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哈佛大学经济系一名大二的华裔男生跳楼身亡。令人不解的是,这名学生在校成绩优异,生活积极,令旁人想象不到自杀会发生在这样一个学生身上。事实上,北美高等院校学生的压力问题,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并且已是一个普遍问题。 名校优秀生 为何不开心 4月6日凌晨,在哈佛大学就读经济学的华裔男生Andrew Sun从学校水族馆附近的一栋高楼楼顶纵身跃下,被送至全美国最好的麻省总医院抢救了一天后,离开了人世。据报道,Andrew从新泽西蒙特维尔县高中毕业,在哈佛也表现出众,曾是所在学生宿舍楼的宿舍长。认识他的同学回忆,Andrew是个非常聪明且善良友好的大男孩,曾在哥大和对冲基金公司实习的经历也能看出,这是个进取的学生。 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自杀身亡,也许是一个较为极端的案例,但是从中也可看出,当今北美高等院校学生的压力之大,不可忽视。有些人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考入了世界顶尖学府且在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会自杀?哈佛经济系一名华人助教随后的一篇文章,透露了这些名校优等生的压力。 这位名叫Lily的助教,负责的是“中级宏观经济”课,也是经济系专业的必修课,学生大多来自大二和大三。Lily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跳楼身亡的Andrew Sun是自己另一个助教朋友班上的学生,Andrew跳楼的那段时间,恰逢助教批改期中试卷,而Andrew几乎得了满分。满分学生压力如此之大?没错,Lily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自己负责的学生中,最频繁向她发送电邮、提问题、问考分,语气中充满焦虑的学生,就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 为什么优秀学生的压力如此之大?Lily作为身在这群学生中、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的助教,也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她在文章中透露,据她所知,Andrew Sun高中才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在高中参加过数学小组、机器人小组、环保小组等课外活动;在哈佛,Andrew不仅学业成绩出色,还是金融分析小组的一员,大一的暑假,他曾在西雅图一间投资公司实习。除此之外,这个男孩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愿意倾听别人的心事,每天早晨带着朋友做祷告。 这是一个听上去充实、阳光、积极的生活状态。然而Lily却说:“我能想象这样一个孩子会不开心。” 在这样充满斗志的忙碌生活中,为什么会不开心? 优秀的学生往往压力更大,这也许是因为有些优秀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虽然看似积极充实,但是他们并不为这样的生活而感到愉快。他们积极学习,充实生活,并不是因为真的享受这样的生活,而是为了一份全A成绩,为了将来一份骄人的工作和收入。生活和学习的全部意义,在于未来的成功。而这成功,其实是由整个主流社会的看法来定义的,并非由自己真正的内心。对这种成功的追逐,很有可能是一场停不下来的战役。搏斗到了最后,看不见对手,只看见筋疲力尽的自己,实在是有可能令人万念俱灰。从另一方面来说,优秀生往往感到自己背负着家人的期待和社会责任。为了维持“优秀”的状态,他们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压力和脆弱。长期下来,心里的负能量得不到合理释放。 学生压力大 自己背负担 北美高等院校学生压力大的现象不容忽视。2013年一项对加拿大34,000名高等院校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有近2/3的高校学生感到孤独和压力大。在这些受访者中,63.9%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12个月中曾感到“非常孤独”,也有很多学生表示,感到自己“淹没在责任感之中”。有超过89%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12个月中,曾感到不堪重负。另有56.5%的学生认为这种焦虑是“压倒性的”。此外,有37.5%的学生表示,在过去12个月中,曾经情绪低落到了无法正常学习生活的地步。有9.5%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中曾有过自杀的念头。 这样的比例,恐怕会令不少人感到吃惊。一直以为加拿大乃至北美的教育氛围轻松、理念先进、选择自由,为何本国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压力如此之大?自己家中正在就读高校的孩子,是否也有类似的压力? 不少人可能认为,高等院校学生精神紧张,主要来自于“虎妈狼爸”的压力和期待,尤其是来自于华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其实,不少家长可能会对此感到委屈,因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现在很多的华人家长,在移民到北美之后,有感于本地轻松自由的教育模式和对兴趣的培养,对孩子并不施加过多压力。有一位家长曾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孩子在校的一位助教向他透露,孩子在学校看起来“不快乐”、“压力好像很大”。这位家长感到疑惑和委屈,“我从来不给她施加任何学习压力,也不期望她为这个家做什么经济贡献,她有什么压力呢?” 其实,就算父母不从言语上给孩子直接压力和期待,很多移民家庭的孩子,尤其是中学、高中阶段移民的孩子,早就习惯了给自己背负压力。而这种压力,和社会及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中国的教育环境,和北美的教育环境。 在中国读书的时候,国内的教育环境、学习模式和就业前景,令这些孩子早已习惯于拼成绩。来到北美读书之后,不仅要拼分数,还要拼业余爱好、课外活动、义工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拼ESL、雅思乃至SAT、AP、IB课程。可以说,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来到北美读书并未令他们轻松,反而加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华人移民的孩子,普遍思想较为成熟,过早认识和了解了社会竞争的残酷现实。作为“半个第一代移民”,他们也深感自己需要付出比本地学生或其他华裔学生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家长主动沟通 允许孩子“不开心” 这样的孩子,是懂事的,也是辛苦的。他们的压力往往是外人甚至家长都难以察觉的。有些人会说,年轻时辛苦一下,将来就会有回报;年轻时刻苦读书,将来就会感激自己当时的付出。诚然,孩子需要历练,压力能够促使他们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力。但他们也需要明白自己吃的苦是为了什么。当压力不再是动力,而成为拖累精神的巨石时,他们是否有能力从焦虑中释放自己?是否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抑郁和苦闷?再进一步来说,再有才能的人都有马失前蹄的那一天。当失败不期而至,孩子是否有能力承受?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也许无法改变主流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对成功人士的标榜,也无法改变教育系统和升学制度对于学生的要求,但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处理压力和释放压力的能力。此外,睡眠、营养和运动是控制压力、调整身心状态的三大法宝。高质量的睡眠令人能够集中精力、控制情绪;良好有序的饮食是保证体能和脑力健康的关键;而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不仅仅能锻炼身体,更有助于释放体内压力。事实证明,运动到流汗会让人心情愉悦。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十分重要。这种沟通不应只是例行公事的询问“学习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忙不忙”等等,而是可以具体和孩子聊聊他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引导孩子说一些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和人,甚至鼓励他们抱怨,允许他们表达“不开心”,因为这种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谈论的“不开心”,才是有办法解决的。如果孩子在外读书,家长也可时不时与孩子聊一聊家里的趣事,保持一个积极活跃的沟通和了解。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