罗马帝国”与中国的友谊永存。
|
温哥华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BC省 3 小时前
中国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加拿大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