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中国又躺枪!拜登团队要攻击特朗普"对中国太软"

加新网CACnews.ca| 2020-5-13 09:00 |来自: 环球时报-环球网

特朗普总统在利用美国人因疫情对中国产生的恶意来为自己竞选连任加注,强调他会比任何人对北京更加强硬,但这只是说硬话,却没有行动支撑”


,美国时间12日晚,路透社独家采访拜登的助理,透露出上述信息,似乎暗示,同样


拜登也正把“硬对中国”当做拼选举的捷径,令人警惕。


路透社说,接受其采访的拜登助理是其资深顾问杰克·苏利文。他曾在奥巴马主政时期就职于美国政府,未来将会是拜登外交团队重要成员。


中国又躺枪!拜登团队要攻击特朗普对中国太软


路透社独家:顶级顾问说,拜登要攻击特朗普对中国“硬话多、行动少”


苏利文说,拜登阵营正准备全面展开其“未来将如何更好应对中国”的政策,


“副总统打算做两件事:要特朗普为其应对中国方式的灾难性失败,以及为其对华‘硬话多、行动少’负责”


。苏利文还说,在全球盟友关系问题上,拜登团队将攻击特朗普“实际上帮助中国损害了美国与传统盟友的关系”。


“总统确实是想推动中国做出改变”,苏利文说,


“但评价你的应该是改变的结果而不是推的动作”。


中国又躺枪!拜登团队要攻击特朗普对中国太软


拜登


路透社注意到,拜登团队的言论实际上是种“反击”。特朗普团队此前已经攻击拜登“在中国问题上有糟糕的记录”。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就曾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段竞选广告视频,指责拜登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以及暴发期间为中国说话,“在美国陷入危机时,拜登却在保护中国的感受”。


中国又躺枪!拜登团队要攻击特朗普对中国太软


特朗普竞选视频截图:拜登保护中国的感受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特朗普和拜登的“权力游戏”,正越来越急于拉中国躺枪。白宫11日记者会上,记者就疫情质问特朗普时,后者的回复居然是“


不要问我,去问中国”。《纽约时报》此前曾分析称,共和党日益意识到,将中国上升为新冠肺炎危机的罪人,是在今年大选中摆脱困境的最佳方式。共和党战略人士拉茨维塔称,只要找到“怪兽”,特朗普总是能够干成事,现在中国是“完美的怪兽”。不过,共和党面临的困境是,特朗普在中国问题上反复无常。美国共和党议员雷纳齐在推特上称,今年大选的一个关键问题将是,谁可以对中国更强硬和追责中国。


路透社12日说,特朗普最近几周已经加大了批评中国的力度。此前,美国皮尤调查中心3月时的民调就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已达到过去15年中最高程度,大约2/3的受访者对中国的观感持“不喜欢”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13日对环球网表示,2015年以来,美国民众对华态度确实呈下行趋势,而民意也是由政治精英塑造而出的结果,塑造出来以后又反过来限制政治精英。拜登想打“民意牌”早在其竞选广告中就有体现,比如上个月特朗普在广告里攻击拜登及其儿子,拜登马上就在广告里说特朗普表扬了15次中国。


金灿荣说,现在,美国两个候选人都开始把矛头指向中国,通过攻击对方与中国的关系来获得选票。这显然对中美关系不利。中国该怎么办呢?


第一,


我们心态放好一点,其实无所谓,只要中国国内处理得比较好、保持稳定,美国再怎么改变态度,对我们影响都很有限。


第二,(中美)需要积极沟通,具体做法上,中国还是要与美国保持联系。现在联邦一级的战略界对我们很有敌意,但地方政府还挺好。两国地方与地方层级的合作需要保持;另外,企业界还是有一部分人跟中国联系不错,比如特斯拉,生产基地渐渐往上海转移。所以我们力图让地方间的联系保持好,然后让企业间联系继续保持。第三,对于美国的不实之词要加以澄清、加以反制。


在国际层面还是要交朋友,美国想单方面孤立我们,如果拉不上盟友,那么他的孤立效果就是“自我孤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62岁李连杰19岁抑郁症女儿交代后事,仪式从简不送终!

娱乐 12 小时前

Meta离职大牛怒揭黑幕:内斗 抢功 末位裁员 全是毒瘤

科技 12 小时前

23国收“川普来信” 一文看懂谁遭美国重击?

财经 12 小时前

“南京红姐”红到日本!玉照惊呆网民 网友总结保命三要素

中国 12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