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侨报网综合讯】2020年中国痛失的两院院士名单再一次拉长。6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陈肇元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陈肇元院士。(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方微信) 综合上海澎湃新闻、北京《光明日报》报道,陈肇元出生于1931年10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工作,历任清华大学土木系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至七届常务理事及第七届副理事长,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主编,防护工程学报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肇元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取得成果有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陈肇元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结构安全性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的研究,为延长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使用寿命主持编制了设计规范等多种指导性文件,先后撰写过论文和研究报告300余篇。 他曾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84)、北京市科技先进工作者(1979)、国家人防委授予科研先进工作者(1987)、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科技事业荣誉奖章(1988)等荣誉。 谈及成绩,陈肇元曾谦虚表示:“我在科研中能够取得些微成绩,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大概在于工作中愿意尽量多花力气,能够紧跟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并预计到需求的所在;从事工程技术而非单纯从事理论探索的人,还是更要紧跟所处时代的需求。” 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网站曾刊发文章介绍,对于自己的研究,陈肇元教授最看重的有三项:防护工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他还说,“清华精神中最精华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体会到的另一点就是:要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去选择自己工作、奉献自己。” 陈肇元院士。(图片来源:《光明日报》微博) 清华大学在官方微信公号上深切缅怀了陈肇元院士,并写道: “陈肇元院士为教育和科研事业忘我探索,辛劳工作一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贯坚持和重视面向国家需求开展科学研究,长期致力于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研究,在工程抗爆、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结构安全与耐久、深基坑支护、试验装置研发、竹木结构等领域成果丰硕,为我国工程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陈肇元院士一生虚怀若谷、为人谦和,立足实践、治学严谨,严于律己、淡泊名利,受到学校师生和国内外同行的爱戴与敬重。陈肇元院士的逝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土木工程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陈肇元院士!” 陈肇元逝世后,中国总理李克强、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前副总理刘延东对陈肇元院士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人和亲属表示慰问。此外,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陈肇元院士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人和亲属表示慰问并代送花圈。 至此,今年中国已送别17位两院院士。 今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药理学家池志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李方华4人逝世。 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孙儒泳,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药学家周同惠,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沙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蒋亦元5人逝世。 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道增,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卢世璧4人逝世。 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化纤领域奠基人郁铭芳逝世。 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张乾二,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万卫星相继逝世。(完) |
温哥华 3 小时前
美国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数码 3 小时前
娱乐 3 小时前
国际 3 小时前
美国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